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 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 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韩国为何能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成为我国的最大旅游客源国?而日本旅华客流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旅华日本、韩国旅游客流特征,希望能为进一步保持韩国旅游流的优势和拓展日本旅游流起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游客集中性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对世界文化遗产地龙门石窟的旅游流时空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1999-2010年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客流年际变化呈现出三次函数增长方式,年内变化曲线为"两高峰一中峰"型.月内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变化幅度比较大.周内客流分布以双休日人最多.空间分布上,来源广泛,但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上,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并对气候因素、重要节事活动、社会因素、景区产品特色及其经营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省为例,通过挖掘游客的游记文本数据,利用Ucinet软件对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结合ArcGIS进行密度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描述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结合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流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并存在过度依赖中心城市的现象,省内旅游发展集中性较强.旅游流扩散方向可归并为3条主要路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合度较高,敦煌—兰州方向游客流量明显高于其他游览路径,省内各地区旅游发展差异较大.甘肃省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呈"伞"型分布,资源丰度和密度高,但旅游发展状况和资源分布格局不对等,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5.
贠欣  严艳 《河南科学》2014,32(7):1377-1382
通过深度市场调研,以西安为例,分析了城市居民自驾车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家庭式、个人式、机构式、自发式4种不同类型自驾者的旅游动机差异、景区选择偏好、旅游花费异同、出游时间长短、感知风险差别和不同成熟度自驾者的信息渠道、市场态度,从而发现不同自驾者的行为特征,不仅为自驾车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拓展了内容,同时也为西安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有序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全球最大的地理标签照片共享平台Panorimio为数据源,通过其API接口下载了2000—2013年共7355名用户在西北五省拍摄并共享的35 033张照片,利用其地理标签和时间数据分析游客时空规律.研究发现,2000—2013年,游客时间分布呈现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稳步增长"3个阶段,客流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由初期的围绕中心旅游城市呈点状分布,继而沿丝绸之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呈单一线状分布,演进到沿丝绸之路北、中、南3条线呈多轴线分布.最后,采用照片数据建立西北五省丝绸之路廊道区旅游热点城市等级体系,并利用统计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发现利用照片数据能够很好地研究旅游热点城市等级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驾车旅游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自驾车旅游现象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驾车旅游统计调查的对象、范围和调查方法,制定了自驾车旅游调查的实施方案;根据统计实践,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步骤和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公交客流时空变化规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乘客的出行规律和出行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公交规划和调度提供服务。本文以厦门市2015年6月13日至26日的公交IC卡数据和车辆GPS数据为数据源研究公交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论文运用Hadoop 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进行公交客流量的并行计算,从不同日期(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和不同用户群体(老人,学生和成人)两个角度以小时为单位探索了公交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在对公交站点的上车人数进行核密度分析的基础上,从站点客流量的总体空间分布及不同时段变化特征两个角度探索公交站点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SM城市广场为例进行热点站点客流流向分析。研究发现:厦门市公交客流的时间分布规律呈现M状分布,但有别于北京市公交出行的M状分布,晚高峰的客流量约占早高峰客流量一半;站点客流空间分布规律呈现岛内连片聚集,岛外零星点状分布,岛内站点客流一日内早高峰呈现"入"状分布,随时间而演变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状分布; SM城市广场、火车站和中山路商圈一直是全天的公交客流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时空差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时空交互视角下对京津冀旅游客流分布与演变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STDA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对京津冀地区游客市场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旅游市场局部时空模式单一,呈环京津圈层递减态势;地市间在旅游市场上未发生显著跃迁,客流分布的空间格局稳定,与国内旅游市场相比,入境市场动态性强,优化潜力较高;国内市场协同增长为主,而入境市场以竞争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0.
