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透过黄河断流及污染现状,系统分析了造成黄河这种局面的原因,并根据黄河流域未来30-40年的需水预测和我国水资源分布形势,提出了解决黄河问题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及动力平衡临界阈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少沙多,导致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重.为了深入了解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规律,确定河道泥沙冲淤与来水来沙和区间引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黄河下游特点的泥沙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然后,利用泥沙数学模型就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减淤作用、区间引水与河道冲淤关系、以及下游河道临界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下游河道冲淤临界平衡阈值,指出了通过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和控制下游区间引水可以有效地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为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区间引水和水土保持等提供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控制黄河流域水资源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入手,依据地下水位动态、同位素以及地下水流场分析和野外调查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的8种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水动力特征,从而为定量模拟和评价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及黄河维持机理和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参数变化趋势及其变异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断面形态参数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表现为主河槽呈逐年萎缩的态势,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仍将延续;黄河下游主河槽萎缩的主要特征是平滩流量和平滩面积的显著下降,相应的平滩河宽、平均水深、最大水深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伴随着平滩水位和宽深比的上升.提出了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萎缩的判别参数与判别标准,分析认为下游河道主河槽在70年代开始初步萎缩,90年代以后进入严重萎缩期;提出了三门峡出库水沙过程不协调指数,表明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水沙过程不协调性呈增加的趋势;建立了下游河道主河槽萎缩参数与三门峡水库出库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指出通过水库调控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特别是调控出库水沙不协调指数,可以缓解和改善下游河道主河槽的萎缩状况,恢复与维持下游基本的输水输沙通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于主题建模技术的代码理解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该类方法期望利用主题建模技术从软件代码中挖掘功能性主题,进而利用功能性主题帮助开发人员理解软件功能及其代码实现.然而,从代码挖掘出的主题中,功能性主题与其他类型主题(如横切性主题)混杂在一起,需要人工识别功能性主题;由于现有工作大多仅提供主题关联的词等基本信息,导致识别及应用功能性主题的过程费时费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建模和静态分析技术的软件代码功能性主题获取方法.该方法在利用一组启发式过滤规则对代码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基于主题建模技术从代码中挖掘原始主题;进而,基于代码静态分析获得的代码间结构关系,提出了一种名为主题内聚度的技术从原始主题中自动识别功能性主题;最后,定位主题关联的代码片段,并利用代码及其注释为主题生成自然语言描述文本,进一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主题所体现的软件功能及其代码实现细节.本文基于一组开源软件代码进行了方法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获取功能性主题及其关联信息,进而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功能及其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排沙比及其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冲积河流输沙率关系所确定的排沙比公式的结构,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表观排沙比资料的还原,回归建立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得到了排沙比95%预测区间,量化了场次洪水排沙比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表明:(1)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可用进口来沙系数Sin/Qin作为唯一参量,进口来流量Qin不必作为第二参量;(2)回归模型的充分性在Sin/Qin0.003(即排沙比SDR2)和Sin/Qin0.003(即SDR2)时有明显不同,SDR=2和Sin/Qin=0.003可能是区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尺度上不同输沙率关系的一个阈值条件.本文为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其它河段的排沙比关系提供了可用方法,并为黄河下游河道汛期输沙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高k栅MOSFET的栅介质层及其侧壁掩蔽层提出了一个二维定解问题,求出了二维电势和电荷分布.文章根据栅极电荷与栅源及栅漏电压关系,提出了MOSFET的栅极和源极/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模型,用半解析法计算了这些寄生电容,得到了寄生电容与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文章的计算结果表明改变栅极电介质常数可以得到一个寄生电容的最小值,计算结果与CST仿真结果能够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关系模式与OWL本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自动生成本体的方法.该方法从关系模式主外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对关系模式的结构和数据完整性约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给出一系列从关系数据库挖掘本体的思路,能够挖掘深层次的语义信息,如继承关系和属性特性等.  相似文献   

9.
黄河典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向黄河中等流域水资源管理,提出一个日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利用GIS/RS技术实现空间分布参数的确定和模型输入信息的处理.在产流计算上采用基于“地形指数”的方法,在汇流演算上采用分段马斯京根方法.模型的运行控制采用基于河网拓扑关系的“空间循环控制代码”的方法.在实例研究中将模型应用于黄河中游泾河流域.根据1996年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在结构上是合理的,其中水量平衡误差小于5%,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7,能够满足流域水资源管理之需.  相似文献   

10.
