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多仿生机器鱼编队中的对齐行为,利用一致性的方法,提出一种新颖的机器鱼编队控制方法。设定机器鱼群体的一致性协议,模拟一定的群体智能、群体行为,通过机器鱼之间的局部信息交流,群体方向最终达到一致。在机器鱼平台上分别对信息拓扑为无向图和有向图的情况进行了一致性实验验证。实验的初始条件是机器鱼个体的朝向和各自运动方向随机,实验的最后结果两种情况下机器鱼群体方向均达到了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实现了编队的对齐行为。  相似文献   

2.
给出以蓝圆等低值鱼为原料加工制作其鱼糜制品鱼柳丝的加工方法,原料鱼肉经两次碱盐水分段漂洗,再经低温斩拌、调味、定型和烘烤等工序,制成美味可口的鱼柳丝.  相似文献   

3.
范镇基 《广东科技》1994,(8):11-12,21
氨基酸诱鱼的研究可追溯到60年代末,桥木、鸿巢从事鱼饵成份分离鉴定工作,确定了主要成份是氨基酸,他们是氨基酸诱鱼剂开发的先躯。近十余年以来,水产捕捞业捕获量锐减,世界各国都在计划发展鱼类养殖业,为提高鱼捕获量,诱鱼剂的研制和生产势在必然。另一方面,由于钓鱼者日增,为了要钓到鱼,提高钓鱼的成绩,在日本诱饵“科玛屑”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各地的海水、湖泊及河水的污染日重。“科玛屑”是以往常用的诱鱼剂,用磷虾、沙丁鱼的幼鱼、肉蟹、贝类、蚕蛹等经绞碎器绞碎,或其它贱价的鱼加工而成,亦有少数鱼种鱼饵是用大米、糠麸、面粉、甘薯等植物材料制作而成。这些诱饵撒到了水中,被鱼吃掉的仅少部分,大多数随水流失或沉下水底,腐烂后便会造成水体环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武鸣县陆斡忠党水库养殖基地采集星洲鱼(Sarotherodon sp.)样品,检测分析星洲鱼样品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E和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药物残留量。结果显示,星洲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8%)、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E(20.0 mg/kg),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397 mg/kg)、铁(3.06mg/kg)、锌(4.70mg/kg)、硒(0.156mg/kg)等,而脂肪含量极低(2.40%)。星洲鱼体内重金属汞(0.00085mg/kg)、镉(0.001mg/kg)、砷(0.0051 mg/kg)、铅(0.011mg/kg)的含量远远低于NY 5053-2005指标要求,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抗生抗菌素药物残留均未检出。该基地养殖的星洲鱼营养成分齐全、含量均衡,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鱼产品。  相似文献   

5.
于2003年4~5月开展了(鱼免)鱼幼鱼对配合饲料的气味、颜色、质地等若干性状的选择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鱼免)鱼幼鱼对不同气味的饵料有较明显的选择性,对重腥味饵料的摄食率最高;喜食软性饵料;对饵料的颜色几乎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郎青  廖水生 《江西科学》1993,11(2):102-105
分析了不同养殖方式与鱼产量关系;报道了不同养殖方式鱼池的浮游生物和水质测定结果;根据江西省商品鱼池基地养殖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肉鸭-鱼-草、蛋鸭-鱼-草、猪-鱼-草综合养殖放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用酚/氯仿提取法提取了蓝鳃太阳鱼、绿色太阳鱼肌肉组织的总DNA,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 119bp Cyt b基因片段,纯化后送上海生工测序。所得序列用Mega3.1软件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其余9种太阳鲈属鱼类Cyt b基因序列用NJ法构建太阳鲈属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蓝鳃太阳鱼与绿色太阳鱼序列相似度为82.3%,变异位点198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2.1;(2)蓝鳃太阳鱼与L.humilis亲缘关系较近,绿色太阳鱼与L.symmetricus亲缘关系较近,蓝鳃太阳鱼与绿色太阳鱼遗传距离为0.206。  相似文献   

8.
一株(鱼免)鱼溃疡致病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宁波市象山港(鱼免)鱼养殖区患病(鱼免)鱼肾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Mm041,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致病菌株,测定其对(鱼免)鱼的半致死量为3.0×106 CFU.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结合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Mm041为美人鱼发光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  相似文献   

