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威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其社会理论无不渗透着实用主义的哲思。在其教育论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的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点也得到了印证。在此,仅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对教育目的的阐述出发,思考一些杜威教育目的中实用主义观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念中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是极其分明的,不可调和的,而实际上二人的理论联系要大于其分歧。本先从二的对立中找出联系,指出杜威批判的教育的矛头不在于赫尔巴特,而是与之相对立的社会效率运动;通过对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其思想中的相关之处。  相似文献   

3.
杨晶 《科技信息》2007,(18):321-322
作为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对教育和教育目的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它是对传统教育概念的一种背叛,还体现在杜威教育目的观自身的深刻内涵上。本文从杜威“教育无目的”观点的内涵、特点出发进行论述,揭示了其观点对当代教育界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无论在哲学史还是教育史中,杜威的教育哲学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重要并不在于其理论本身的系统和完善,而是由于它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它代表了20世纪初美国由乡村走向工业化,走向世界舞台时的那种观念和精神。当1916年杜威的《民主主义与...  相似文献   

5.
杜威与美国道德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了杜威的道德教育观,杜威试图调和理性主席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反对把知识与行为分离、把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对立的观战也反对把本能和理智对立的二元论。在评述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同时,本文以帕克对杜威的影响,杜威对柯尔伯格、宗教育教育的影响为线索,简要地回顾了19、20世纪美国道德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术界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研究很多,但应该说,对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还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系统性,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力图揭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主张,这对理解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阐述了杜威的道德教育观,杜威试图调和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反对把知识与行为分离、把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对立的观点,也反对把本能和理智对立的二元论。在评述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同时,本文以帕克对杜威的影响,杜威对柯尔伯格、宗教教育的影响为线索,简要地回顾了19、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教育思想博采众长,继往开来,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折射出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蕴涵着"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思想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今天的教育改革怎样"以人为本"?"终身教育"怎样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基于其"实验主义"的哲学体系。在知识论上他强调知行合一;在道德论上他注重行为与动机、个人与社会的调和;在审美观上他注意生活的经验。所以,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帮助受教者使之生长、发展、改造经验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效率与教育效率的概念界定入手,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效率意识主要表现作了分析,重点探讨杜威教育效率意识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杜威课程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有关课程理论方面的论述更是独树一帜,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课程理论的基本框架,他提出的课程观、活动课程理论、教材编制理论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进步性。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新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42-142,144
杜威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切入,结合杜威的教育本质论,知识论,深入分析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在教育中的体现,并对其影响作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约翰·杜威主张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的内部存在教育目的,而外部并不存在教育目的,看似矛盾的论述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深入研究他对三种不全面的观点和三种流行的教育目的观的评述,揭示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学达性天”的历史源流及其教化意涵进行详细的疏解,并从存在论的角度论证“学达性天”何以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同时,通过对费希特及杜威教育思想的疏解,证明其与“学达性天”之基本精神的一致与会归,从而证“学达性天”四字在教育上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验"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它既有人们熟悉的静态属性,又包含一系列动态特征。而且,其动态特征更能彰显杜威理论的精髓,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与超越其意义也正体现于此。"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启示我们,在课程研究中要树立"关系存在"整体课程观;树立"经历、体验"课程观;树立"探究、反思、行动"课程观,还要关注生活本真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内部看.他的教育无目的论自成体系;从杜威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想的关系中看.教育则成为他实现社会理想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他始终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和人之间互相促进的动力性因素.他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服务于教育外的社会目的:改造现存社会、建立"民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深受杜威(John,Deney)的启发、影响。杜威坚持教育"实验"研究,他的教育理论著作不仅有其深厚的实用主义课程哲学理想,而且始终贯穿其心理学理念。他的"儿童中心"(学生为本),"做中学"(实践出真知),"教育即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的本质诉求等等都充分体现在2001年以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中。然而中国的现实结构,国情变化发展又不断冲击着成长变化迅猛的青少年"独生子女",为此,思考中国课改中的"杜威情结",一方面检讨现实儿童世界应予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梳理"杜威现象"对中国教育进程、教育改革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反思"教育即生活"的基础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徐倩 《科技信息》2011,(24):46-46
课程理论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培养"又是杜威课程的目的,本文主要从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对杜威的课程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常常都与杜威的思想联系起来,有的说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也有的则竭力避开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我认为,说陶行知思想就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翻版有一叶障目之憾,说他没有受过杜威的影响也不符合事实。确切地说,对陶行知的思想的评价,既要看到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联系,更要看到与它的区别。陶行知在1914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先生。1917年回国后,曾试图用杜威的教育理论来解决中国人民大众受教育的问题。搞了几年,毫无收效。从此他认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反思性思维观是其知识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同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经验论"相比,反思性思维观对教学的启示似乎在学术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从反思性思维的含义、思维训练与教学活动的关系以及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杜威的重要命题——"如何思维"。杜威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教育者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这种熟练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