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立民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94-194,114
本文拟对篮球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进行探讨,从超量恢复与训练计划的行为控制上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预防赛前过度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马拉松训练与比赛中,肌糖原的耗竭和降低,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肌糖原在体内的有氧氧化供能是马拉松训练和竞赛中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赛前糖原填充的方法能够提高运动能力,推迟疲劳来临的时间。对优秀运动员而言,在运动竞赛前36~48小时,通过递减运动量,摄入10~12g/kg/d的糖,以达到赛前糖原填充的要求。运动营养学指出在两次训练间隙,充足糖的摄入,能够有效促进肌糖原的恢复,运动员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从事训练和得到有效恢复。有人认为机体低糖储备在训练时会产生强烈的应答反应,但事实上低糖饮食对提高马拉松运动成绩不利。有研究表明,长期的低糖饮食对运动能力是有害的,在赛前增加体内糖原的储量,对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张杨波 《科技信息》2012,(34):I0152-I015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常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过度疲劳除外),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应激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疲劳一超量恢复一再疲劳一再超量恢复的过程。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但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疲劳积累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安排和健康。能否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是运动训练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疲劳消除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指导同学们正确选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其能尽快消除疲劳,连续、合理和有规律地安排训练,为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对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训练效果的获得是在恢复期中,合理地安排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就会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的认识,已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这就更突出运动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维吾尔族男子800米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全面把握和概括赛前训练负荷内容及结构的特点,特追踪监测两名优秀运动员备战2007年和2008年春两次全国田径大赛期间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07年北京赛赛前训练期运动员有2个运动性疲劳期.分别在第3周和最后一周,2008年杭州赛集训期运动员无疲劳发生,身体机能状态良好,运动能力提高,训练计划合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疲劳类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作为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一直是生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疲劳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不同,其采用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各异,正确诊断产生不同疲劳的类型,是选择恢复手段、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原训练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体育界专家及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高原训练的一整套可行的经验,使高原训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高原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的控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还有待于去研究、探讨、实践.就女子中长跑赛前进行高原训练控制时间的最佳程度,提出笔者的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运动必然产生疲劳,但疲劳的长期积累又必然影响训练和竞赛效果.本文结合运动训练及比赛的实践,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论述了现代竟技运动的特征、疲劳恢复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及恢复方法,旨在抛砖引玉,为研究运动疲劳与恢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不仅伤害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目的是为有效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调解和控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广大馆员的身心健康。分析了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和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机理、特点基础上,从社会意识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观及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认知的内心冲突分析着手,得出原因有社会、个人、职业工作三层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降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如何消解进行了分析,指出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职业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个人因素,预防和消解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主要应从单位组织人文关怀和编辑个人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两方面去改善.  相似文献   

15.
清统一新疆后,面对灾民颠沛流离、土尔扈特部回归、社会动荡、土地荒芜、百废待兴的局面,积极采取灾民安置措施及相关政策安置灾民;同时,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妥善安置灾民和鼓励灾民恢复生产,制定了具有全国共性和新疆地方特色的赈灾措施,解决了灾民的生计问题,缓解了内地、主要是陕甘地区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还固土兴边,使得新疆的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并取得较快发展,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达到了屯垦戍边、巩固疆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湖泊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和最难恢复的生态系统之一。加强湖泊水生态安全的监测,建立湖泊水生态安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湖泊水生态的变化状况,是保障湖泊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对湖泊水生态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阐述了湖泊水生态安全监测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湖泊水生态安全中的应用和发展,在鄱阳湖水生态安全遥感监测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鄱阳湖水生态安全遥感监测的对策建议,为保障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小型人工湿地开发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污染形势严峻、污染治理滞后的情况,提出如何应用小型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优势,构建和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恢复并建设洁净的水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对锡盟退化草场综合治理各试验区的主要建群种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证明:在退化羊草草场进行围栏封育、翻耕或耙地补播牧草等人工措施均可提高牧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而且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植物地上生物量、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土含水量等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在退化羊草草地中采取围栏封育等人工措施,对它的恢复和治理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闪烁值在不同运动负荷中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目的是对在不同运动负荷中的运动性疲劳的生理指标进行量化研究,为合理地、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源涵养林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汾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恢复汾河流域沿途的自然景观。介绍了襄汾县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中摸索出的一套提高当地水源涵养林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