9.
于2003年4~5月开展了(鱼免)鱼幼鱼对配合饲料的气味、颜色、质地等若干性状的选择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鱼免)鱼幼鱼对不同气味的饵料有较明显的选择性,对重腥味饵料的摄食率最高;喜食软性饵料;对饵料的颜色几乎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分析了龙头鱼营养成分(包括水分、脂肪、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钙、磷、铁及灰分等)。比较了龙头鱼的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龙头鱼综合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应用“生化反应法”生产食用美味酱汁并联产肉牛饲料的新工艺以及新工艺的特点,同时介绍了酱汁和饲料的营养成分。指出了应用此法生产酱汁可以解决老式发酵法生产酱油工艺中的一些弊端,并且解释了通过该法生产的肉牛饲料可以提高肉牛肉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2.
陈昱 《天津科技》2014,41(8):44-45
供应商生产酱油的品质稳定性对方便面成品的品质与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酱油作为发酵调味料,其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即判定酱油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拟增加计算氨基酸态氮的过程能力指标Cpk值作为新增评价因素,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黑豆酱油的生产工艺及制曲过程中的温度、水分、通风状况、菌种选择、制曲周期、杂菌等主要影响因子,并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米曲霉As3.951的影响,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酱油生产工艺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大豆为原则,研究大豆皂苷的提取及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的变化。大豆皂苷采用乙醇浸提、正丁醇萃取、丙酮沉淀的方法提取,再用D101树脂柱纯化;用沪酿3042曲子发酵酱油。通过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3种方法分别研究发酵6、18、24及36d样品中大豆皂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测定了酱油曲子中的7种酶活性。结果表明,酱油曲子中α-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最大,α-L鼠李糖苷酶的活性最小。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大豆皂苷中的某些高糖链组分被降解为低糖链组分,并且在30d以内大豆皂苷的含量逐渐增加,30d以后又开始减少;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酱油的发酵天数和来控制其中大豆皂苷的含量,得到对人们健康更有利的富含低糖链大豆皂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白酒生产的废弃物酒糟为主要原料生产酿造酱油的生产技术。利用本文介绍的低盐固态酿造技术生产的酱油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Fish Sauce Fermentation with Silver Carp or Offal of Surimi Proces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Fishsauceisakindofcondimentsprocessedfromfish.Inthecourseoffermentationprocess,fishproteininrawmaterialsisdegradedbybothendogenousandextraneousproteinasesexcretedbymicrobeinfish[1].Beinganutritiousanddeliciouscondiment,fishsauceisenrichedwithaminoacids,organicacids,calcium,ironandotherminerals.InthelonghistoryinChina,theearliestrecordofprocessingoffishsaucecanbefoundinthebookof“Zhouli”,publishedinthethirdcentury[2].Atthemomenttheregionswherefishsauceisprocessedandcommonlyconsum…  相似文献   

17.
酱油二次沉淀物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检测了广州地区常见的四种品牌的酱油的二次沉淀中的氨基酸,发现四种二次沉淀物中氨基酸的摩尔百份含量相近;二次沉淀物中蛋白质的疏水性比酱油中多肽的疏水性强;各种氨基酸参与二次沉淀形成的趋势各异。由此推测,由二次沉淀母体物质转变成沉淀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疏水作用和氨基酸侧链的反应不可忽视,而这个过程中可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多种市售酱油的甲醇含量进行了测定,此方法避免了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污染,免除了蒸馏的繁琐步骤.利用保留时间定性,单点校正法对甲醇进行定量。甲醇的加标回收率为91.3%~100.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8%~3.03%.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于酱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与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相比,1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20.
厌氧+SBR处理酱油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考察厌氧-SBR法对酱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废水的COD、氨氮、正磷酸盐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在实验后期对酱油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 000 mg/L左右,氨氮在80.7 mg/L左右,正磷酸盐在9.7 mg/L左右,COD去除效率为96%、氨氮的去除率为95%、磷的去除效率97%.酱油废水色度为200倍,聚合氯化铝投加10~40 mg,活性炭投加1.5~3.0g,出水色度降至50倍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