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加热后镀铁层晶粒尺寸、微观应力和耐磨性,以及加热对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加热可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力30%,在200℃~400℃加热后,镀铁层的耐磨性有所提高,摩擦系数略有降低。其中300℃加热后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固体粉末法渗覆氮化钛和碳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钛和氮的化合物作渗剂,采用化学热处理方法,对20钢、45钢及W18Cr4V钢分别加热到850~950℃,保温6~8h,可以在试样表面得到TiN-TiC化合物层,层深0.3~2.2μm,显微硬度1894~1991HV,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保温时间情况下,化合物层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加深,在同一加热温度情况下,化合物层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变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的氮化工艺参数对球墨铸铁镀铁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的影响.低温镀铁层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在很低的氮化温度下,镀层仍可完全氮化.镀层中网、条纹随氮化温度升高而粘连粗化.氮化工艺对耐磨性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氮化温度、NH流量、氮化时间.温度升高耐磨性下降;时间延长,耐磨性趋于一致.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最佳氮化工艺为:T=450℃,NH流量为30Nl/h,τ=1h.经该工艺处理获得的镀铁氮化层的耐磨性较之未氮化镀层提高了160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高地温环境下,地下洞室气温及围岩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围岩应力、混凝土喷层温度和应力的改变,为了研究围岩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对混凝土喷层温度和应力的影响,结合新疆某电站引水隧洞工程,研究高地温对围岩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围岩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对混凝土喷层温度和应力的影响机制,分别对围岩和喷层的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对喷层的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从20℃升高至100℃时,围岩弹模、比热、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时对喷层应力影响不超过5%;混凝土弹模、比热、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对喷层受力影响不超过5%,温度升高对喷层应力的影响较小。该问题的研究,为高地温区围岩喷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温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r-Mo-Cu-P激冷合金铸铁气门挺杆热处理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激冷白层石墨数量、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数量随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硬度和耐磨性则略有降低。但是,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Cr-Mo-Cu-P合金铸铁挺杆的激冷端面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物构成一个既抗擦伤又抗磨损的较理想的摩擦学表面。  相似文献   

6.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Cu纳米多层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薄膜应力分布测试仪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周期结构Fe/Cu纳米多层薄膜的内应力及其纳米力学性能.在Fe/Cu纳米多层薄膜中,由于铁和铜的结构和本征性能的差异,形成多层膜结构后存在张应力,其张应力在周期T=10时达到910.08 MPa,对应的纳米硬度为12.3 GPa.随着多层薄膜调制周期数T的增加而内应力逐渐降低,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张应力缓释也出现下降.根据纳米薄膜内应力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内应力与薄膜纳米力学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镍基合金DZ4上激光熔铸钴基合金层,研究了后续热处理温度对熔铸层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和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退火处理时,可部分地消除熔铸层中的残余应力,而熔铸层组织和显微硬度并无明显变化;在高温退火处理时,熔铸层大部分应力得以消除,但熔铸层显微硬度下降,同时,熔铸层枝晶组织开始碎化。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轻型组合桥面温度应力变化规律,避免TPO-UHPC层间受力破坏,采用应变片法和超声波法分别测定TPO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组合铺装进行层间温度应力研究;对影响TPO-UHPC层间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探讨热膨胀系数比、TPO厚度、施工温度等对层间温度应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TPO热膨胀系数比水泥基材料要大得多,TPO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仿真计算显示:均匀温度变化下,层间剪应力和法向拉应力随着膨胀系数比和TPO层厚度减小而减小;层间剪切应力相较于法向拉应力在铺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施工温度对TPO-UHPC层间应力的影响趋势相反,选择合适的TPO厚度及施工温度,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幅.  相似文献   

9.
导电胶的可靠性与胶层内应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影响导电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认为胶层在固化完成进入正常使用阶段后所经历的环境温度变化可能是导致其老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后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开发能在常温下高效固化的新型导电胶.将电阻应变片直接设置于环氧胶层中,研究了在紫铜片基体上环氧树脂胶层经历了室温下的固化之后,在一定的环境温差作用下内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变化时,胶层内应力为呈交替变化的拉伸应力.  相似文献   

10.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高温蠕变相关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001]取向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曲线及位错运动的应力σ0,建立了综合蠕变方程,计算出蠕变不同阶段的激活能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内应力σ0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在试验的应力和温度范围内,蠕变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激活能Q,时间指数mi和结构因子Bi,其中蠕变Ⅰ、Ⅲ阶段Bi值对激活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硅基铜膜应力随温度的变化及等温松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定点激光反射热循环方法,测量了硅基体上铜膜应力随温度的变化及等温松驰。结果表明,开始加热时,应力随温度的增加以-2.62MPa/℃的速率线性减小,与弹性理论一致,压屈服强度与膜厚的倒数成正比,在各种定温度下,应力随时间均按负指数形式松驰,但应力松驰时间常数强烈地依赖于温度。  相似文献   