泡沫金属双向拉伸破坏时名义应力与孔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各向同性三维网状高孔率金属在双向拉伸破坏时两向名义应力与孔率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经电沉积法所得以泡沫金属为例的有关实验数据验证, 证明了该关系式的良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制约中国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水资源问题.我国北方水荒严重,黄河中游(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与黄河下游(山东、河南、河北)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淡水的需求愈来愈大,黄河流域75万km2的土地,保持和发展绿洲经济已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威胁.而横亘我国北方的条带状沙漠由于几乎没有水资源,不仅环境无法改造,反而以每年新增2000多km2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在带有对合否定的△模糊逻辑系统SBL~中,运用△演绎定理和真值分布,论证了SBL~系统中有效推理的真值关系定理.其次以SBL~系统的公理化扩张Godel~为例,提出了△相似度、△距离,运用真值关系定理论证了△度量空间逻辑算子→,~的连续性,给出了公式与理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模糊逻辑系统的计量化.最后在Godel~系统中提出了3种近似推理模式,并讨论了3种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萎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野外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河道淤积萎缩对行洪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河道行洪能力与河道萎缩具有非线性的响应关系;主河槽床面淤积,造成平滩流量减小,洪水起涨水位抬升;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率增大,河道排洪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玉兔2号月球车在月面巡视探测中,因斜坡凹坑众多使得行驶滑移严重.导航点的精确定位是路径规划的前提,也是月球车安全行驶的保障.玉兔2号月球车月面行进采用大间距行进模式,相邻导航点之间大多相距7 m以上,使得前后站图像的缩放尺度差异较大,如何从前后站序列成像中选出最优配对图像以实现特征匹配与定位解算的全自动是导航点定位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站点距离和成像倾角对图像重叠度、重叠区尺度变换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图像像素的空间分辨率(单个像素对应月面区域的尺寸)与摄影光线长度和观测面法线方向角的关系模型,给出了不同站点距离和成像距离条件下图像重叠与缩放的定量关系,设计了站点距离、最优配对图像和匹配可行性的计算策略,从根本上确立了站点距离与成像距离对导航点定位的影响关系.结合嫦娥四号任务数据,对上述模型和分析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确立了上述方法对工程任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凸多面体之间的伪最小平移距离——Ⅱ. 机器人运动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凸多面体之间的伪最小平移距离实现了机器人无碰撞运动规划的势场法与假设 修正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ⅰ) 论述了势场法与内点罚函数法之间的关系,给出了C空间中可微势场的构造方法,并提出势场局部极值处理的虚拟障碍方法;(ⅱ) 应用伪最小平移距离的Lipschitz性及可微性,研究了假设 修正法中假设子路径检验及中间点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造床机理与水沙调控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多沙的黄河,漫滩洪水最充分的发挥了水流动力的输沙造床作用,其削峰滞洪与淤滩刷槽的功效十分显著且不可替代.漫滩洪水的造床作用随着洪水漫滩程度的变化而明显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漫滩初期,主槽输沙能力降低,淤滩刷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漫滩中期,滩槽水沙交换充分,淤滩刷槽作用良好;漫滩后期,淤滩刷槽作用趋缓.综合考虑提高河道输水输沙能力与保护滩区防洪安全,提出的黄河下游有利漫滩洪水的水沙调控指标为:洪水漫滩参数1.4γ1.5、来沙系数ρ0.028,即按照目前下游河道主槽平滩流量为4000 m3/s,通过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控制下泄洪峰流量5600~6000 m3/s、来沙系数小于0.028的漫滩洪水,对于塑造与维持黄河下游合理规模的输水输沙通道最有利.若控制下游河道不漫滩,通过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建议下泄洪峰流量3500~4000 m3/s接近主槽平滩流量的洪水,对于塑造与维持黄河下游合理规模的输水输沙通道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经济发达国家铁路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铁路网里程增长与工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铁路网扩张与铁路货运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一一对应关系,提出今后我国铁路网增长建设的理想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揭示了基于完备剩余格值逻辑的自动机(称值自动机)与真值格(剩余格)之间的一些等价关系.特别是建立了值自动机的可恢复性(retrievability)的各种等价刻画.最后澄清了自动机之间的同态关系与连续映射和开映射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进一步建立了更为深刻的模糊自动机理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在郑州市北郊黄河滩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中几组大型抽水试验所获得的地质信息,从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富水性、河水对地下水的侧向渗透补给条件论证了傍河地带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对傍河开采地下水对黄河径流量的削减作用和可能诱发的地面沉降与沙土液化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并指出黄河下游沿岸地带,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建立傍河地下水源地的优越条件;大规模开采傍河地带的地下水所夺取的黄河水量十分有限,所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对防洪大堤的安全危害作用甚微并可采取工程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20.
邱道文   《中国科学(E辑)》2003,33(4):340-349
揭示了基于完备剩余格值逻辑的自动机(称l值自动机)与真值格(剩余格)之间的一些等价关系. 特别是建立了l值自动机的可恢复性(retrievability)的各种等价刻画. 最后澄清了l自动机之间的同态关系与连续映射和开映射之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 进一步建立了更为深刻的模糊自动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