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稻共生菌DX01的分子鉴定及电击转化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PCR的方法扩增了水稻表面共生菌DX01的16S rDNA片段,并进行了部分序列的测定和BLAST同源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3’端550bp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6 S rDNA的同源性达99%,5‘端680bp为98%,故DX01应为B.pumilus。对其电击法转化的部分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当细菌处于D(600)为0.9的生长期时,使用PEB  相似文献   

2.
用PCR方法,将苏芸金芽孢杆菌肯尼亚亚种Ag菌体(Bacillus thuringiensis kenyae Ag,简称Btken-Ag)编码cry1Ac杀虫毒素蛋白的N末端(1.84kb)的基因片段扩增后,淫EcoRⅠ消化成三个不同大小的片段,将原扩增片段及酶切片段分别连接到pCR-Script克隆载体后转化进大肠杆菌,将每一克隆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出特异引物,再次以cry1Ac的  相似文献   

3.
以Bacillus sphaericus63为材料,采用DNA-Sepharose4B和CibacronBlueF3GA-Sepharose4B两步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电泳均一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p63Ⅰ。酶的得率约为130单位/g湿菌,比活力高达61400单位/mg蛋白。还报道了DNA-Speharose4B两种亲和吸附剂制作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环状芽孢杆菌中具有强启动活性DNA片段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曾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从环状芽孢杆菌C-2菌株(BacilluscirculansC-2)中克隆到一个具有强启动功能的2.4kb片段BC6.对该片段作作的进一步缺夫分析表明,其3’端约0.7kb片段具有单独的基因启动子功能,序列分析表明BC6片段3′端有典型的原核生物的基因启动子结构,现有BC6的5’端的1.2kbXhiI片段的重组于pBR322的EcoRI位点,观察其对两侧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株硅酸盐细菌的表型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室从江西南昌一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孢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的鉴定,与文献报道的相近的其它菌株的表型特征比较,认为该 一种硅酸盐细菌,分类属于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相似文献   

6.
以光合细菌圆球状红杆菌Rhodobactersphaeroiodes的rbcL-rbcS基因为探针,与多能硫杆菌(Thiobacillusversutus)染色体DNA酶切谱带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到了rbcL-rbcS基因的同源序列,又以pUC9为载体,克隆了T.versutus染色体DNAPstI酶切片段,构建成T.versutus基因文库,并从这个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了含有RubisCO基因的重组质粒,将其命名为pSDLS-10,进一步对pSDLS-10进行了限制性酶切分析,作出了pSDLS-10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相似文献   

7.
海洋细菌的分子鉴定分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批细菌,克隆了其中产抗菌活性物且培养形态多变的细菌ZS110的16SrDNA,通过和比较16SrDNA的部分序列,对ZS110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它是一株适应了海洋环境的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种。  相似文献   

8.
一株产乳酸链球菌肽菌株SM526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包头市售酸乳酪中分离出一株链球菌SM526,菌体多为长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无芽孢、荚膜及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DNA中G+C为38.5mol%.经鉴定,SM526菌株为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经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检测SM526菌株发酵液,该菌能产生一种小分子活性肽——乳酸链球菌肽,它能抑制或杀死包括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梭菌属等在内的多种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及酵母无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为指示菌株表明,乳酸链球菌肽对细菌的作用方式是杀菌  相似文献   

9.
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circulans)总DNA经Sau3AI酶切后插入到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的BamH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后,在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筛选到50个抗性菌落。从随机挑取的29个抗住菌落所分离到的质粒DNA经限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表明,各质粒均有DNA插入片段,对29个样品进行卡那霉素抗性试验显示,抗性最高的可超过1000μg/mL这表明来自环状芽胞杆菌的某些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十分有效地启动基因表达,选取两个最大的克隆DNA片段BC3和BC6作为探针与B.circulansc-2.总DNA作Southern杂交,均获得杂交带。斑点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DNA片段来自不同的基因启动子。对BC6和BC3分别进行了限制酶谱分析,并绘制了限制酶图。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异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tlococcus 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 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x10~6、2. 04 x 10~6和 1. 11x 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x10~4、1.67x10~4和1.61x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牛大力Callerya speciose内生细菌多样性组成及其促生特性,从经表面消毒处理的牛大力根茎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以固氮、溶磷性、产铁载体、产IAA能力等为指标,对内生细菌进行促生特性检测。从牛大力根和茎中共分离到59株内生细菌,包括16属20种,芽孢杆菌属是牛大力的优势菌群;在20种分离菌株中,分别有11,17,7株具有潜在的固氮、溶磷性、产铁载体能力,有13株菌可以合成IAA。其中RH17-2、RH17-5、GR2-1 3株菌同时具备固氮、溶磷性、产铁载体、产IAA 4种促生特性。从牛大力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促生特性,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西沙群岛野生诺尼叶片中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通过测定真菌核糖体基因翻译间隔序列(ITS序列)和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共分离到32株内生菌,分为19种。其中2种霉菌,共2株,分别属于炭层菌属(Nemania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细菌17种,共30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等7个已知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为绝对优势属,共20株,11种。  相似文献   

