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由明  刘明 《科技信息》2012,(36):I0031-I0032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养殖早期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含量及其变化,测定了对虾池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和磷酸盐。结果显示,氨氮浓度变化范围:0.3-0.02mg/L,硝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29-8.68mg/L,亚硝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15-8.50mg/L,磷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04-1.10mg/L。在养殖早期水体中,氨氮浓度呈波动变化,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模式对虾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的关系,于2001年10月15~19日在广西海洋研究所的养殖试验基地,选取8个封闭式的对虾工厂化养殖试验池和4个水泥底普通的露天养殖池,连续5d现场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和化学耗氧量(COD),并现场抽滤固定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叶绿素a和无机磷的含量。工厂化养殖试验池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的养殖模式,普通养殖池采用低密度、少投饵的传统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为0.82~1.59mg/L,叶绿素a含量均在1.71μg/dm^3以下,水体环境呈高磷低植物生物量特征。在普通养殖模式中,无机磷含量均在0.041mg/L以下,叶绿素a含量为3.94~6.86μg/dm^3,水体环境呈低磷高植物生物量特征。在两种模式的养殖水体中,无机磷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91|~|-0.927|〉r0.01=0.708),与C0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8~0.904〉r0.01=0.708),与pH值之间有3d呈负相关关系(r=|-0.685|~|-0.750|〉r=0.05=0.576)。光照度的强弱及营养盐补充源的多少对养殖水体中无机磷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为拟穴青蟹养殖模式调整与产业化升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测定拟穴青蟹在不同浓度亚硝酸盐(0 mg/L、20 mg/L、60 mg/L、100mg/L、140mg/L)胁迫下其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在受胁迫48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亚硝酸盐胁迫浓度达60mg/L以上时,青蟹肝胰腺及肌肉中AKP活力变化显著,肌肉中AKP活力随时间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组织中CAT活力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表现出一定的"毒兴奋效应",肝胰腺及鳃中MDA含量则随胁迫时间与胁迫浓度变化呈递增趋势。【结论】亚硝酸盐胁迫可通过破坏组织中非特异性免疫酶类体系运转,加剧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方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拟穴青蟹人工养殖中,将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20mg/L以下,有助于青蟹养殖模式调整与产业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鄱阳湖2010年水体中硝酸盐氮、氨氮及总氮浓度,分析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0年硝酸盐氮、氨氮及总氮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2010年鄱阳湖水体总氮含量年平均值是1.50 mg/L,硝酸盐氮含量平均值为0.84 mg/L,氨氮含量年平均值是0.37 mg/L,丰水期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枯水期;在空间分布上,枯水期硝酸盐氮、氨氮主航道中游含量较高,上、下游稍低.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知,2010年硝酸盐氮与总氮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关联度分别达到0.99和0.95.减少硝酸盐氮与氨氮的输入有利于对富营养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1997-08~1998-06间5次海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胶州湾内外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从调查来看,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季节变化呈双高峰,分别在8月和12月(硝酸盐:7.0~9.0μmol/L;磷酸盐:0.4~0.5μmol/L),低值在10月和6月(硝酸盐:1.2~2.2μmol/L;磷酸盐:0.2~0.3μmol/L)。硝酸盐的值湾内明显高于湾外。磷酸盐的值各站的差别较小。相对来说氨氮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太明显。分析表明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受河流径流及水体内各生态过程的共同作用。叶绿素的季节变化呈春夏季高(2.6~5.1mg/m^3),冬季低(0.2~0.6mg/m^3)的特征。并从浮游植物碳量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株高效亚硝化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殖水体底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水体氨氮具有良好脱除功能的菌株Y907,在实验室条件下,48h可使水体中的氨氮消解50%以上,72h消解90%以上.经表型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菌株Y907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采用密闭生物反应器,以氨氮为唯一氮源,Y907为唯一微生物,进行了脱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5℃下培养48h,氨氮质量浓度从85.0mg/L下降为62.185mg/L,总氮从85.0mg/L下降为81.328mg/L,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水体中有少量积累,菌体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密闭容器上层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升高,氧气含量下降.说明Y907对水体氨氮的脱除有3条途经:一是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菌体蛋白或其他组织成分;二是转化为少量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是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FIAlab-3500顺序注射仪与镉柱相连,采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显色剂的浓度、样品及显色剂的注入量、流速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氮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31 7x-0.019 6(R2=0.999 1);y=0.250 0x-0.032 5(R2=0.999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 6mg/L和0.003 3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3%,加标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18日至11月8日,从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5口中间培育方格星虫苗种的池塘采集水样,监测和分析中培过程中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等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5口池塘水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1.133-33.170℃、盐度23‰-31‰、溶解氧4.926-8.873mg/L、pH值7.910~9.487、化学需氧量1.067~3.999mg/L、生化需氧量1.6865.247mg/L、氨氮0.004-0.160mg/L、亚硝酸盐氮0.001~O.012mg/L、硝酸盐氮0.014-0.103mg/L、溶解性磷酸盐0.012-0.145mg/L,除了最大pH值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外,其它环境因子基本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9.
