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Malaprade反应的原理,采用高碘酸盐氧化γ-环糊精的方法制备双醛γ-环糊精,探讨了p H值、高碘酸钠与γ-环糊精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双醛γ-环糊精中醛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碘酸钠与γ-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p H值为2、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在30~35℃之间的条件下,采用将高碘酸钠固体溶解后投入到γ-环糊精溶液中的方法投料,可得到双醛γ-环糊精.  相似文献   

2.
以高碘酸盐为氧化剂,研究纳米晶纤维素(NCC)在不同氧化条件(NCC与高碘酸盐质量比、NCC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下的专一性氧化;利用专一性氧化得到的双醛NCC作为棉织物抗皱整理剂,研究不同条件(如交联固化温度和双醛NCC处理剂浓度)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双醛NCC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在pH 3.5,温度45,℃,反应时间4,h,NCC质量浓度0.6,g/L,NCC与高碘酸钠的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双醛产物的醛基含量最高.双醛NCC抗皱整理结果表明,双醛NCC处理棉织物的固化温度为170,℃,双醛NCC处理剂质量浓度为0.19,g/L时棉织物的抗皱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NaIO4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NaIO4与淀粉摩尔比、NaIO4浓度等因素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NaIO4具有对邻二羟基的专一性氧化,将脱水葡萄糖单位的C3和C2氧化成醛基,即可得双醛淀粉.结果 实验得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NaIO4与淀粉摩尔比为1.1:1,NaIO4浓度为0.6 mol/L,反应时间为2 h,pH=2,反应温度为40 ℃时,产品中双醛含量可达90%以上.结论 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双醛淀粉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淀粉选择性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碘酸钠对玉米淀粉进行选择性氧化,详细考察了酸的种类、反应时间、pH、温度、投料物质的量比等对反应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电化学等角度进行了理论解释.发现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用稀硫酸调节pH为3.5,25℃下反应6 h,获得的双醛含量能达到99.7%.并且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当物质的量比小于1时,双醛含量与投料比符合线性关系,高碘酸钠能够完全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高碘酸钠与淀粉的物质的量比来严格控制产物氧化度.红外证明双醛淀粉的醛基主要以缩醛或半缩醛的形式存在,SEM分析了淀粉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溶剂对高碘酸钠氧化纤维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碘酸钠溶液为氧化剂,在非均相条件下氧化纤维素,研究了溶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羟基溶剂对氧化反应有显著影响,能明显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氧化纤维素中醛基的含量.当溶剂为5%(V/V)C2H5OH时,在适宜条件下,产物中醛基的质量百分含量可达0.561 2%,纤维素回收率为90.50%.  相似文献   

6.
用于制备热塑性塑料的双醛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碘酸钠在温和条件中氧化玉米淀粉,制备不同醛基含量的双醛玉米淀粉,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表征产物.考察双醛玉米淀粉的分子量、结晶、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的变化. 以甘油为增塑剂制备得到热塑性玉米双醛淀粉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溶液法,以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取氧化纤维素,又与亚硫酸氢钠(NaHSO3)进行磺化反应,制备出氧化一磺化纤维素型减水剂。通过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改性效果,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参考标准,考察醛基含量、磺化度对其减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经氧化、磺化改性后分子量降低,当羰基含量为0.66%,磺化度(摩尔取代度)为0.43时减水剂减水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备醛基纤维素,再通过酚醛反应将单宁固定在醛基纤维素上合成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考察了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性能.当盐酸小檗碱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98 K时,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量为143.66 mg/g;当盐酸小檗碱的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率达91.64%以上;醛基纤维素固化单宁树脂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该树脂经过4次重复使用后,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量没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来制备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以下简称为NCC).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硫酸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粒径分析、XRD(X-ray diffraction)衍射、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为IR)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对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进行了表征.对纳米纤维素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硫酸浓度,其次是水解时间,最后是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条件为硫酸浓度6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45℃;纳米纤维素的平均粒径为187 nm,粒径分布系数PDI为0.394;通过XRD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纤维素的特征和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碘酸钠(NaIO4)溶液将棉纤维素氧化成氧化纤维素,并将其作为载体使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固定化。考察了溶液的pH值、氧化时间、温度和氧化剂浓度等氧化条件对氧化纤维素醛基含量的影响,优化了氧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等手段,探讨了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氧化纤维素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比较了碱处理纤维素与未处理纤维素制备氧化纤维素(DAC)的过程,当氧化剂NalO4的质量分数为6.78%,介质的pH值为2,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h时,以纤维素为原料,DAC的醛基质量分数可达68.20%,若以碱纤维素为原料时,其醛基质量分数可提高到84.25%,氧化纤维素醛基质量分数为50%时对尿素氮的吸附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低pH值条件下采用NaIO4氧化羧甲基纤维素(CMC),制备了二醛羧甲基纤维素(DACMC),通过FT-IR、13C NMR、XRD和AFM等研究了pH值对NaIO4氧化CMC程度的影响,以及pH值对DACMC结晶结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NaIO4氧化CMC的程度有显著的影响,但缺乏规律性,当pH值为1.5时其氧化程度最高(醛基含量最大为54.35%);FT-IR和13C NMR结果证实了在CMC分子链上有羰基产生;DACMC的结晶度均大于CMC,且随反应体系pH值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失水葡萄糖环的断裂,DACMC的分子链更加柔软,相互缠结得更加紧凑、规整,表面Z向尺寸随着醛基含量的增大而降低;DACMC的热稳定性差于CMC,pH=1.5的条件下制备的DACMC的热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通过控制高碘酸钠的浓度,分别制备了醛基含量为56.87%和90.66%的双醛马铃薯淀粉DAS-56.87和DAS-90.66.通过碱消耗法测定制备的化合物的醛基含量,考察了其溶解度、溶胀度及透光率.运用扫描电镜,对其外貌形态进行观察,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证实了醛基的存在,进而考察了热失重,对其热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实验,表明双醛马铃薯淀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当样品的质量浓度为3.0,mg/mL时,DAS-56.87和DAS-90.6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2.64%和62.71%.  相似文献   

