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将人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重组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A 643,得到重组质粒pGE.用三亲融合法将其导入农杆菌LBA 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经诱导与筛选,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提取抗性植株总DNA,通过PCR扩增和Sou thern杂交检测,筛选出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为进一步研究人内皮抑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牛酪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带有牛酪蛋白基因caseinB的植物表达载体 pAS -2 ,在大豆自花授粉后 ,用注射法导入大豆受精子房中 .以质粒 pAS -2的 3 5S -Casein -Gus片段为模板 ,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 ,对 1 0 3株受体植株后代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 ,发现其中 1株在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中均呈阳性 .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  相似文献   

3.
经大豆DNA溶液处理后选育的变异水稻基因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浸种及苗期浇灌法,将供体大豆DNA直接导入受体水稻,获得两种水稻变异株系。采用RAPD技术对供体大豆、受体水稻和两种水稻变异株系的基因组进行了多态性分析。所用31种10碱基随机引物中有24种扩增出清晰的DNA条带。分析比较了4个样品DNA扩增条带的相似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外源大豆DNA导入受体水稻能引起后代基因DNA序列变化,扩大水稻的遗传组成;作者还分析了由外源大豆DNA导入引起受体水稻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烟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导入烟草中,经梯度卡那霉素筛选,获得可在含75mg/L卡那霉素选择生根培养基上再生的抗性植株75株,其中67株抗卡那霉素植株的PCR分析扩增出目的片段;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烟草中表达.结果表明大豆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在烟草基因组中整合和表达.这为大豆反义油酸脱饱和酶基因转入大豆和表达奠定基础,也为烟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克隆的番茄ACC合成酶基因的反义RNA-核酶联合的DNA序列用Hind Ⅲt KpnI切割后重组于植物表达载体pGA643中,用三亲融全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茄子叶,诱导出再生小植株,获得了卡那霉素的抗性植株。提取植物总DNA,用pGA643作探针,通过斑点杂交,已筛选出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工程植株。为进一步研究该嵌合基因对ACC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获得商品化的转基因番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个简便的转化实验。柚子能被含Ti质粒的农杆菌感染。Ti质粒带有一个npt-Ⅱ基因和一个胭脂碱合成酶基因。卡那霉素抗性绿苗经NPT-Ⅱ酶活性测定和DNA分子杂交试验证明外源基因己导入柚子。  相似文献   

7.
继80年代以来植物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棉花、水稻和大豆为受体的研究获得成功之后,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黄承彦等又在小麦上导入外源DNA的研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将带有牛酷蛋白基因caseinB的植物表达载体pAS-2,在大豆自花授粉后,用注射法导入大豆受精子房中。以质粒pAS-2的35S-Casein-Gus扯段为模板,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对103株受体植株后代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发现其中1株在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中均呈阳性。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番茄U3snRNA基因上游启动区和ACC合成酶反义RNA-核酶嵌合基因DNA片段,构建含U3snRNA基因上游启动区-ACC合成酶的反义RNA-核酶嵌合序列的表达载体,重组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A643中,得到pGU3R.用三亲融合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诱导再生小植株,获得了卡那霉素的抗性植株.提取抗性植株总DNA,通过PCR、PCRSouthern杂交检测并分别用启动区序列和ACC合成酶的反义RNA-核酶嵌合序列作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已筛选出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为进一步研究U3snRNA上游启动区增强反义RNA-核酶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在添加适宜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可从子叶节诱导出高频丛生芽,并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43和黑农37品种中.经过在含500mg/L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DNA分子杂交分析,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本重点阐述了组培再生系统和基因转化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花生DNA导入大豆的后代POD S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花生DNA导入大豆中,得到变异后代D3.取结荚期大豆、花生和D4的不同器官为测试材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导入后代D4种皮的SOD、POD活性明显增高,种子活性降低;其同工酶在凝胶上的分布及染色活性均表现出与受体和供体不同的特征,有的酶带明显来自花生DNA.  相似文献   

12.
<正>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对于植物生长效应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开展相当广泛,进展速度很快,但在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尚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本试验即试图通过用赤霉素、乙烯利和矮壮素处理种子,以探讨其对种子的萌发及生理活动,以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来了解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效应,作用时间和作用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甜瓜品种河套蜜瓜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甜瓜(Cucumis melo L.)简便易行转化频率高的转基因技术,以甜瓜品种河套蜜瓜为受体材料,以含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为外源基因供体,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自交授粉后分别于1、2、3、4、5、6、7、8、9、10 h,切去柱头上端1/3部分,立即滴加质粒DNA溶液,果实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对T0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处理所得到的T0代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其中授粉后7 h滴加DNA溶液所获得的转化率为28.3%.对一部分PCR阳性的T0代植株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出现特异性杂交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津新密刺”等一些黄瓜品种的线粒体中存在主基因组以外的3种环形DNA类质粒pC1、pC2和pC3。改变植株生长的温度、pH或以蔗糖溶液代替无菌水培养黄瓜植株,电泳均能检测到上述3种类质粒。应用ImageMaster VDS系统对各类质粒电泳带的密度进行扫描,通过计算3种类质粒的相对拷贝数及类质粒之间的拷贝数比值,分析不同生长条件对黄瓜类质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种培养条件均对黄瓜线粒体类质粒的拷贝数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因类质粒而异,pC3与pC1和pC2相比对环境改变更敏感,提示类质粒间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类质粒复制方式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和k折校验法确定核参数γ为1,惩罚参数c为1 024,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的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水稻产量,改良稻米品质是育种学家广泛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许多实验室已成功地建立了一系列供外源基因转化水稻的系统.但是这些转化系统主要应用Ti质粒衍生的载体,通过T-DNA左右两端的序列将目的基...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花生胚小叶再生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对质粒上的基因转化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影响基因转化的各因素,如抗生素的筛选压、共培养时间、AS的影响、及外植体取材方式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植体与农杆菌在加有AS(100μmol/L)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4 d后,先进行10 d的恢复培养,继而转入加有Hy(25 mg/L)和Cef(200 mg/L)的抗性筛选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培养40~50 d,后转入含Hy(20 mg/L)的分化培养基中分化,3个月后在首批材料中得到6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有1株显示了800 bp的GUS基因核酸片段,初步证实了此转化体系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8.
荧光光度法测定花生和黄豆中的维生素B_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荧光光度法对花生和黄豆中维生素B1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样品经提取、净化后,再利用碱性铁氰化钾(K3Fe(N)6)将没有荧光的硫胺素氧化成能够发射荧光的硫色素,经正丁醇萃取后测定萃取液中硫色素的含量,从而实现对维生紊B1含量的测定.具体考察了水解时间对维生素B1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铁氰化钾的用量对硫胺素氧化效果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当所取样品为2.5~3.0 g时,在120℃的温度下,样品在60 min内水解完全,氧化剂碱性铁氰化钾的最佳用量为1.0 mL.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7%~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