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公交车乘客座椅的舒适性分析和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李辉  王小庆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32-33,35
以人机工程学原理为指导,对城市公交车乘客座椅的舒适性进行了分析,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客车座椅的舒适性和审美体验,从座椅静态舒适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可以通过对坐垫、靠背、扶手等的舒适性及人机尺寸分析,明确适合于客车座椅的相关人机尺寸数据.文章结合客车座椅造型设计实例,提出了基于静态舒适性分析的客车座椅造型设计方法,为企业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座椅作为一种家具和办公设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非常广泛,座椅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工作效率等。随着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逐步成熟,现代座椅在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原理,使其在能使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们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等。本文主要通过市场调查及文献查阅对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座椅设计进行总结和阐述,对座椅设计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某些不足方面提出建议和改善,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坐姿的生理形态和体压分布,对汽车座椅的设计采用了人机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用优化设计理论对座椅靠背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更符合人体生态曲线的座椅靠背曲线,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并适应人体的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5.
舒适性是大型客机的关键要求之一,座舱气流组织分配设计是否合理对乘员舒适性和健康性有直接影响.但是座舱传统的混合送风方式很难达到人们对舒适和健康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个性座椅送风方式,主要针对乘客对热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个性座椅送风方式在乘客座椅的扶手处和座椅底部分别布置了风口.采用的座舱几何模型为3排单通道满员模型,计算方法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模拟方法,计算模型为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两种送风方式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而得到多个舒适度指标.研究表明,个性送风方式可以提高乘客呼吸区域的空气质量,降低乘客周围的风速,使人体周围温度控制在24~26,℃的人体舒适区域,多项舒适度指标也表明个性送风气流组织的舒适性要优于混合送风.  相似文献   

6.
汽车座椅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坐姿的生理形态和体压分布,对汽车座椅的设计采用了人机工程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用优化设计理论对座椅靠背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更符合人体生态曲线的座椅靠背曲线,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并适应人体的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特种车辆座椅的振动特性以改进座椅舒适性,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Teager能量算子的座椅振动信号分析法。通过对停驶工况和水泥路工况下采集的座椅振动信号作VMD-Teager时频分析,得出停驶工况下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出现由发动机自身的驱动周期所致的振动信号周期性变化以及与发动机点火频率有关的模态;水泥路工况下车速达到25 km/h时,信号中分解出含人体敏感频段的模态。通过座椅振动特性时频分析所得结论,可为座椅的设计及舒适性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座椅的人因工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徐琴 《科技信息》2007,(29):29-31
本文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座椅的设计尤其对座椅的坐高,坐宽,坐深,坐面倾角,靠背的高和宽等做了详细的阐述,设计出了安全,舒适的座椅,从而提高了座椅的工作效率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坐高变化对人体坐姿体压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座椅的尺寸参数变化对体压分布的影响,为日常办公座椅坐姿舒适性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针对6个实验对象,采用XSensorX3PROV6.0压力分布测试系统,测试不同坐高情况下人体坐姿体压分布及坐姿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并对压力分布指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了座面和靠背的最大压力、平均压力、接触面积以及纵向压力分布曲线随坐高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基于体压分布判断日常办公座椅舒适性的指标,并求解得到日常办公座椅最舒适的坐高为-2.14cm.  相似文献   

10.
侯建军 《科技信息》2010,(2):137-138
目前,坐姿疾病已成为办公一族的常见疾病,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一种符合健康坐姿的座椅。本文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新型座椅特点进行分析,展现一种新型的人机互动关系及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提高座椅舒适性,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大型客机客舱座椅布局设计中的舒适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讨论舒适问题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取了客舱座椅舒适问题的相关设计参数,然后建立了人体脊柱在恒力作用下的压缩形变模型,并由此导出了关于主要设计参数的舒适描述方程及舒适函数,定义了衡量舒适程度的舒适增长比.最后利用该舒适函数和舒适增长比对波音公司多个型号客机的座椅布局进行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乘员反映的某型装甲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尤其是座椅靠背不舒适的问题,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以座椅-靠背处、座椅支撑面为测点,对车长位原座椅以及另一拟更换安装座椅分别进行了随机振动测量试验;并在采用GB/T 13441.1—2007规定的方法处理试验结果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振动总量及频谱分析比较了两种座椅的动态舒适性。弥补了以往座椅振动试验研究中仅针对座椅支撑面进行测量评价,而未考虑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支撑面振动对舒适性综合影响的不足,为该装甲车辆座椅系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议现代企业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鸣 《甘肃科技》2003,19(9):37-38,30
设计的人性化将是未来产品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人性化的设计可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类丰富的感情,使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因此对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内涵的探讨可以使人性化的设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志鸿 《科技资讯》2007,(19):231-232
根据ISO2631对座姿人体振动舒适度评价,对于特定座椅响应,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对人体振动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为不同环境的座椅提供实验参考以及开发安全舒适的座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久坐期间的坐姿变化进行研究,确定其与坐姿不舒适的关系,探究不同高度座椅是否影响坐姿变化。18名长期从事办公工作的志愿者参与实验,座椅采用新疆吉瑞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人机工程学座椅,在2 h的久坐工作中,分别按照36~40 cm、40~44 cm、44~48 cm三个不同座椅高度范围进行分组实验测试,具体的高度取决于受试者。使用Tekscan人体压力分布测量系统来量化椅面压力和躯干摆动参数,设计并记录了主观坐姿不舒适评分表。结果表明人体躯干摆动参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座椅高度为40~44 cm时坐姿不适评分较低。可见坐姿变化与坐姿不舒适具有一致性,座椅高度为40~44 cm时有利于减少坐姿不舒适,保持坐姿45 min后,就应该起身运动或休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轻卡驾驶员座椅抖动问题,利用CATIA软件和Hyperworks软件分别建立了座椅的3D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座椅进行模态分析并提出增加坐垫骨架厚度以及在座椅安装点处增加支架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座椅优化前后的模态频率由15.00 Hz提高到了18.06 Hz,避免了座椅与车身系统发生共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动力学方法可以解决轻卡座椅抖动问题,为提高轻卡座椅舒适性及优化设计提供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性化设计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对笔记本电脑键盘进行人性化设计,提高操作的效率和舒适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结合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针对键盘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对眼睛的不同影响、操作键盘时双手姿势不自然以及键盘布局不合理所带来的操作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对当前笔记本电脑键盘的缺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后移键盘位置、“A”形分离式键盘以及调整键盘布局等人性化的改进与设计。新的设计提高了操作者的作业效率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描述了翼身融合体(BWB)飞机发展兴衰历史和特点,并以其中的客舱布局为主要目标,进行详细的客舱设计。该文中的客舱基于克莱菲尔德大学2011年的BW-11飞机外形和结构,通过介绍进行客舱设计时,座椅,厨房、盥洗室等设备需要考虑的尺寸,类型和位置,全面展示一个全经济级和一个混合级的客舱布局,并通过分析现役最大的民用客机A380的情况,确定同类型BWB飞机客舱可以提供更多更宽的座椅和全新客舱舒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内某知名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餐厅为例,针对当前学生餐厅设计中一些被忽视的细节,谈及如何进行高效、有序、人性化的学生餐厅设计,指出学生餐厅(食堂)设计不只是对餐厅空间的平面规划及立面、天花的装饰,同时应包括对其经营方式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的设计,以期达到高效、有序、人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构建更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更具人性化、生活化、游戏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