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线态氧是氧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本文介绍了单线态氧的的电子结构、产生方式、光敏作用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单线态氧的生物活性,即单线态氧对血液病的危害,单线态氧在癌诱发和衰老.游离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单线态氧的吞噬作用及其它在生物体内的猝灭,展望了单线态氧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许多有氧和光参加的生物氧化过程及染料光敏化氧化反应过程中,都涉及单线态氧,本文从分子结构、生成、特性三方面讨论了单线态氧,从而对单线态氧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单线态氧^1△g的结构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单线态氧的结构、制备方法。单线态氧^1△g是氧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其结构是:在1π^*g轨道上有两个电子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反平行。经紫外光谱分析已验证其存在。单线态氧^1△g可由过氧离子和各种局部被卤代的中间体反应获得,也可在光敏染料的存在下,用紫外光照射三线态氧使其激发而得。对于单线态氧的研究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的抗氧性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单线态氧~1Δ_g的结构与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单线态氧的结构、制备方法.单线态氧1Δg 是氧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其结构是:在1πg 轨道上有两个电子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反平行.经紫外光谱分析已验证其存在.单线态氧1 Δg 可由过氧离子和各种局部被卤代的中间体反应获得,也可在光敏染料的存在下,用紫外光照射三线态氧使其激发而得.对于单线态氧的研究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的抗氧性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璐璐 《科技信息》2010,(17):I0044-I0044,I0396
单线态氧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本文阐述了单线态氧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并综述了单线态氧的测定方法,包括基本原理、方法研究进展和分析应用情况,同时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单线态氧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疗法是最小侵入、很有前途、并为人们所接受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它对许多非肿瘤疾病也有疗效.选择性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中的光敏剂,在适当波长光的作用下激发到单线激发态,再通过系统间窜越变成激发三线态,三线态光敏剂将能量转移给周围氧产生单态氧或与底物作用产生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来杀死肿瘤细胞.本文综合介绍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理,详细讨论影响光动力治疗的主要因素,并对光动力疗法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漫反射光谱系统研究了Fe(Ⅲ)与茜素绿水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体摩尔比为1:3,茜素绿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Fe(Ⅲ)与茜素绿形成配合物后光稳定性降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光敏剂吸光敏化为三线态,与溶液中O2反应产生单线态氧(^1O2),后者与卡巴肼(DPCI)反应,生成卡巴腙(DPCO),以苯-四氯化碳萃取,在563nm处有强吸收,吸光度值与光照时间和光敏剂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从而可以检测^1O2的产生及其相对产量,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当在碱性无机盐(如K2HPO4,Na2CO3或Na2B4O7)水溶液中施加适当调制的双脉冲电信号时,可以在电极表面观察到发光.通过研究发光光谱以及各种单线态氧抑制/增强剂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该体系的发光体为单线态氧.其发光机理为负电位下溶解氧被电还原为过氧化氢,在随后的正脉冲下产生超氧基阴离子,两者以Haber-Weiss反应机理生成单线态氧并产生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
p-HPcZn-SiO_2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微乳液法制备出β-四(羧基苯氧基)锌酞菁-二氧化硅纳米粒,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纳米粒粒径比较均一,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与未包裹酞菁的在水溶液中相比,该纳米粒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合成三苯胺-卟啉锌复合物(ZnTPor)和PEG-四苯卟啉化合物(PPor),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他们与DNA的结合模式.发现两种卟啉化合物均能与DNA有较好结合,PPor为外部结合模式,ZnTPor为嵌插结合模式.ZnTPor、PPor与ct-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17×10~6和2.63×10~5(L/mol).也进行了两种化合物的单线态氧测试,结果表明,单线态氧产生效率ZnTPor PPor.这些研究为后续光动力、光热治疗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很多途径都可以产生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对有机体是非常不利的,将给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用于检测活性氧的电子自旋共振及色谱技术受到诸多条件制约。荧光探针由于具有灵敏程度高,数据采集简化度好,显微成像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克服其他检测方法存在的不利因素。介绍了荧光探针在对过氧化氢,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检测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抗肿瘤效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活性净化剂组氨酸和甘露醇对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杀伤人体黑色素瘤细胞LiBr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声动力学方法抗肿瘤效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加强氨酸时,单纯超声对瘤细胞LiBr杀伤率部分被抑制,而超声加血卟啉抗肿瘤效应则几乎全被抑制。甘露醇对超声和超声加血卟啉对细胞杀伤效应均无影响,这说明单线态氧是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Rose bengal处理对菠菜类囊体膜及PSⅡ颗粒的叶绿素荧光发射光谱、蛋白质内源荧光发射光谱及DCIP光还原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单线态氧可改变类囊体膜的结构,并且可破坏PSⅡ反应中心及LHCⅡ中叶绿素分子的结合状态,引起类囊体膜PSⅡ天线系统中的叶绿素捕光效率下降,还可引起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下降和类囊体膜蛋白构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家和生物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超氧(O_2)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O_2只有化学特异性而不具有反应活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O_2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是一种非常强的氧化剂, 而且广泛存在于生物代谢系统中。近几年,关于超氧生化特性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超氧可以产生单线态氧(~1O_2);(2)超氧可使铁蛋白中的铁离子以Fe~(2+)的形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系统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钒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竹红菌甲素相比,新型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吸收峰红移且吸收峰强度增加,荧光强度降低,具有一定的光敏产生单线态氧及光敏损伤CT DNA的能力.采用透射电镜对其粒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60 nm左右,单分散性质良好.因此,该配合物的形成将进一步推动竹红菌甲素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单态氧是光动力反应中对生物效应负责的主要细胞霉素.通过Monte Carlo方法仿真模拟单态氧产生速率,分析光动力反应中影响单态氧产生速率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光功率密度和氧浓度的增加,单态氧产生速率也迅速增加,而且在同一光功率密度或氧浓度下,单态氧产生速率随着组织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为提高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提供临床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甲醇—吡啶体系中,一系列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表明,它们产生1O2能力的顺序如下:ZnPc>AlPcCl≥CrPc>TNCoPc>TNNiPc>MnPc>CoPc>NiPc>Mn(OH)Pc>FeClPc>FePc.并着重讨论了中心金属离子、环取代基对MPc产生1O2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辐照法合成了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ZnPc),以UV-Vis,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碘量法测定了产物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结果表明:以2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0.4mL 1, 8二氮杂二环[5, 4, 0]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0.1g 3-4-羧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及0.03g ZnCl 2,800W微波辐照180s后,可得到产率为75.3%的ZnPc,比传统加热合成产率提高了403%。对1, 3二苯基苯并呋喃(DPBF)光漂白实验表明,所合成的ZnPc具有较高的单线态量子产率、光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合成了一种新的溴代苯二亚胺铂配合物,并以DPBF为荧光探针对其光动力活性进行了研究,又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其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金属配合物在红光区有较强的吸收,红光照射后能产生单线态氧,并对DNA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