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压静电场对舟山春兰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舟山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经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及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下降,最终使愈伤组织生长速率提高。实验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可促进舟山春兰愈伤组织的生长,与HVEF影响体内SOD、POD和IAA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臭氧对草鱼鱼种血液MDA GSH 浓度以及GPX 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0.118和0.278mg/L的臭氧处理草鱼鱼种,研究臭氧对草鱼血液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A浓度在两种质量浓度中暴露30min后显著升高.GSH浓度在0.118mg/L暴露90min后显著降低,在0.278mg/L暴露30min后显著降低.GPX活性在0.118mg/L暴露30min显著升高,并在90min的实验时间内维持在一恒定水平;在O.278mg/L暴露30min其活性显著升高,但之后便呈现下降趋势,并在第90min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高压静电场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2 5例健康家兔研究了高压静电场 (HVEF)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施加足够强度的HVEF ,立即引起家兔呼吸频率显著增快 ,对呼吸运动的深度则影响甚微 .同等强度的HVEF对麻醉状态下的家兔几乎不引起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 .  相似文献   

4.
用定浓度、定时间、定虫数添毒法测定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的毒力,菜苗饲养的LD50为3.384×10-4,饲料饲养的LD50为3.008×10-4。从田间采回不同防治区的4龄幼虫和蛹饲养成成虫,观察逐日产卵量,得出综防区、病毒区、化防区、Bt区和对照区,每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27,149,208,275,218粒/雌,在方差分析中,Bt区、化防区与对照区相比差异不显著;病毒区和综防区与对照区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对小菜蛾成虫产卵量有显著影响,而Bt、顺和菜所用杀虫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用手机对生长状态下的大肠杆菌进行不同辐射时间的处理.采用涂布平板法观察菌落数,辐射时间在60 min时,实验组菌落数多于对照组,辐射时间在80~140 min时间内,实验组菌落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通过亚甲蓝法测定菌体活性,辐射时间为60 min的实验组,菌体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都极显著.表明手机辐射对大肠杆菌的分裂、生长与代谢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可产生显著的影响,低剂量时可能对菌体分裂与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剂量超过一定强度后,对菌体分裂与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甚至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直流高压静电场对黑曲霉存活率、酶活、诱变率、菌落形态和菌体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直流静电场对黑曲霉A3的作用效果极其显著.在同一场强作用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相对存活率单调下降;在同一处理时间作用下,随着场强的增大,相对存活率呈非单调性变化.在场强为4.4 kV/cm,处理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相对存活率最高达到237.5%,正变率最高达到15%,酶活比对照提高15%;在场强为5.6 kV/cm,处理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相对存活率达到125%,正变率达到8%,酶活最高,比对照提高24%.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菌落形态大而饱满,菌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用苦瓜叶正丁醇萃取液的3个质量浓度梯度(0.001、0.002、0.004mg/L)处理小菜蛾幼虫.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萃取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逐渐减少,表现出很强的拒食作用,特别是萃取液质量浓度为0.004mg/L时,24h的拒食率达到90%以上.同时小菜蛾幼虫的POD和CAT活力水平显著提高,表明试虫体内的保护酶体系在萃取液的影响下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莲座期欧洲山芥对不同经历的小菜蛾雌成虫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菜蛾在幼虫期及成虫前期的不同经历、成虫期的不同经历均能够显著增强其对所经历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性,但仍然不能改变欧洲山芥对小菜蛾具有的极强的产卵引诱力.  相似文献   

9.
高压静电场对马尾松,黑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表明经适宜高压静电场处理,能激活种子脱氢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增加细胞膜修复功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马尾松种子最佳处理为浸种6h,电场强度500kV/m,处理时间1min,黑松种子最佳处理为浸种6h,电场强度100kV/m,处理时间5min。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处理豆浆,以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为主要指标,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蛋白酶种类对豆浆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处理可增加豆浆中乳化性成分的含量,豆浆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都随之提高。纤维素酶用量达到0.09%后,酶处理时间达到45 min后,豆浆各指标变化趋于平稳。豆浆蛋白水解度随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用量和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酶用量和水解时间下,两种酶处理后的水解度基本相同,但在0.12%的蛋白酶用量下,木瓜蛋白酶处理30 min的豆浆具有更好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均能提高豆浆乳化性。  相似文献   