把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ilgii)培养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800μmol/L和200μmol/L),比较研究了它们在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及细胞硝酸还原酶活力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变化基本相同.在高硝酸盐浓度下,两种微藻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减少并维持较高的浓度,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较高;而在低硝酸盐浓度下,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被耗尽,且细胞叶绿素a含量很低.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变化在高浓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低浓度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两种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在培养的第二天即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并维持一低值,但威氏海链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要略高于盐生杜氏藻.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类细胞内部的硝酸盐的吸收同化机制不同,从而导致营养盐的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芜湖市主要叶菜类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芜湖市七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不同,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根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及中国2001年10月施行的绿色蔬菜质量标准,蔬菜样本中香菜、菠菜、生菜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1.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的NO2--N和NO3--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喜清 《广西科学》2001,8(2):108-110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水样中的NO-/2-N和NO-/3-N.以N-(1-萘基)乙烯二胺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为显色剂,在540nm下比色测定NO-/2-N的含量.水样中的NO-/3-N,在稀醋酸条件下用锌粉将其预还原成NO-/2-N后,也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含量.NO-/2-N的检出限为0.005×10-/6,NO-/3-N的检出限为0.05×10-/6,分析速度为65次/小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AQ2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地表水中的氨氮,与标准纳氏法相比,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试剂用量少,在0.25~5.00mg/L范围内,氨氮检出限为19肚g/L,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加标回收率分别在1.6478%~5.8651%和94.1%~109.4%。  相似文献   

13.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流行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海水化学分析方法每天检测5口斑节对虾(Penaeus manodon)养成池两茬共90余天9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它们的变化范围是:温度14.7-31.8℃、盐度13.6-30.6、溶解氧2.3-9.8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它们的变化范围是:温度14.7-31.8℃、盐度13.6-30.6、溶解氧2.3-9.8mg/L、pH7.3-9.5、硫化物(S^2-)0-0.13mg/L、磷酸盐(PO4^3-P)0-2.33mg/L、硝酸氮(NO3-N)0-1.33mg/L、亚硝酸氮(NO2^2-N)0.0.28mg/L、氨态氨(NH4^ -N NH3-N)0-0.66mg/L, 皆在斑节对虾该项指楠的耐受范围内,且无论这些因子含量如何变化,5口虾池两茬在虾养殖55d后皆因患WSS而死亡,表明在所检测的虾池这些水质因子并非WSSV感染暴发流行的指标因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某水厂滤后水,结果表明:臭氧化对UV254 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为55.7%;去除CODMn的臭氧投加量以4~6 mg/L为宜,超过此范围去除率有所下降;NH3-N去除效果较差,部分出水甚至高于原水;改变臭氧投加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溴酸盐(BrO3-)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饮用水生物滤池对NH4+-N去除和"氮亏损"现象的影响因素,测定生物滤池进出水中NH4+-N,NO2--N,NO3--N等指标.结果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4.97%到60.99%,活性炭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6.59%到83.02%;陶粒和活性炭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都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陶粒滤池内NH4+-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和C∶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NH4+-N的去除率在活性炭滤池内随C∶N的增加而降低,气∶水的增加而增加;气∶水对两种生物滤池中NH4+-N去除的影响最大.陶粒生物滤池氮亏损的量从0.10 mg/L到0.70 mg/L,活性炭生物滤池氮亏损量从0.11 mg/L到1.01 mg/L;氮亏损量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着气水比增加而增加,随着C∶N的增加而先下降后增加;气水比对陶粒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氮亏损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2005年3月对温州龙湾区永兴围垦养殖区周边及沿岸氨氮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工业区排放的废水中氨氮含量高于正常水质几十倍,以滨海工业区附近为最高,其次为蓝田工业区、扶贫工业区、高新工业区.工业区以生产合成革、化工、电镀、农药为主,排出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最高检测值为87.5 mg/L,废水直排入海,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沙培试验,研究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红花芽菜产量,生物学产量,芽菜胚轴长,胚根长,胚轴粗,侧根数及硝酸盐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适宜的硝铵比(50/50)有利于红花芽菜的生长发育,芽菜具有最大生物量;在硝铵比(100/0)和硝铵比氮(25/75)处理下,芽菜鲜重及产量均显著降低,不同硝铵比的氮素营养对芽菜氮素代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套由氧化沟、生物膜池、上下行滤池、蓄水池、紫外消毒器五部分组成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并直接应用于鳗鲡养殖生产.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浊度、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2 %、52.2 %、46.1 %、77.4 %和52.6 %;处理后的出水,上述各指标的量依次为0.471 mg/L、0.039 mg/L、0.270 mg/L、3 6 NTU、6.25 mg/L;经紫外消毒后的出水,细菌总数从2.87×103 CFU/mL减少到5.63×102 CFU/mL,弧菌去除率达100 %.养殖实验期间鳗鲡生长良好,本水处理系统进一步改良完善后可应用于鳗鲡等水产动物的循环水养殖.  相似文献   

19.
郑锐生  刘小玲  康长安 《科技资讯》2014,12(23):207-208
本文应用离子色谱仪,兔肉脯为基质,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及肉制品中氯化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绞碎后纯水起声提取,提取液过c18柱除去有机杂质,经0.45μm过滤器直接进行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各组分加标回收率为:C1,103.0%; NO2-N,98.0%;NO,-N,94.2%.RSD在0.4%~1.3%(n=6).方法检出限分别为:C1,0.01 mg/L; NO2-N,0.005 mg/L; NO3-N,0.02 mg/L.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1~2006年云南省楚雄市气象观测站和楚雄市郊区的南华气象观测站气候资料,以及楚雄市环保局2001~2006年NO2浓度资料,分析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基本特征,然后将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月际变化特征与楚雄市大气NO2浓度月际变化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与大气NO2浓度变化关系呈强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