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了长白山笃斯越橘冷冻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外界因素对越橘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笃斯越橘红色素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在526 nm处.长白山笃斯越橘色素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同提取液对色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越橘红色素的乙醇溶液呈深红色,澄清透明,丙酮溶液微溶,呈红褐色.有絮状物;最佳提取条件为85...  相似文献   

2.
灯笼椒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灯笼椒红色素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红色素有较好的耐酸碱性 ,耐日光和紫外线照射及耐热性 ,但氧化剂对它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鲜蛇莓果为原料提取其红色素,测定该色素提取液在不同光照、pH值及温度下于540nm波长的吸光度值,以此表征其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其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鲜蛇莓果红色素光降解、酸降解及热降解均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热反应活化能为17.98 kJ/mol,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酸性食品添加剂,适用于冷加工食品着色.  相似文献   

5.
以红叶李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红色素的的提取条件,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提时间为50min,料液比为1:25.色素稳定性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中、碱性条件下不稳定: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70%乙醇浸提商陆浆果红色素,采用吸光度值的变化和光谱扫描法研究了光照、温度和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商陆红色素的还原力、清除DPPH.和OH.的能力.结果表明:商陆红色素在pH3~9较稳定,对光和高温不稳定,因此可以作为冷饮食品的着色剂开发;商陆红色素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抗氧化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菖蒲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菖蒲花瓣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光、热、紫外线(365nm)、PH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为水溶性花青苷类色素,在PH为1时耐光、耐热性较强,并具有较强的抗辐射能力,但耐还原性、氧化性较差;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金属离子K 、Na 、Ca2 、Cu2 、Zn2 对色素溶液色泽影响很小,Mg2 、A13 对唐菖蒲花红色素有增色作用,而Fe3 的加入改变了色素溶液的颜色,对色度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红色素适用于在低糖、酸性浓缩食品中使用,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保健色素.  相似文献   

8.
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对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苯烯摩尔比和乙烯质量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如下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90~220℃ ,苯烯摩尔比6~8,乙烯质量空速≤2h-1。在此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在99.0%以上,乙苯选择性可达93%,乙基化选择性不低于99.0%。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稳定性实验表明,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未出现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的现象,表明该沸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在所考察实验范围内,基本上检测不到二甲苯,其它烷基化副产物的含量也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报道了β-CD对九头狮子草红色素的包合方法,研究了β-CD红色素液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和pH值稳定性,并就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和常用添加剂对β-CD红色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β-CD包合九头狮子草红色素后使色素的化学稳定性明显改善,使九头狮子草红色素运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从红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并对苋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合理可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苋菜红色素都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常用食品添加剂和几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1.
天然胡萝卜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胡萝卜中提取天然胡萝卜色素的方法和条件进行研究,并且在各种不同条件及环境下,对它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降解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在弱碱性条件下其性能比较稳定,酸性条件下不稳定.Al3+,Fe3+,Mg2+对其有影响;Na+、Ca2+、K+对其无影响,其性能稳定,耐氧化性较差,易被H2O2氧化,抗还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宁夏枸杞子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枸杞子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光谱中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240nm左右,一个在330nm左右 该色素在pH≥2时稳定,在pH=1~2间色素不稳定 该色素耐热性较差,温度>50℃,色素性质不稳定,光照对色素有较大的降解作用,4d后降解率达到17.25% 1mg/LNa+,Cu2+,Ca2+溶液对色素最大吸收峰无明显影响,1mg/LFe3+溶液使色素最大吸收峰偏移  相似文献   

13.
对黑甜玉米色素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较优条件为:浸提剂为0.1mol/LHCl溶液,配料比为1:1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h。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该色素pH〈5时,热稳定、光稳定性较好。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等对色素没有影响。除了Fe^3+,其他金属离子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对新疆枸杞中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固料比1:23,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3h.提取的枸杞色素外观呈橙红色浸膏,在波长445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温度、pH值、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枸杞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液体发酵野油菜黄单胞菌,生产大量菌液,通过离心、浓缩获得野油菜黄单胞菌色素干品,进行热、光照、酸碱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野油菜黄单胞菌黄色素在高温、长时间光照、强酸碱度条件下,性状稳定,吸收波长稳定在330 nm。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谷辣椒红色素进行提取,确定了其中的4种成分,研究了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含有辣椒红色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辣椒碱、二氢辣椒碱5种主要成分.色素在480 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差,油溶性较好,在pH值4~10时色调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温度为90℃时,色素稳定.良好的耐酸碱性,耐光性较差,连续光照48 h,色素残存率为45%,1 mg/L Na+,Ca2+、Al3+溶液对色素最大吸收峰无明显影响,1 mg/L Cu2+,Fe2+溶液使色素最大吸收峰偏移.  相似文献   

17.
高粱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度法研究了2种测定高粱色素含量的方法.一种是利用高粱色素溶液在49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进行含量测定(直接测定法);另一种是在高粱色素溶液中加入显色剂后,在5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进行含量测定(间接测定法).结果表明,对于理论含量为20.0 g/L高粱色素溶液,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9.44 g/L和18.40 g/L,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46%和3.3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3%和88.58%.直接测定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野生艾蒿为实验材料,从色素的提取方法、稳定性测试及提高色素稳定性的措施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提取其综合效果较好.该色素对光照稳定性差;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pH>7.0时色素会受到破坏;金属离子的存在对其稳定性有严重影响,加入抗坏血酸可使其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紫竹梅紫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竹梅紫红色素在pH为4-6的酸性条件下颜色稳定;对热较稳定;2 000 lx光照下24 h,色素残存率约为90%。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对该紫红色素有破坏作用。金属离子K^+、Mg^2+、Na^+对紫竹梅紫红色素的稳定性无影响,Cu^2+、Ca^2+、Zn^2+还有一定的增色、护色效果。酸味剂柠檬酸、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对紫竹梅紫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蔗糖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几乎无影响。总体来看,紫竹梅紫红色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