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42-142,144
杜威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切入,结合杜威的教育本质论,知识论,深入分析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在教育中的体现,并对其影响作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常常都与杜威的思想联系起来,有的说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也有的则竭力避开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我认为,说陶行知思想就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有一叶障目之憾,说他没有受过杜威的影响也不符合事实。确切地说,对陶行知的思想的评价,既要看到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联系,更要看到与它的区别。陶行知在1914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先生。1917年回国后,曾试图用杜威的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人民大众受教育的问题。搞了几年,毫无收效。从此他认  相似文献   

3.
陶海萍  李婧 《科技信息》2013,(7):250-250,278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对中国教育影响极大。本文梳理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发展概况,阐述了其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明确了其在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杜威的教育思想博采众长,继往开来,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折射出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蕴涵着"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思想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今天的教育改革怎样"以人为本"?"终身教育"怎样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内部看.他的教育无目的论自成体系;从杜威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想的关系中看.教育则成为他实现社会理想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他始终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和人之间互相促进的动力性因素.他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服务于教育外的社会目的:改造现存社会、建立"民主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杜威的生平和个性特征,分析了杜威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杜威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其社会理论无不渗透着实用主义的哲思。在其教育论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的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点也得到了印证。在此,仅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对教育目的的阐述出发,思考一些杜威教育目的中实用主义观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本文从教育即生活,教育与变革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了杜威的教育思想特点,从而阐明杜威的教育思想奠定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使运动烙上了杜威的印痕。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杜威关于教育价值的思想,简要介绍杜威的价值哲学理论,把价值从超验理性转向经验现实是杜威的重大贡献。杜威主张教育对社会和人的改造和促进价值,并将广义的教育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手段,具有经验的理想主义特色,对当今社会关于教育价值的认识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目的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意蕴悠远内涵深刻。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教育具有自成目的性,表现为个体性与情境性,连续性与灵活性,内生性与意义性,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等特征。对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应辩证地认识,既要领会其意义与价值,也要看到其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效率与教育效率的概念界定入手,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效率意识主要表现作了分析,重点探讨杜威教育效率意识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再谈杜威的教育思想——探讨“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19世纪末美国社会大变革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批判与革新。特别是"做中学"教育原则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同样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而我国现行的教育观念、体制、教学策略等却远不能满足。因此,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肯定成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对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术界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研究很多,但应该说,对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系统性,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力图揭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主张,这对理解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飞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2):169-170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乡村教育思想吸收了杜威教育思想和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核心的乡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杨晶 《科技信息》2007,(18):321-322
作为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对教育和教育目的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它是对传统教育概念的一种背叛,还体现在杜威教育目的观自身的深刻内涵上。本文从杜威“教育无目的”观点的内涵、特点出发进行论述,揭示了其观点对当代教育界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主要内容,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主要论述了如何积极借鉴这一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来促进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当今众多的教育思想流派中,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影响较广的学派之一。虽然这个学派没有出现过象J·杜威那样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教育纲领,但由于对现代教育的某些切中要害的批判,特别是提出的某些符合大众心态的教育观点,使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赢得了大众的支持,并进而影响到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70年代末,存在主义哲学和  相似文献   

18.
在“全民创业”热潮的时代背景下,能否从现有的教育理念中发现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理论因子,拓宽创业教育理论视野,提升创业教育实践层次,是关乎高校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一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现代“新自由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概念“理智的探究者”与“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强调了“拥有知识即能够做事”的知识观,对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它从不同侧面揭示教育的本质内涵,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是创造教育的核心,创造教育就是实践的教育。这与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如何灵活运用创造教育思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探究式的教学。1938年奥斯本提出了著名的头脑风暴法,把创造教育付诸实践并发扬光大。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