11.
烤烟叶片中主要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烟株及烟叶体内碳氮代谢、脂类代谢,总结出不同栽培及烘烤条件下各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有机氮和无机氮适当配比,有利于调节碳氮代谢及脂类代谢;随低温及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NO3-N处理的烟株抗旱性得到提高:低温变黄使蛋白酶活性持续较长时间,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较慢;淀粉酶活性36h前后达到一个高峰,烟叶中淀粉几乎不再降解时淀粉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烟叶脂氧合酶活性在34—48h急剧增加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叶绿素的降解与脂氧合酶活性变化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压静电场预处理对黄豆芽生物成分的影响和不同电场处理条件下黄豆芽组织内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电场处理过的黄豆芽,3种生物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不同处理条件对不同生物成分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尽相同.当电场强度为3~5 kV/cm、处理时间为15 min时,生物学效应最为明显.这表明电场预处理可以提高黄豆芽中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抗消化淀粉体外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模拟方法,研究了胃蛋白酶处理条件、α-淀粉酶消化条件等对抗消化淀粉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胃蛋白酶在30℃条件下对淀粉样品处理70min,可有效除去淀粉中的蛋白质组分,当淀粉酶处于最高活性条件下,pH值为6.3~7,作用时间为20min,可以模拟体内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过程,基本上除去了可消化淀粉部分,剩余部分即为抗消化淀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 granulovirus,PxGV)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的酚氧化酶(PO)和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体病毒感染后,虫体内PO活力与对照组相比相对升高.对照组虫体内PO活力一直随日龄增大而下降;感染组虫体内前3 d PO活力也随日龄增大而下降,第5天降至最低点,第6天后又反弹升高.PxGV感染对虫体3种保护酶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对照组和感染组虫体中均随日龄增大而升高;同时,感染组虫体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PxGV感染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蜕皮激素在长角血蜱生殖中的作用机制,测定了雌蜱不同生殖时期体内(卵巢和血淋巴)蜕皮激素含量和卵巢微粒体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卵前,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变化不明显;产卵时,则达到最高;产卵后,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又下降.外源燃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处理饱血3d雌蜱有激活酶活力作用,但不表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25±10C条件下小菜蛾杂交品系与近亲交配品系的产卵规律及卵的孵化率。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的小菜蛾在产卵总量、产卵前期、产卵期、雌成虫寿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3.1-239.3粒/雌、1.6-3.2 d、6.8-11.1 d、10.7-15.4 d。但近亲交配的小菜蛾到一定代数后出现卵的孵化率下降、雌成虫不产卵的个体,即不育个体增多的现象。在本文观察中,近亲交配的小菜蛾连续培养到第3代时,卵的孵化率为71.1%,显著低于杂交系的93.9%;第4代自交系的孵化率为60.1%,亦显著低于第4代杂交系的96.1%。第3、4代近亲交配品系的小菜蛾雌成虫不育率分别为9.0%、17.9%。  相似文献   

17.
对银杏叶过氧化物酶热稳定性、最适pH值及海藻糖对酶热稳定性的保护作用和pH值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40℃和50℃分别处理30 min,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剩余78%和39%,在60,70,80℃下活性可分别维持27,18和3 min.银杏叶过氧化物酶最适pH值为6.4和9.2.加入海藻糖后酶活性略有降低(活性丧失约8%),但加热后海藻糖的保护优势得以显现,海藻糖浓度为0.14 mol/L时保护效果最好,而且不同温度处理下酶活的下降趋势均较对照组缓慢,尤其在50,60,70℃条件下,相比对照组高出12%~27%的活性,加热时间长短对海藻糖的保护效果无太大影响.经0.14 mol/L浓度的海藻糖处理后,酶活的最适pH值为6.6和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的产卵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视频捕捉相结合的方法,记录了长足大竹象完整的产卵过程,比较了寄主种类和生理状态对其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长足大竹象完整的产卵过程包括爬行、停留、探测、刻槽、产卵器伸出、产卵和隐藏(修饰)共7个阶段。室内试验表明,长足大竹象完整产卵时间为(69.85±1.64)min,其中爬行(25.56±0.79)s,停留(45.57±0.70)s,探测(1.19±0.03)min,刻槽(38.51±0.42)min,产卵器伸出(8.89±0.19)s,产卵(2.65±0.05)min,修饰(23.87±0.74)min。雌虫初次产卵时,在爬行、停留、探测、刻槽、产卵时间上显著高于有产卵经历的雌虫(P0.05);除产卵器伸出和产卵的频次差异不显著外,雌虫初次产卵中其他行为的频次都显著长于再次产卵(P0.05)。雌虫在健康竹笋上刻槽、产卵和修饰历期显著长于在受损竹笋(P0.05),而在健康竹笋上各行为的频次均高于受损竹笋的相应阶段(P0.05)。长足大竹象在不同种类竹笋上的产卵时间存在差异,在慈竹上,雌虫的爬行、停留、探测历期明显短于其余4种竹类(P0.05),而刻槽历期最长((39.37±0.54)min)(P0.05)。室内观察发现长足大竹象在第3至9天之间达到产卵高峰期。【结论】长足大竹象产卵行为受产卵经历的影响,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行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6种蔬菜CAT活性状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AT活性,研究了6种蔬菜叶和茎所含CAT活性及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发现红菜苔叶的CAT活性最高,小白菜叶次之;蔬菜叶普遍比蔬菜茎含CAT活性高;红菜苔叶茎、包菜叶茎、上海青叶茎、芫茜叶从第1 d到第3 d的叶与茎CAT活性变化总体为升高趋势;小白菜叶茎、香芹叶茎、芫茜茎CAT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最主要的害虫,也是目前产生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文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常用6种农药对福安市小菜蛾的毒力,比较研究了福安市不同菜区的小菜蛾对其中3种常用农药的和抗药性差异,为小菜蛾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