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翻译目的论倡导者认为翻译应该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薛涛诗词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揭示翻译目的论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探讨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康英 《科技信息》2013,(2):228-228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目的论改变了众多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即由原来的语言学层面转移向注重文本以外的文化因素和更加注重功能的翻译理论。目的论主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注重翻译的交际性与目的文本的交际性。本文基于目的论来探讨在翻译散文和政论文体过程中,译者所选择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功能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广告翻译应坚持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和精美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周敏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1):110-111
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可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以严复的《天演论》为蓝本,并从选材、语言表达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上来分析和研究翻译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方法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的目的决定。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结合三大法则,对英美新闻报刊标题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大学英美报刊课程的翻译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本文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江西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纲要,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诺德认为,翻译活动的目的通常是由翻译发起者来确定的,译者只是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制定出目标文化的文本,以实现翻译活动的交际意图。以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对"陇上江南"一词的使用作了目的论分析,并选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宣传资料和各大知名网站的英译为例子,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改译意见。  相似文献   

8.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西方翻译理论模式,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它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旅游文本的特点以及旅游翻译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探讨了翻译旅游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德国功能派主要翻译理论家汉斯.费米尔把翻译研究基于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基础上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认为一切翻译行为都有目的。目的来自翻译委托并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作为“专家”的译者根据目的和委托,应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译本的预期功能。翻译批评也应考虑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不例外。对同一作品的翻译,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翻译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又会根据各自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探讨译者的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就在于传递跨语言与文化障碍的信息。从目的论的角度,认为译者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恰当的跨文化翻译方法,使译文产生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起到传播中国旅游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在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目的论对新闻翻译的指导意义,一是编译,二是根据译语写作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14.
侯燚 《科技信息》2008,(32):9-10
针对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等值“无法解释中文报刊新词必要的翻译现象,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中文报刊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英美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方言特色,从而使得翻译的文本具有当地的方言特色,并且使得翻译的文本能够保持原来文本的特色。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强调采取口语化或通俗化的语言来翻译源语中的方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较详细的阐述了该翻译理论内容的三个基本层面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三大突破的关系,即笔者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对目的论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翻译应充分体现电影片名具备的信息、文化、广告、关学四个方面的特点。德国Vermeer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这为片名翻译中译者灵活多变的译法及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片名翻译必须要符合译语的语言风格,尊重利用译语文化,以观众的感受和习惯为中心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论视角看中餐菜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中文菜单的文化内涵和构成特点,在目的论的观照下,讨论了菜单翻译的原则、功能、策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词“给力”翻译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网络新词"给力"铺天盖地,其翻译也成了关注的话题。针对网友别出心裁的gelivable和ungeliv-abled的翻译,结合"给力"的中文含义及其英译中的对应词,应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和唐玄奘的"五不翻"原则等翻译理论,探讨"给力"一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目的论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理论(Skopostheory),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所收集到有关企业介绍、招商材料、产品说明、旅游指南等对外宣传资料为例,认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应该考虑译文语体、读者效应、译语文化等因素,采用信息突出性、信息召唤性和信息简洁性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