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健 《武夷科学》2008,24(1):13-17
水葫芦是近年在中国肆虐生长的入侵植物,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研究在浓度为7.5mmol·l^-1,15.0mmol·l^-1,22.5mmol·l^-1,30.0mmol·l^-1的不同铜离子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铜离子浓度上升,水葫芦叶柄数、叶片数、叶片宽、冠宽及根长各指标均随铜离子浓度上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这一趋势。而叶柄宽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型可塑性指数研究表明,水葫芦主要通过增加根长、叶柄数及叶片数来适应不同铜胁迫环境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在铜污染前提下,水葫芦可通过根长、叶柄数及叶片数的变化来较好的指示铜污染程度,进而更好的治理铜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在铜污染水体中生存的生理生态机制,设置不同浓度Cu2+(0(CK),0.5,1.0,1.5,2.0 mmol·L-1)对水葫芦进行模拟胁迫培养20 d,观测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2+处理后,水葫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叶片初始荧光(Fo)显著小于CK组(P0.05),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与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在0.5 mmol·L-1时均显著下降到最低值(P0.05).各个处理水葫芦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值)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叶片叶绿素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Cu2+浓度为1.0 mmol·L-1时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大,增加比例为14.2%.叶氮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在Cu2+浓度为1.0 mmol·L-1时,叶氮含量最高,且与其他各处理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水葫芦光合器官生物量比随Cu2+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根生物量比却一直上升,导致根冠比持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Cu2+处理下水葫芦花生物量比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可能采取先利用再耐受这一机制以抗水体铜污染,同时水葫芦采用降低有性生殖策略响应水体铜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氯化铝(AlCl3)浓度(0、2、4、6 mmol/L)的培养液处理豌豆幼苗,研究在Al处理条件下豌豆幼苗的生长和热值变化.结果表明,当Al浓度高于2 mmol/L时,豌豆幼苗的根长、茎长、叶片数及各器官含水量等均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热值也随A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豌豆的光合生长受到显著影响.Al浓度为6 mmol/L时,豌豆根、茎、叶的生物量分别下降22.92 %、22.18 %和56.89 %,以叶片降幅最大;热值分别下降21.87 %、6.58 %和3.49 %,根对Al处理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铜铅重金属胁迫下玉米光谱分形维数与污染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Cu、Pb胁迫下的玉米盆栽试验,利用美国高性能地物光谱仪SVC HR-1024I对不同浓度铜铅污染的玉米老、中、新叶片进行光谱测量,同时采用SPAD-502叶绿素含量测定仪测定各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相对值,并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胁迫程度下玉米叶片中的铜铅含量。在分析玉米叶片中Cu、Pb含量与光谱曲线的绿峰高度(GH)、红谷深度(RD)、蓝边(DB)、红边最大值(MR)、红边面积(FAR)、红边一阶微分曲线陡峭度(FCDR)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对叶片410~780 nm之间的光谱曲线进行分形测量,提出运用光谱曲线分形维数(FRAC)对受不同浓度重金属铜铅污染的玉米叶片进行污染监测,同时对相同浓度铜铅胁迫下的老、中、新叶片也进行了光谱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光谱曲线分形维数也逐渐增大,同等浓度重金属铜铅胁迫程度下,分形维数从新叶到老叶逐渐减小,并且发现光谱曲线分形维数与绿峰高度、红谷深度、红边面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光谱曲线分形维数不仅可以综合描述曲线的光谱特性,还能定量反映玉米叶片受重金属铜铅污染程度及其健康状况。因此,光谱曲线分形维数可以作为玉米叶片重金属污染监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不断的人为活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严峻.本文采用0 mmol/L,0.05 mmol/L,0.1 mmol/L,0.3 mmol/L,0.5 mmol/L五种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处理绿豆幼苗的根部,观察了在浓度梯度处理下绿豆根部的形态变化,用石蜡切片法对绿豆根各组织进行了显微结构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铜离子处理有助于根的生长发育,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则对绿豆根部产生毒害作用.细胞表皮细胞弯曲并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现象,皮层结构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维管束结构中木质部发达,细胞壁加厚,并有不明沉积物出现.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理论原因从而为减轻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农业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处理时间及不同浓度多效唑的条件下,对中国水仙进行矮化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水仙叶片、叶宽和花葶高度均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花朵数增加,始花时间延迟,花期长度延长;叶片浓绿,叶绿素 a、叶绿素 b、总叶绿素、CAT、SOD、POD 含量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冕粳147、合系22-2两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Na2CO3胁迫对粳稻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CO3胁迫浓度≤20mmol/L时,对粳稻种子发芽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略增加;但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强.当Na2CO3胁迫浓度>60mmol/L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说明,粳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2CO3的耐受浓度为60mmol/L.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照强度对车前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宜于车前生长的光照条件,为车前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车前幼苗为材料,分别设置全光照作为对照(CK)、40%"45%遮阴(L_1)、90%"95%遮阴(L_2),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车前形态、生物量特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重度遮阴显著增加叶长、叶宽、叶柄长、单叶面积及总叶面积,显著降低车前叶片数、株高、根长及穗数;轻度遮阴显著增加叶片宽度、叶柄长及穗数。(2)重度遮阴显著降低车前根、叶及总生物量;轻度遮阴增加叶、穗生物量及总生物量。(3)轻度及重度遮阴均显著降低车前叶绿素含量;轻度遮阴增加车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全光和重度遮阴抑制车前光合作用能力,进而抑制其生物量积累,可见轻度遮阴对车前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9.
以"新秀1号"黄心乌为材料,在秋季分4个播种期进行播种,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呈下降趋势,而株幅、叶柄宽、叶片数及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和叶柄硝酸盐、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定植30 d与定植60 d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综合分析,第4播种期为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索铜胁迫对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的毒害机制,为铜污染水体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阐明了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双穗雀稗在不同浓度Cu2+作用下新芽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重金属铜累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 mg/L Cu2+浓度处理范围内,Cu2+浓度在0~10 mg/L时对双穗雀稗抗氧化酶系统和叶绿素含量及新芽数均有促进作用;但随着Cu2+浓度的不断增大,双穗雀稗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明显下降,Cu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POD活性又稍微上升.当Cu2+浓度>10 mg/L时,双穗雀稗的新芽数和叶绿素含量减少.双穗雀稗主要通过根、茎积累Cu2+,且表现为积累量根>茎;双穗雀稗可以有效降低水体、土壤中Cu2+的含量,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库岸植物修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3.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7.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设施工程技术》CAI课件的制作方法 ,阐释了该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