14.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桃和杏采后果实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并对潜在病原细菌进行筛选与验证,为其贮藏保鲜、软腐病害防治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疆地产油桃和库车小白杏采后果实内生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微生物传统分离培养,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潜在病原细菌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离体接种法和再分离法,对相关菌株的致病能力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内生细菌共包括128个操作分类单元,涉及9个门117个属,其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为绝对优势菌门,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油桃以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菌属为优势菌群;库车小白杏以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泛菌属(Pantoea)、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普氏菌属(Prevotella)等菌属为优势菌群。通过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潜在采后致腐病原细菌XAAS-P1,经分子鉴定初步确定其归属于泛菌属(Pantoea)。XAAS-P1对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均具有较强的致腐能力,并呈现出与自然软腐一致的病状。接种4d后,XAAS-P1致腐率可达1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接种组样品的软腐现象提前了1d。对接种组病灶中的微生物进行再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AAS-P1是病灶组织中的绝对优势菌群,证明了菌株XAAS-P1是导致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软腐变质的主要病原细菌。研究表明,桃和杏果实中存在丰富多样的内生细菌,其内生泛菌XAAS-P1可导致采后油桃和库车小白杏的软腐变质。  相似文献   

16.
新疆达坂城盐湖中度嗜盐菌的16SrDNA序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度嗜盐菌作为一类微生物资源,已经在很多方面应用。从新疆达坂城盐湖样品中分离得到17株中度嗜盐菌。其中11株为革兰氏阳性,6株为革兰氏阴性,并完成表型和16SrDNA序列的测定.其表塑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分别属于Halomonas、Bacillus、Salinicoccus、Halobacillus、Marinococcus、Thalassobacillus、Nesterenkonia属,其中大部分属于Halomonas属。  相似文献   

17.
从健康红豆杉根、茎、叶组织中分离出31株内生细菌,对其有益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1株菌均能合成植物生长素IAA.其中,HG12,HY23,HY24,HY41具有溶磷特性,有13株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固氮和合成铁体的活性;将HG12,HY23混合培养,发现菌株合成IAA能力下降,其他生物活性则变化不大.经16S r DNA测序分析可知,HG12属于西地西菌属(Cedecea sp.),HY23属于伊查德布丘氏菌属(Buttiauxella izardii).  相似文献   

18.
 从来自3个烤烟品种NC297、红大、K326的600株内生细菌中,以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共筛出55株拮抗菌,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16 mm之间.对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6种带型.根据RFLP带型选取16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55株拮抗性内生细菌属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两大类群的6个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acillus tequilensis,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cheA基因检测方法和平板检测方法共筛选到3种具有趋化性的拮抗性内生细菌:Brevibacillus parabrevis,Brevibacillus brevis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蓝花楹茎腐病的内生拮抗细菌,并探讨其生物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蓝花楹根茎分离内生菌株; 以蓝花楹茎腐病原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作为供测菌,用5点对峙法进行拮抗作用初筛、平板扩散法复筛获得拮抗菌株,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比对,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检测拮抗菌的生防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4株内生菌株,其中zhu66抑菌率达到97.8%,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JF89925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蓝花楹茎腐病。在一定浓度下,浓度越高防效越好,以107cfu/mL浓度最佳。灭菌土防效优于自然土; 生防菌先于病原菌施入防效优于生防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病原菌先于生防菌接种方式防效较低。菌株能显著促进蓝花楹地径、苗高与冠幅生长,浓度越高,促生效果越好。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蓝花楹茎腐病不同发病程度的生防效果有显著差异,无病区预防作用十分显著,不发生茎腐; 重度发生区几乎没有效果,轻度发生区防效明显,防效达74.1%,中度发生区有一定效果,且随着时间延长,防效增加。【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zhu66对蓝花楹茎腐病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