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型硅片传输机械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实现精确、稳定、洁净传输的专用硅片机械手的组成与特点。该系统特殊的机构设计可避免接触硅片表面,使硅片在加工中受到的污染达最小。采用PLC控制各部功能,完成机械手的抓取、升降、旋转等运动。较同类型机械手,有着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串联机械手运动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了改进模糊PID控制方法。创建串联机械手简图模型,给出机械手动力学方程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系统。引用粒子群算法并对其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将改进模糊PID控制器用于控制串联机械手角位移变化。采用Matlab软件对串联机械手角位移跟踪误差进行仿真验证,并且与传统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形成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串联机械手采用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其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大,而采用改进模糊PID控制器,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小。串联机械手采用改进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削弱机械手的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萍  罗璠  陈俊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47-48,50
双机械手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及作业空间的分析是对其进行准确控制的基础,本文应用D-H变换矩阵法建立了双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解决了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笛卡尔坐标空间位姿与机械臂各关节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采用Matlab对机械手的作业空间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求解的运动学模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ZJS-1机械手采用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本文给出了机械手伺服系统设计中的一般计算方法,并指出机械手回转系统的机械结构刚度较低会影响系统的固有频率的降低,又因液压阻尼系数的计算值的误差较大,因而用测试方法求取系统的固有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最后介绍了应用电气校正网络,综合了回转系统中增益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使机械手达到了予定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华森 《贵州科学》2012,30(3):42-46
通过对机床工件搬运机械手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的探究,以及对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和控制要求分析,根据机械手动作循环图设计液压系统控制图;并采用欧姆龙控制器系统进行电气部分的软硬件设计,绘制了PLC的外部接线图和单循环自动工作状态流程图,将PLC技术应用于机械手具有整体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器人自主按压按钮的操作需求,设计了一种适于机器人安装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四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OF)按钮自主操作机械手。结合功能需求对该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几何法求解了机械手的运动学正反解,并规划了其运动轨迹。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按钮样本进行训练和预测,并通过视觉对按钮进行定位。最后制作了按钮自主操作机械手样机,并进行了按钮识别、机械手定位和按压按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4-DOF自主操作机械手的按钮识别成功率达94%,控制定位精度达10 mm,能够自主完成按钮按压操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FROG-LEG型机械手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将基于动力学的预测控制应用于机械手的位置控制,并利用当前时刻控制误差补偿下一周期的控制量。在分析FROG-LEG型机械手结构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机械手的等效串联结构运动学模型,然后建立了水平和垂直方向解耦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并联机械手进行了基于预测控制的轨迹跟踪研究。仿真实验表明:该预测控制方案可以使得机械手有效地跟踪路径规划器给出的轨迹;关键关节的控制效果可以通过加大其权重得到提高;模型校正可以大大降低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8.
对一类搬运机械手的机构及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机构设计中,采用了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夹紧、提升和转动;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机构进行控制,完成了软件的编程,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PLC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三菱FX2M系列PLC对机械手的控制,阐述了控制方案,同时根据机械手的控制要求和特点,确定了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设计出梯形图并进行现场调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机械手的单关节控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机械手控制方法--混合模糊控制,克服了传统方法对机械手控制的静态误差不稳定,响应速度慢、平滑性差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关于机械手控制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智能控制器在机器人机械手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JJR 1型教学机器人为基础描述了智能控制器在机械手定位控制中的应用。对机器人机械手的臂关节进行了测试与折算,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器智能自调整因子的方式来提高机械手的定位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法能够克服单纯使用PID控制存在的死区和超调,使系统输出超调明显减小,定位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机械手腕关节控制方法稳定性低和灵活性差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多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腕关节柔顺控制方法。介绍了多自由度机器人关节系统,按动力学系统组建机械手腕关节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方法获取动力学方程。介绍了PD手腕关节位置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纯积分力控制方法实现多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腕关节柔顺控制。分析了机械手腕关节混合位置/力矩控制过程,通过差动机构控制两个驱动器,使其完成机械手腕关节外展/内收和伸展/翘曲两个自由度,提高机械手腕控制灵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高,能够保证机械手腕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机械手腕关节控制方法稳定性低和灵活性差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多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腕关节柔顺控制方法。介绍了多自由度机器人关节系统,按动力学系统组建机械手腕关节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方法获取动力学方程。介绍了PD手腕关节位置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纯积分力控制方法实现多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手腕关节柔顺控制。分析了机械手腕关节混合位置/力矩控制过程,通过差动机构控制两个驱动器,使其完成机械手腕关节外展/内收和伸展/翘曲两个自由度,提高机械手腕控制灵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高,能够保证机械手腕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范惠康 《科技信息》2011,(34):139-139
本文介绍了PLC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利用触摸屏对机械手进行监控的方法。PLC控制的机械手系统可靠性高,控制方便,同时利用触摸屏组态软件设计机械手控制系统监控界面,可以提供较为直观、清晰、准确的机械手运行状态,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徐卫东 《甘肃科技》2023,(6):33-35+39
ASM2000半导体外延设备,作为世界上硅外延材料领域的主流设备,在硅片传递过程中,以“正面、非接触式”模式,可较好地避免硅片表面缺陷的产生。在这种传递模式下,偶有硅片掉落现象发生,故障产生原因较多,造成问题处理效率低下、复机验证流程繁琐等现象。为提高机械手装取片故障处理的效率及成功率,文章将从硅片传递的工作原理开始分析,总结导致硅片掉落的可能原因,以供故障排查所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采用PLC控制,以气缸作为动力元件的气动机械手结构、工作原理、动作过程。采用PLC的控制,实现气动机械手的3种运行方式:单步、循环以及复位。通过学生自主装拆实验证明气动机械手控制简单、运行稳定、装拆简便、安全,适合于学校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7.
王才峄  宁宗奇  季韬 《科技资讯》2013,(33):78-78,80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注塑机专用卸料机械手。该型机械手是为注塑生产自动化设备专门配备的机械,采用气压及液压传动系统驱动,用PLC进行控制。该设备可以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PD型迭代学习的液压机械手轨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机械手作业系统的任务规划具有重复性,为了对液压机械手作业动作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了适合机械手作业系统的迭代自学习控制规律.只要增益Kp、Kd及学习因子α满足一定的条件,则该学习控制就是稳定的.通过对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带学习因子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较传统的PD控制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稳态误差小,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采用这种PD型前向反馈学习控制规律,只要机械手各关节变量的位置锁定,就可在期望的范围内实现抓取和释放动作.因此,该控制算法适合液压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要求,能对其作业进行有效控制.图6,表1,参8.  相似文献   

19.
陈鲲 《科技资讯》2010,(28):246-247
工业机械手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控制对象。机械手可以完成许多工作,如搬物、装配、切割、喷染等等,应用非常广泛。汽车仪表板机械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板的装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可节省劳动力成本50%以上。本文首先阐述了汽车仪表板机械手的特征,其次,对汽车仪表板机械手在汽车仪表板装配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具体详述XX汽车公司在仪表板装配中的一台机械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用T-S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机械手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常见的将 CMAC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器和常规反馈控制器相结合的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方案 ,它的控制性能同时受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器学习能力和反馈控制器控制精度的制约。该文提出的采用 T- S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机械手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案充分利用了 T- S模糊模型的特点和优点 ,以一种基于简化的 T- S型的模糊神经网络作为前馈控制器 ,同时反馈控制器也采用 T- S型模糊神经网络实现。针对三自由度机械手轨迹跟踪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 ,采用 T- S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机械手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