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MapObjects的组件式GIS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件技术的发展使组件式GIS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模式和特点,介绍了当今较为常用的一个组件———MapObjects和它强大的功能.并结合四川省绵竹市交通管理系统的开发,对运用MapObjects开发GIS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交通管理GIS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曲峰 《科技信息》2007,(3):23-24
将GIS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中,根据MapObjects和ArcIMS的软件特点,设计了C/S与B/S相结合的系统方案:基于MapObjects建立应用数据管理子系统,实现图形数据编辑及应用分析;基于ArcIMS建立Web发布子系统,实现互联网用户对图形信息的查询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Objects组件的海岸带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最佳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组件式GIS软件MapObjects 2.1和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对海岸带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对象类型、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等做出讨论,并对海岸带地区的矢量与栅格数据在MapObjects 2.1中的配准以及编程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pObjects 2.1由于其灵活,高效、独立性强、兼容性强等特点可以有效管理海岸带数据,为海岸带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客流交通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预测的世博会园区客流特点,建立宏观交通仿真软件VISUM客流需求预测模型.鉴于世博会园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不同,向VISUM模型中输入数据之前有必要对数据预先处理.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的多样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建立了展馆容量限制的出行生成模型和方式划分出行时间矩阵预处理模型.另外,采用交通GIS软件TransCAD标定出行分布和方式划分模型的参数,介绍了VISUM和TransCAD结合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地图数据绝大多数来源于测绘部门。由于传统测绘行业大多使用CAD类软件,这就出现了从CAD到GIS的数据转换问题。文章提出了以Visual Basic6.0为程序开发平台,利用MapObjects地图组件,把VCT文件转换为shape文件的方法,实现了2种数据格式的全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6.
从控件技术出发,介绍了建立在对象嵌入技术基础上的GIS控件MapObjects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MapObjects地理信息系统的对象组成及相应的功能,利用MapObjects开发GIS系统的基本步骤,在VB编程环境下利用MapObjects的基本途径和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Mapobjects组件式GIS导航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pObjects是一套制图软件集,它使程序员能够把地图加到应用程序中去。通过MapObjects可灵活地建立适合用户的地图接口。在小内存空间中,能用多种工业标准程序环境之一去建立应用程序,能够联合使用MapObjects与其他软件去实现地图与用户信息的联系。它不是为最终用户而是专门为开发人员提供的。它作为一种开发组件,十分方便地应用于大量的开发框架中,其中包括VisualBasic、Delphi、VisualC 、MicrosoftAccess、VisualFoxpro、PowerBuilder等之类的程序设计环境。文中将主要探讨用VC 来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GPS导航系统的GIS若干功能软件。  相似文献   

8.
阐述基于ActiveX组件技术的控件MapObjects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MapObjiects的功能,利用MapObjects开发GIS系统的基本步骤;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ne)在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应用中的功能,以及如何较好地解决了GIS功能应用与数据库集成中数据提供与访问模式方面的制约瓶颈问题以及MO与VB的结合以及利用ArcSDE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连接在北京城市垃圾处置及选址地质环境数据库系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SDE与MapObjects控件的GIS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基于ActiveX组件技术的控件MapObjects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MapObjiects的功能,利用MapObjects开发GIS系统的基本步骤;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ne)在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应用中的功能,以及如何较好地解决了GIS功能应用与数据库集成中数据提供与访问模式方面的制约瓶颈问题:以及MO与VB的结合以及利用ArcSDE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连接在北京城市垃圾处置及选址地质环境数据库系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PDA嵌入式GIS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嵌入式GIS出发,介绍了嵌入式GIS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并对一些重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做了一个详尽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ArcPad的开发工具Application Builder定制并开发了一个简单的嵌入式GIS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件式GIS的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传统GIS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基于组件GIS开发软件系统的意义,给出了MapObjects的数据结构及图形显示机制.以福建省经济电子地图集为例,论述了以Map Objects组件进行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的方法,阐述了与传统GIS相比,基于组件式GIS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软件开发、复用、更新及开放性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组件式GIS开发中的空间数据管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有三种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和访问方式,取决于GIS系统的规模和应用需求.MapObject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它支持多种数据访问方法.在基于该组件的校园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分割,扩展了组件式GIS的数据库访问机制,对建立灵活的小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组件式GIS二次开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MapObjects组(以下简称MO)件的特点和功能,介绍了在Visual C (以下简称VC)环境下基于MapObjects组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并以宁波市电子地图为例,探讨了在VC中加载MO组件的一般流程、自定义符号(铁路、道路等)加载、图层颜色文字渲染等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实践表明,该控件具有较强的GIS分析及应用功能,是开发地理信息系统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软岩工程技术的推广与资源共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主要阐述了利用GIS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软岩信息管理及共享的过程。确定了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的系统实现方案,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软岩矿井属性信息库,采取基于组件式的服务器扩展技术实现WebGlS功能。根据软岩矿井信息的基本特点设计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基于Web的煤矿软岩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了软岩信息的网上公布。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用户服务要求,建立了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需求模型框架,提出了建立ITS需求模型的方法,并给出所开发的ITS需求模型中有关组件的实例,包括需求总图,顶层数据流图,下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等。  相似文献   

16.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控件MapObjects2.3,Visual Basic6.0和其它编程工具开发南宁邕江水域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南宁邕江水域信息的集中、高效管理,以及流域水质的预测,能为及时制定南宁邕江水域的水污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观测站设计数据与图形统一管理,以及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自动化处理、及结果的可视化输出,利用VB.NET和MapObjects的无缝结合进行系统开发。以淮南矿业集团某矿区综采工作面地表岩移数据为例,验证了该系统,充分体现了GIS组件在解决有关开采沉陷的预计分析、变形监测和其保护问题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矿山开采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校园消防地理数据库基础上,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和Map Objects2.2开发了校园消防地理信息查询系统,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访问空间数据,通过ADO访问属性数据,实现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一体化操作和管理,同时使得查询和浏览校园消防信息变得方便。  相似文献   

19.
在Nagel-Schreckenberg模型(简称N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信息的新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考虑了有效间距及刹车灯的作用,并引入了可变安全间距的新概念。数值模拟表明:对于这种改进的ITS元胞自动机模型,道路交通量有了显著提高,体现了智能交通的优越性———有效地扩大交通流量,减少阻塞生成。当考虑快车和慢车的混合交通流时,发现即使少量的慢车也会导致交通流量大幅度下降,说明了严格实施快慢道行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