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我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广大的果农,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冬季简易贮藏保鲜技术。近几年来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成倍的增长,各地运用气调冷藏和机械冷藏等先进的设备,大批量地贮存葡萄鲜果已普遍。为了提高广大果农的经济利益和节约消费者的开支,提倡和推广葡萄简易贮藏保鲜技术,仍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葡萄贮藏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传统的SO_2葡萄保鲜技术和近年非硫、降硫葡萄保鲜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对香辛料提取物、纳他霉素采前处理、乙醇气体缓释处理、NO与低温协同、H_2、脉冲渗透式双重杀菌保鲜、水杨酸喷洒及焦亚硫酸钠保鲜纸等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对葡萄贮藏品质及其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茶多酚四种浓度溶液(0.05%、0.08%、0.20%、0.50%)喷洒葡萄果实,在室温条件下保藏.发现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可以明显减少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感官评定也较对照正常.此外,茶多酚对葡萄贮藏过程中Vc氧化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葡葡中的有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壳聚糖对牛奶葡萄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虾、蟹等动物甲壳为原料,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工艺制备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并以此为主剂,以阿拉伯胶等为助剂制成不同性质的复合保鲜剂,配以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喷涂于牛奶葡萄表面,于0~0.5℃的冷库内存放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保鲜过的葡萄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色、香、味;葡萄梗仍为绿色,无霉变。储存180d后,牛奶葡萄失水率为1.56%,脱粒率为2.1%。可滴定酸含量为0.3%(质量分数),100g样品中VC含量为1.59mg,还原糖含量为14.1%(质量分数)。该保鲜剂中的羧甲基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均来源于天然生物,具有食品安全性,无污染,符合《绿色食用葡萄标准》。  相似文献   

5.
葡萄二收果产期调节与贮运保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市场需求及当地的气候条件(主要活动积累量和降水量)研究调节葡萄二收果成熟期截顶时间、改善二收果果穗整齐度和提高产量的修剪指标及相关技术。充分利用我国暖温带以南地区的热量资源,调节二收果在秋冬季比较干旱、光照充足,日较差大的季节成熟,以获得品质地一收果的二收果,提高其贮运性能,以产地贮藏业及果品保鲜运输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暖温带地区葡萄产业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葡萄是我国的六大水果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果实成熟时常遇高温,采后极易腐烂,很难满足人们较长时间对鲜食葡萄的需要。加之我国葡萄产量的飞速提高,解决贮藏保鲜技术,做到季产年销,具有较重要的经济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主要是围绕贮藏温度、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勤沿沙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民勤沿沙区实施优质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园址选择、苗木栽培、架式选择、树形培养、枝蔓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及贮藏、灾害控制、越冬管理等技术。为民勤沿沙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规模化实施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葡萄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水果,既可食用,又能酿酒。近年来全国葡萄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而随着产量的增加,对贮存保鲜技术的要求也十分迫切。目前,国内外采用二氧化硫释放剂贮存葡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脱乙烯剂封入密封包装技术,在0℃、4℃和10℃条件下,“开拓者”葡萄贮藏6周,20℃条件下,贮藏2周,其品质仍达商业界限,并以失重率5%,灰化指数变化幅度为葡萄果实的鲜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甜瓜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建萍 《甘肃科技》2005,21(7):181-182,204
本文从采后甜瓜果实的物质变化规律入手,分析了影响甜瓜耐贮运性的因素.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所采用的各种贮藏保鲜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在甜瓜贮藏保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两组评酒员的平均打分进行双样本t检验及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最终确定第一组评酒员更可信;然后利用基于主成分的聚类分析和评酒员对酒样平均打分,实现酿酒葡萄分类定级;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制定葡萄酒分类标准,利用基于主成分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等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葡萄重3%的偏重亚硫酸钠处理新鲜葡萄1天后,其Sod,Pod,Cat活性增高,膜脂过氧化受抑制,MDA不积累,细胞膜电导率也有一定增加,有机酸,抗坏血酸及糖等营养成分损失减少,表明偏重亚硫酸钠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离海丽深150多米的吐鲁番地区夏季日照充足,因而吐鲁番地区培育出的水果口感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吐鲁番红葡萄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针对有濒临灭绝的吐鲁番红葡萄,提出规模化生产的挽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寿命及原癌基因c—fos转录的影响,探讨葡萄籽抗衰老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采用体外培养细胞、Northern杂交RNA电泳及细胞染色体常规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测.葡萄籽提取物在体积分数为0.030%时,能有限地延长2BS细胞的寿命;葡萄籽提取物能诱导衰老2BS细胞c—fos基因的低水平转录.葡萄籽具有一定的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其对衰老2BS细胞c—fos基因转录的诱导作用,可能是延缓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葡萄籽原花青素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简称PCs或PA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黄烷-3-醇衍生物的总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高效、低毒和高生物利用率的特点,并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探讨其抗癌活性与机制对于葡萄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就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分类、结构特征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抗癌活性与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t检验对两组葡萄酒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进行可信度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酿酒红葡萄有8个主成分,酿酒白葡萄有10个主成分,最后基于两种葡萄的评价总分对红白葡萄的质量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葡萄籽中的活性成分基础上,综述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现状,指出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的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解答,建立了葡萄酒质量的评价模型,对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问题1中,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这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协和系数分析检验两组品酒员对酒的打分的可靠程度.在问题2中,采用了基于SOM网络的等级分类和SPSS的聚类分析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每一类葡萄酒得分均值对葡萄进行分级.在问题3中,以葡萄的指标数据为输入层,葡萄酒的指标数据为输出层,建立BP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问题4中,首先采用灰关联模型,得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的关联度,然后建立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拟合模型,得到葡萄酒和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葡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葡萄力学模型.提出了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确定模型力学参数和用线性拟合实验数据确定物体刚度的方法.用有限元方法和MATLAB计算软件研究了葡萄压缩时内压改变量、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关系曲线图.得出了葡萄在压缩情况下,总体变形量与压缩外力、内压改变量和皮的应力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但葡萄内压改变量与压缩外力和皮的应力的关系以及皮应力与压缩外力的关系是近似的线性关系.葡萄体积改变量随压缩外力的增加而成线性的增加.葡萄首先在不受力的表皮破裂等5点结论.图6,表2,参8.  相似文献   

20.
葡萄(Vitis vinifera L.)籽蛋白是葡萄籽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开发成膳食蛋白或功能性蛋白的潜力.在确定葡萄籽各主要成分和金属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双向电泳结合质谱鉴定手段,确定了葡萄籽蛋白的主要成分为11s球蛋白;通过氨基酸组成检测及与大豆分离蛋白的比较,明确了葡萄籽蛋白的营养价值;最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葡萄籽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葡萄籽蛋白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