12.
环氧胶粘涂层中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限元分析了板上堆覆胶层固化后内应力的分布,着重研究了板上堆覆胶层固化完成后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平行于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的胶层中不同深度处纵、横向应力的变化情况及胶层宽度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还研究了同一深度胶层的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计算结果吻合:紧邻树脂基体-金属界面处的内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切削试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SiCp/Al材料本身微观组织结构,切削力,切削温度等因素对已加工表面层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已加工表面层硬度和残余应力是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最高硬度值出现在次表层,切削温度升高使表面具有拉应力和加工软化的倾向增大,表面层塑性变形增大使表面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的倾向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切削试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SiCp/Al材料本身微观组织结构,切削力,切削温度等因素对已加工表面层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已加工表面层硬度和残余应力是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最高硬度值出现在次表层,切削温度升高使表面具有拉应力和加工软化的倾向增大,表面层塑性变形增大使表面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的倾向增大.  相似文献   

15.
碾压混凝土拱坝坝体应力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碾压混凝土坝受施工条件影响常在混凝土碾压层间出现结合面夹层(缺陷),影响坝体变形及内应力分布。混凝土夹层强度较低,形成结构破坏控制面。为了了解层状体的内应力分布,用位移等效原则把层状体结构转换为横观各向同性体进行位移和应力计算,根据结算的宏观位移场再进一步进行局部夹层应力计算,由此得到精度高,方法简单,工作量大大减少的碾压混凝土(成层)结构的应力简化的计算方法。研究还发现碾压混凝土结构(成层材料)存在边界局部应力集中效应,需另行采取结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低碳钢中微细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同一成分的钢经过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和再加热淬火RQ两种工艺处理后在500到700℃回火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演变.经过RPC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不明显,在600到650℃温度回火时硬度还有所回升;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回火前硬度虽然较低,但软化速度非常快.回火前两种钢板组织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复合组织,经RPC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提高组织没有明显变化,只是一些板条出现合并现象,而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很快消失最终演变成多边形铁素体,硬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微细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与其热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R.E.Reed-Hill提出的体心立方合金塑性变形总流变应力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置换式面心立方合金Cu—3.1at.% Sn的总流变应力的表象模型.此总流变应力由三项组成,即内应力、有效应力及由于动态应变时效所引起的应力.有效应力和应变速率及温度成指数函数关系.动态应变时效应力遵循修正了的Harper关系式.内应力则被假定为以和弹性模量同样的规律随温度而改变.将此模型输入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所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很好,说明此模型成功地描述了在77K至600K温度范围内,合金的总流变应力和应变速率敏感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港口码头不同环境因素对码头桩身材料特性的劣化影响而降低桩身承载能力,通过PFC3D(颗粒流分析程序Particle Flow Code 3D)建立三维颗粒流离散元钢筋混凝土桩模型开展研究。对温度-应力模型进行建立,选取热学参数,构建了温度热管模型,通过分级加热,得到了钢筋混凝土桩的横向拉伸应变、纵向压缩应变以及微裂缝生长数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调整模型混凝土粗骨料占比与强度等级,研究其对对钢筋混凝土桩受热损伤的影响;通过施加温度场的模型进行水平加荷载后,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模型微裂隙数量的损伤变量,并构建了损伤变量-轴向应变曲线,进一步分析了温度-荷载共同作用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轴向压缩应变和横向拉伸应变会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细观微裂隙数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长;粗骨料占比升高会使受热初始损伤增加;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渗碳齿轮钢残余内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残余内应力、接触疲劳强度间的关系,用化学剥层法在X射线应力仪上测定了失效前后经不同渗碳工艺处理的几种渗碳齿轮钢的残余内应力分布.测得渗碳层的残余内应力均为压应力,并且沿渗层呈现一个波峰、两个波谷的复杂分布;分析认为失效后残余内应力的释放程度与渗碳层碳的浓度梯度有关,对碳钢来说,在一定有效层深范围内(<1.0 mm)残余压应力对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有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Ta/Gd/FeMn/Ta多层膜,研究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性。研究表明。Ta/Gd/FeMn/Ta多层膜的交换偏置场随测量温度的升高由负值逐渐变为正值,矫顽力随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接近或超过Gd的居里温度时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均消失。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铁磁层Gd的易磁化轴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