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Ta31-2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硬脂酸(1)、软脂酸(2)、肉豆蔻酸(3)、癸酸甲酯(4)、麦角甾醇(5)、fusanolide B(6)、丁二酸(7)、curvulalide(8)、modiolide A(9)和neoechinulin A(10)。其中,fusanolide B(6)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curvulalide(8)和neoechinulin A(10)为首次从软珊瑚Sinularia sp.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从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80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1)、variecoxanthone A(2)、sydonic acid(3)、hydroxysydonic acid(4)、WIN64821(5)。其中,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陆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代谢产物,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ditryptophenaline(1),3-hydroxy-4-(2,6,6-trimethyl-tetrahydro-2 H-pyran-2-yl)benzoic acid (2),(E)-4,5-dihydroxy-3-(prop-1-enyl) cyclopent-2-enone(3),3,6-di-sec-butyl-1,4-dihy Droxypiperazine-2,5-dione(4),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8.0和12.0 μmol/ml.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对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9H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土豆培养基对菌种进行培养,综合采用多种柱层析技术从Aspergillus sp.9H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refeldin A(1),methoxyvermistatin(2),6-demethylvermistatin(3),purpurester A(4)和十一烷酸甘油酯(5)。其中化合物2,3,4均为首次从曲霉属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首次研究了一株南海红树内生真菌Microsphaeropsi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获得8个二氢异香豆素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hydroxy-8-O-methylmellein(1),mellein(2),4-hydroxymellein(3),5-hydroxymellein(4),4-hydroxy-3,5-dimethylmellein(5),5-methylmellein(6),7-hydroxymellein(7),5-carboxymellein(8)。其中,化合物1为从自然界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5,6,7,8为首次从海洋真菌Microsphaeropsissp.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从南海马尾藻Sargassum sp.内生真菌No.ZZF36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5-hydroxymellein(1)、甘露醇(2)、对羟基苯甲酸(3)、环(缬-丙)二肽(4)、胸腺嘧啶(5)、尿嘧啶(6)、丁二酸(7)。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马尾藻内生真菌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头孢霉AL031真菌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的分析,鉴定为epicocconigrone A(1),epicoccolide B(2),mellein(3),5-hydroxymellein(4)和麦角甾醇(5).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种真菌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含多羟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首次研究了一株南海红树内生真菌Microsphaeropsi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获得8个二氢异香豆素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 hydroxy 8 O methylmellein (1),mellein (2), 4 hydroxymellein (3), 5 hydroxymellein (4), 4 hydroxy 3,5 dimethylmellein (5), 5 methylmellein (6), 7 hydroxymellein (7), 5 carboxymellein (8)。其中,化合物1为从自然界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 4,5,6,7,8 为首次从海洋真菌Microsphaeropsis sp.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混合发酵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deoxyscytalidin(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5-丁基-2-吡啶甲酸甲酯(3),5-(3-丁烯基)-2-吡啶甲酸甲酯(4),sescandelin(5)五个单独培养未能得到的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  相似文献   

10.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为湛江红树林秋茄内生真菌,种属尚未鉴定。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 分别鉴定为skyrin (1), lichenxanthone(2), griseoxanthone C(3), 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 (4),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 (5), 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 化合物1和5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的MIC分别为100和100 μg/mL。  相似文献   

