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它的作用对象就是身体,身体的内涵不仅包括具有解剖意义的皮肉筋骨等,还包括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思想,如气脉等.小乘佛教中"身念处"的修行方式也是以身体为活动对象.从身体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武术的本质.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身体的关注方式、身体的训练方式及身体训练的精神性.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意义上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体育文化就是一种身体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教育实践,是对身体的社会规训,也是身体社会化的纽带,体育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重塑身体的主体性.为了扬弃消费社会的身体异化,也须强化体育教育的身体研究,实现真正的身体审美.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文化自觉,即对自身文化处境的关怀和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一文化处境既包括学校社区文化的微观层面,亦涵盖本土社会文化的中观层面,还指向民族国家复兴和全球化趋向的宏观层面。认识高等教育文化处境的三个层面,从全球宏观背景入手,立足近年来A校人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尝试绘制人文学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微观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有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曾经为社会的变迁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发展到现在,武术早已从社会进入到学校,开始为中国的学校教育发挥作用.武术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成为了中国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对这些教育价值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认清学校体育中武术的发展方向,促进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体,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问题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客观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找出影响其思想行为特点形成的微观和宏观的因素,从优化社会环境、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优化学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导"9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途径着手来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和本体的关系视角出发,“学生和武术”的发展需要是决定学校武术教育成败的关键。针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武术发展与学生需要互不匹配的现实困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对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使命进行了历史性梳理,并提出了基于“学生和武术”双重维度需要的实施策略。研究认为:学校武术是武术的子体,应承担起“武化教育”的重任,从需要层面将学生和武术置于平行关系的同等地位,以满足二者的发展需要。提出应采取“理论和技术”双修的教育模式,满足武术自身发展需要——即技术层面把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多样性并存,理论层面贯彻落实武德文化教育;依功能划分对武术实施分层利导,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重复训练法是一种重要的运动训练方法,这一方法的类型、实践特点以及供能形式则与武术套路训练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也为其与武术套路训练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进而在提升武术套路训练效能、提升训练科学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现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重复训练法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且探讨短时间、中时间、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在武术套路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应用方案,以期待推动武术讨论训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形式逻辑法等方法,对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成因进行了剖析.经研究认为,应试教育是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外在境域;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不完善是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内在因素;武术教师的缺乏是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中介威因;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是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制度成因;学校领导、家长对武术的偏见是中小学武术教育有名无实的认识成因.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和进一步推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内的应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基本功训练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和武术基本功训练虽然在发展历程、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训练器械、训练侧重点、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理论体系的成熟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其在训练内容、训练目的、动作规格、训练形式和训练原则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启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应推进其文化内涵建设、加强针对运动项目的专项研究、加大服务社会体育的研究力度和增强便携式体育器材的研发;武术基本功应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引进现代先进的训练器材和设备、增加动态平衡训练的比例、增加肌体伤病检测环节、加强神经-肌肉系统激活训练和注重肌体恢复再生训练等。  相似文献   

10.
宏观-微观模型是核裂变机制理论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有希望可以很好诠释实验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定量比较的理论方法.本文综述了在中子诱发锕系元素裂变的宏观-微观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通过开展宏观-微观模型研究,实现了基于五维形变参量的势能曲面的真实计算,利用先进的搜索算法研究获得了核裂变路径、鞍点构型等势能曲面结构信息.基于五维势能曲面上的裂变动力学研究,实现了对主要锕系元素的裂变碎片质量分布数据的理论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介明镝 《科技信息》2008,(36):224-225
通过二年制武术专项选修课教学,大学生专项技术及理论知识和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前后各项指标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提示二年制武术专项课的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互动合作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中同伴关系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试验法等,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教学试验,分析体育互动教学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中同伴关系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视角。结果表明:体育互动教学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多维互动合作,乐群性、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帮助与指导、冲突解决策略2个维度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亲密坦露与交流维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并且对心理状况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增添体育课的吸引力和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起推动作用;可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多元化教学和促进教学水平的进步起促进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增添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阐释了卡蒲毛南族"斗地牯牛"在新时代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缘由和价值,论证了其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斗地牯牛"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斗地牯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耐力以及柔韧、力量、灵敏、协调、平衡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作用,适合在中学开展.建议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和科学性.将毛南族"斗地牯牛"纳入校本课程开发,对抢救、保护和传承卡蒲毛南族"斗地牯牛"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其进校园,实现它与学校教育共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研究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隐性体育行为的教师干预策略,以期为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在体育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探讨CDIO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构建和设计基于CDIO理念的体育"合作互动"教学,将其运用于16周的体育教学中;对安徽新华学院16级随机抽取的80名女生进行教学实验测试,结合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和心理指标的变化,探讨该"合作互动"教学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更新高职课堂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理实一体课堂驾驭能力。《环境监测技术与实训》高职课堂教学从开发课程学习任务、开发理实一体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活动和建立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均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实验的对象是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均为2011级乒乓球专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采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即教学能力,以"MOOC"环境下先进的建设理念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为依据,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微技能创新培训平台,该平台包含MOOC模块、课堂教学模块、实践创新模块。三个模块形成闭合循环螺旋上升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该平台调动了师范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新时期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探索新型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之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是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博士生教育质量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资本是诸多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探索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是否通过团队的知识共享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面向理工科博士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分析,检验社会资本和知识共享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因子分析结果验证数据与理论框架相符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证实内外部社会资本和团队知识共享均对理工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且知识共享在内外部社会资本与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并由此提出通过强化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社会资本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