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上海市旅游景区(点)的类型及其区域分布,分析了上海市旅游景区(点)客流时空分布的总量特征、区域特征和主要类型旅游景区(点)的客流时空分布特征,认为沪外游客旅游景区(点)到访率低、休闲游憩中心逐渐向市郊转移、旅游景区(点)供需存在矛盾、旅游地生命周期作用和竞争加剧是形成其特征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上海市旅游景区(点)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时间和空间分布的集中性特征.研究发现:(1)胶东半岛整体区域及各地级市的A级旅游景区的时间演变呈现相似的特征,2000-2014年A级旅游景区持续波动增长,2015-2017年A级旅游景区增长趋于平缓,各地级市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随时间的演变差距逐渐拉大;(2)从区域整体范围来看,胶东半岛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集聚状况大致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态势;(3)从市域范围来看,青岛市和烟台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集聚态势,威海市旅游景区的分布呈均匀态势,3市均存在旅游景区密集区.最后,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出发,对优化胶东半岛区域A级旅游景区的开发、整合以及旅游业地区联合发展提出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铁对旅游产业影响广泛,从旅游流视角研究高铁游客的社会学特征、出游决策、旅游产品选择行为、高铁客流扩散路径等,进而分析高铁客流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影响,提出建议:建立立体交通体系,提供高铁游公共服务;统筹兼顾冷热点景区,避免景区的马太效应;民宿业的升级与优化;针对高铁游客群开展新媒体营销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武汉参加自驾游的游客实地调查问卷资料,并对其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制约自驾车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总结了自驾车旅游者的身心感受与评价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武汉自驾车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相关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营商客流大数据,以南京市江宁区22个星级乡村旅游点为研究对象,从客流时间序列特征与客流空间结构特征视角出发,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显示:按照客流时间序列特征可分为客流单峰型、客流双峰型和客流多峰型3类乡村旅游点,按照客流空间结构特征分为强市场吸引型、中市场吸引型和弱市场吸引型3类乡村旅游点,且这两种划分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并探讨了产生一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详细对比分析了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特点及其原因,并根据两山旅游资源,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的互补特征,认为两山应该联合促销,协同开发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驾车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广西自驾车旅游也开始起步.该文分析了广西自驾车旅游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立行业管理体制;完善与自驾车旅游相应的配套设施;改善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旅游信息网;发展广西的汽车租赁企业;开发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丰富自驾车旅游产品等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与分维——以我国入境旅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证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结构,并给出基于容量维、信息维的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方法。方法假设验证,实证研究。结果中国入境旅游流的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各年度容量维数、信息维数图都存在明显的无标度区;入境旅游流等级差异呈缩小趋势,规模小的旅游流发育快,地位相对增强;规模较大的旅游流发育慢,地位相对降低;旅游流规模分布趋向集中,从较正规的帕雷托分布向齐夫分布转变;危机事件对入境旅游流规模结构产生明显影响。结论旅游流规模分布属于分形结构;旅游流规模分布的容量维、信息维模型能够反映其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集中程度和等级差异变化;危机事件会对旅游流规模结构产生影响,影响力大小与旅游流规模呈反比。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统计数据对从苏州市场旅游客源结构及客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客流的年内季节变化的分析以及1990年至2005年苏州入境客流年季波动的季节性的研究,总结苏州旅游客流变化的规律性.进而探讨季节性波动对苏州旅游市场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旅游的发展定位和组织方式,对制定旅游发展目标,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帕雷托方程的分形演绎,构造出反映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和等级结构变化的结构演化矩阵,并以1990-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做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入境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旅游流等级差异缩小,规模分布更加均衡;其结构发育与规模分布具有高度同步的特征。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矩阵能够清晰反映旅游流体系的演化状态,揭示旅游流规模分布和等级差异的变化情况,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客流是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旅游客流的人口学特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旅游行为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了中国典型的内陆城市——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园旅游客流的人口学特征及旅游行为。旅游客流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轻。职业、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地址等方面的内容;旅游行为包括出游方式、出游决定、采用的交通方式、一年内到公园的次数、了解公园的途径以及出游的目的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本阐明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园旅游客流的人口学特征及旅游行为,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