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催化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氧化氢中加入碘化钾溶液,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显著加快.国内外文献普遍认为这是碘化钾在起催化剂作用.我们发现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变黄.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溶液中碘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而且溶液中生成了单质碘.根据对上述实验研究结果,我们对碘化钾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并证实发生了过氧化氢氧化碘化钾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对“过氧化氢碘化钾催化分解反应”的电导、pH值、碘离子浓度以及温度等参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到了大量的新的实验现象。国内外文献普遍认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碘化钾是催化剂。有关该反应的传统概念与反应机理无法解释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对该反应的系统研究结果,否定了该反应中碘化钾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的概念和机理,提出了新的反应概念与机理,合理地解释了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苯酐水解速率实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邻苯二甲酸酐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线测定了溶液中pH值的变化,根据pH值与溶液浓度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得到苯酐在水解过程中邻苯二甲酸浓度的变化.由水解结束时溶液的平衡浓度与此时溶液的pH值,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邻苯二甲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从而确定了水解反应级数α和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k.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解速率常数也随之增加.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了水解反应的活化能Ea为9.45kJ/mol、指前因子A为2.30.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线分光光度法对活性蓝模拟废水的Fenton降解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了过氧化氢浓度、二价铁离子浓度、温度、pH值和活性蓝浓度等因素对活性蓝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nton降解过程分为两个拟一级动力学过程,反应初期降解速率常数(k1)和反应后期降解速率常数(k2)差约一个数量级.k1与Fe2+初始浓度线性正相关;H_2O_2初始浓度和pH值存在最佳值,分别为3.519 mmol/L和3;提高体系温度能够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反应活化能为25.21 k J/mol.  相似文献   

5.
以臭氧氧化不易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模拟废水, 考察典型杂多酸(HPA)对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 先在3种典型杂多酸中筛选出对臭氧氧化PVA具有催化效果的硅钨酸(HSiW), 考察反应时间、 臭氧质量浓度、 体系pH值、 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PVA去除率的影响, 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去除PVA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值对PVA去除率影响最大,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最小; HSiW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去除PVA的最佳条件为ρ(O3)=25 mg/L, 反应温度30 ℃, 体系pH=8.3, 催化剂用量250 mg/L, 在该条件下降解反应5 min, PVA去除率即可达98.3%; HSiW未改变臭氧氧化降解PVA的基本途径, HSiW可促进臭氧分解, 生成更多的HO·, 并可催化臭氧与PVA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属于一级反应,该反应是化学动力学研究中较经典的实验内容。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反应机制的确定是新药研究的基础,由于新药的稳定性及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多涉及一级反应动力学,因此在药学类专业开设H2O2分解实验具有实际意义。采用静态法测定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考察催化剂浓度、搅拌条件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大;搅拌快慢及搅拌子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没有明显影响。H2O2分解反应作为物理化学创新性实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氧气存在下生物质催化氧化制甲酸体系中甲酸的稳定性,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初始压力、硫酸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于甲酸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对甲酸的分解速率有显著的影响;氧气的初始压力对于甲酸的分解影响较小;催化剂NaVO3的存在会加速甲酸的分解。生物质催化氧化体系中,甲酸的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甲酸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5.1 k J/mol。提出了在H2SO4溶液中氧气气氛下NaVO3催化甲酸分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推导出乙醇胺(MEA)水溶液在吸收CO2过程中浓度与pH值的关系方程式.采用pH值法,测定了不同条件(温度和浓度)下乙醇胺溶液吸收CO2过程中pH值变化.讨论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胺消耗量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吸收速率,并求出了MEA与CO2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便的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方法,研究了B90催化剂上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反应的动力学,即先在一较低温度下,用微分法拟合得到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中的浓度项,然后改变反应温度,求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采用这个简便方法,只需较少的实验,即可求得该反应体系中的丁烯转化速率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铬渣NaCl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铬渣NaCl浸出过程中Cr(Ⅵ)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建立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确定初始pH值、振荡速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并计算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铬渣NaCl浸出过程为0.26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3.38×10-7 mol/(L.s);pH值和振荡速度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不断增大,CaCrO4溶解率增加,溶解速率加快;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4.24 kJ/mol,Cr(Ⅵ)浸出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臭氧在气态和水溶液中的分解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研究了臭氧在气态和水溶液中的分解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和pH值的影响,并获得了不同温度、pH值下臭氧分解的半衰期.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气态条件下和在水溶液中,其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pH值小于2时,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随pH值的升高而减慢;pH值介于3~6之间时,分解速度随pH值升高而加快;pH值大于6时,分解速度极快.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rO2.xH2O催化剂对丙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研究,并用XRD和XPS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时机械搅拌速度、沉淀剂的种类、沉淀时溶液PH值、催化剂灼烧温度及金属担载量等因素对Ru/ZrO2.xH2O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搅拌速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以及Ru担载量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而加大沉淀时溶液PH和升高催化剂灼烧温度则对催化剂性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的催化剂改为用碘化钾后,不仅仍可做为一级反应原理的验证,还可说明化学反应速度与催化剂的浓度成正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催化湿式氧化法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色度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催化湿式氧化(CWAO)技术对模拟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的影响,以色度值为300 000的亚甲蓝水溶液作模拟印染废水,以m(Cu2+)/m(Fe2+)为1∶1的Cu1Fe1作均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分压、反应温度、进水pH值及反应时间对水样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脱色率随催化剂用量、氧分压、反应温度的提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水pH值存在极值点,水样脱色率在酸性条件下随进水pH值的降低而提高,而碱性条件下随进水pH值的升高而提高;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反应60 min时水样脱色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15.
以1997年为基期,2001年为末期,对重庆市第三产业十个行业进行偏离一份额分析,分析表明重庆直辖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且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有些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应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氢的存储是车载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环节。甲醇在室温下呈液态并且储氢量达12.6wt%,然而分解甲醇制氢需要较高的温度(超过200℃)和压强(25~50bar)。最近研究者报道了利用单核钌(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将甲醇分解成CO_2和H_2;利用双核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可以将多聚甲醛或甲醛与水的混合溶液有选择性地脱氢生成H_2和CO_2,但是关于Ru基化合物微观层次的催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不同配体构型和不同种类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脱氢路径,以及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阐明如何改进现有单核Ru基钳型化合物和双核Ru基化合物催化剂的性能,设计催化活性更优良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pH值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分析了催化剂溶解与反应液pH值变化的对应关系, 并利用Elovich方程描述了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建立了速率常数k值与初始pH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相稀土催化臭氧氧化法对浓度为200 mg.L-1的1 L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降解实验。以稀土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为影响因素,以CO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来优化实验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2,稀土催化剂投加量为5 g,反应时间为60 min,温度为60℃。该方法应用于废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泡沫镍载钌催化剂制备过程中,RuCl3溶液浓度、pH值和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放热与体系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0.2 g泡沫镍在浓度为0.025 mol.L-1、pH值为5~7的RuCl3溶液中浸渍25 h后,制备出的催化剂在质量分数15%NaBH4、3%NaOH溶液中的平均制氢速率可达到600 mL.min-1.用该催化剂在20 mL NaBH4碱性溶液中使用时,水解放出的热量可使反应体系温度达到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