11.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提取物中分离到Castaneiolide(1),脑苷脂-1-O-吡喃葡萄糖基-(2S,3R,4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2),3β,7β,19-三羟基-5-烯-胆甾烷(3),3-羟基-4-(3-甲基-2-丁烯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甲醛(5)五个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化合物1,2,3,4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海软珊瑚化学成分Sinularia s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和HPLC从中国南海软珊瑚中Sinularia sp.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IDNMR、2D-NMR(1 H21 HCOSY,HMQC,HMBC)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化合物1为(Z)-N-[2-(4-Hydroxyphenyl)ethyl]-3-methyldodec-2-enamide,化合物2为胸腺嘧啶(Thymine,T),化合物3为尿嘧啶(Uracil,U),化合物4为一核苷[1-(4-Hydroxy-5-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yl)-5-methyl-1H-pyrimidine-2,4-dione],化合物5为[1-(4-Hydroxy-5-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yl)-1H-pyrimidine-2,4-dione].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真菌E33代谢产物的分离及衍生物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海红树林麒麟菜内生真菌E33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1),alterna-riol(2),dehydroaltenusin(3)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得到,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的新衍生物7-hy-droxy-9-methoxy-1-methyl-6-oxo-6H-benzo[c]chromen-3-ylacetate(4),这4个化合物对hepG2细胞显示了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一株分离自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喜树内生真菌SXZ-19为研究对象,通过固体平板发酵培养对菌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10L发酵菌体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以及质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1~8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个线性呋喃聚酮类化合物(1~2);2种真菌毒素(7~8),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和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4个洛伐他丁类似物oblongolides D(3),P(4),H(5)和V(6),其中化合物4和5互为差向异构体,为从同一菌株中分离得到oblongolides的差向异构体.  相似文献   

15.
在寻找神农架植物内生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中,从七叶一枝花叶片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64)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PDB)中分离得到三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嘧菌酯(azoxystrobin)1和2及一个线性二肽类衍生物3,3个化合物均为第一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同时也是第一次从植物内生真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马铃薯内生真菌E02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3个化合物,其结构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大黄素-8-单甲醚(1)、6-羟基芦荟大黄素-8-单甲醚(2)、1,6-二羟基-3-甲基氧杂蒽酮-8-羧酸酯(3)、硫赭曲菌素(4)、neuchromenin(5)、柠檬霉素(6)、8-去甲基杜鹃素(7)、5-羟甲基-2-呋喃甲酸(8)、原儿茶酸(9)、尿嘧啶(10)、麦角固醇(11)、(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胺)十八烷-1,3,4-三醇(12)和甘露醇(13).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对猫儿屎内生真菌DL06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鉴定菌株DL06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应用多种层析手段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8个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为β-谷甾醇(1)、6,8-二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2)、单甲基硫赭曲菌素(3)、大黄素-8-甲醚(4)、2-呋喃甲酸(5)、5-羟甲基呋喃-3-羧酸(6)、6-柠檬酸甲酯(7)和丁二酸(8),化合物(2)、(3)、(6)和(7)均为首次从产黄青霉中分离得到。利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检测,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Fusarium solani B2-1,经大米固体发酵以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萘酮类次级代谢产物1~4,鉴定为Dihydronaphthalenone(1)、5-Hydroxydihydrofusarubin C(2)、镰红菌素(3)和Chrysanthones B(4).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镰刀霉属(Fusarium)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具有微弱的抑制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 ATCCBAA-535增殖活性,浓度为10 μg/mL下的抑制率分别为27.6%、25.0%、28.4%和24.4%.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藏药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Neurospora sp.DHLRH-F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HPLC技术对其发酵物进行了系统分离;采用波谱分析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光度法研究所得化合物对Fe2+,Fe3+的络合能力。结果从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Neurospora sp.DHLRH-F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3个多羟基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氯-6-甲氧基间苯二酚(1)、6-epi-5'-hydroxy-mycosporulone(2)、霉酚酸(3)。本文是首次关于绿绒蒿属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报道;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有一定的络合Fe3+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南海珊瑚共附生真菌NG-15-3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技术、物理常数对照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结构鉴定。从其分离得到4个蒽醌类:emodin(2)、1-O-methyl emodin(3)、physcion(4)、carviolin(5)和6个含氮类次生代谢产物:preechinulin(1)、cyclo-(Phe-Gly)(6)、cyclo-(Gly-Pro)(7)、3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8)、2-methyl-3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9)和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为单去氢2,5-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