14.
高碘酸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高碘酸的浓度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产品中双醛的平均含量为86.55%  相似文献   

15.
高碘酸氧化木薯淀粉制备双醛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作氧化剂制备双醛淀粉,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高碘酸的浓度对产品中双醛含量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产品中双醛的平均含量为86.55%。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研究水预水解过程中预水解温度和时间对柠檬桉木片中半纤维素溶出的变化情况,并用回归方程表示预水解温度和时间对预水解后木片的得率,戊聚糖含量和溶液中还原物质含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回归分析得出的柠檬桉木片水预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水对木片比率为4:1时,最高温度为160℃~165℃,反应时间1 1/2~2小时。用气相色谱分析了预水解液中的糖含量,结果表明:预水解液中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86%、4%和10%。此外还叙述了木糖液的利用和预水解后木片生产机械浆、造纸用化学浆和溶解浆。  相似文献   

17.
NMMO工艺纤维素膜结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纤维素为原料,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非对称纤维素膜.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该工艺纤维素膜的结晶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铸膜液浓度、凝固浴温度及添加剂对膜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Ⅰ在NMMO.H2O中溶解并固化成膜后,得到的是纤维素Ⅱ,而不能形成纤维素Ⅰ;提高铸膜液中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及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用量都可使该工艺纤维素膜的结晶度增大,添加少量的NH4Cl致使纤维素膜的结晶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分离苎麻麻骨中的纤维素,并对其分离的纤维素制备微晶纤维素从而提高苎麻资源化利用率,采用蒸汽爆破-碱法提取分离苎麻麻骨纤维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浓度三个因素对纤维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Na2SO3浓度、HCl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苎麻骨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影响,并对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进行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苎麻骨纤维素的最优提取分离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NaOH浓度10%、反应时间8h;微晶纤维素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HCl浓度4%、水解时间60min、Na2SO3浓度6%、水解温度80℃。本研究结果为苎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其他植物生物质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研究了稀硫酸预水解过程中不同硫酸浓度、温度和水解时间对柠檬桉木片中半纤维素溶出情况的影响,并用回归方程对此作了计算。根据试验结果和回归分析,得出柠檬桉木片稀硫酸预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液体对木片比率4:1,硫酸浓度0.2%,最高温度135℃,反应时间2小时。在此条件下,酸预水解液中固形物含量为3—4%,木糖约占总糖量的90%。预水解后木片经硫酸盐蒸煮,氯化-碱抽提—次氯酸钠漂白—酸处理制得的漂白浆,其得率为32.80%。对漂白浆中α-纤维素,聚戊糖,灰分、铁质含量以及纸浆反应性能的测定结果证明,所制浆料完全适合于生产人造丝和纤维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乙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经水解、氧化处理后将四氨基钴酞菁共价固定于纳米纤维表面,制备得到酞菁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利用单因素法研究酞菁的最佳固定量,结果表明:氧化温度30℃,高碘酸钠浓度25mmol/L,氧化时间7h,四氨基钴酞菁溶液浓度20mmol/L时,纳米纤维表面酞菁固定量达到365μ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