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TX对家兔肺损伤早期血气与酸碱平衡调节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油酸、肾上腺素型肺损伤模型观察家兔早期血气变化,并与CTX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家兔注射CTX、油酸和肾上腺素后3h,呼吸呈进行性加快,PaO2和O2SAT下降,PaCO2、ctCO2、HCO3—降低.CTX引起血气中各项指标改变是肺急性损伤所致,与油酸、肾上腺素型肺损伤相似.  相似文献   

2.
李守明  李岚  刘志勇  汪庆余  邹音  吴熙  朱绿绮 《江西科学》2004,22(4):255-259,264
研究和建立败血性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观察联用NF-κB活性阻断剂对肺损伤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经口给予布活芬167mg/kg和肌肉注射VitE 174mg/kg,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组织NF-κB的活化。结果:CLP组动物在6h后开始缓慢出现症状,呼吸急促100~110次/min(正常呼吸80~95次/min),蜷缩。对外界刺激敏感;16h有少量泡沫状分泌物由鼻腔溢出,呼吸变得窘迫,倦怠,卧伏,不喜活动;24h呼吸窘迫十分显著,泡沫状分泌物(带血性)由鼻腔溢出明显增多,呼吸频率为100~140次/min;CLP24h内死亡率可达10%,24~40h死亡数可达30%,40~56h死亡数可达80%。动脉血PaO2在12h开始明显下降,24h以后有恶化趋势,PaO2持续低于10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12h开始降低,24h明显降低。术后24h已经表现出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表达活跃,最后导致动物败血性休克,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给药组动物症状有所缓解,最终死亡率为60%,肺组织NF-κB表达程度较模型组低。结论:利用CLP法可以在豚鼠上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早期联合应用NF-κB活化的阻断荆,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损伤(ALI)的存活率,减轻ALI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一次染毒条件下,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出现峰值的时间-剂量条件。方法: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1次给药,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处理组的阿霉素剂量分别是2.5 mg/kg、5 mg/kg、10 mg/kg和20 mg/kg。染毒18 h、24 h、30 h、48 h和72 h后取小鼠骨髓进行微核分析,评价阿霉素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理想的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峰值的条件就是:一次染毒,阿霉素剂量在10%LD50即2.5 mg/kg至80%LD50即20 mg/kg的范围内剂量越大微核率越高,取样时间在30~48 h间微核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同型半胱氨酸(L-HCA)对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L-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LPS+L-HCA组)和L-同型半胱氨酸对照组(L-HCA组)。腹腔注射LPS(15mg/kg)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6h后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测定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测定。结果:LPS可显著提高小鼠肺W/D、BALF中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肺匀浆MPO活性(P<0.05),L-HCA处理组可有效减轻LPS所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L-HCA对脂多糖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的活性,进而减少谷氨酸对肺部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剂量的Cd^2+溶液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成体隔日皮下注射染毒,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以每次剂量为0.1mg/kg的Cd^2+溶液注射20次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未发生明显变化;以每次剂量为0.25mg/kgCd^2+溶液注射20次后,以及剂量为0.5mg/kg、1mg/kg和2.5mg/kgCd^2+溶液注射10次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浊肿、水样变性和脂肪样变等现象;在每次剂量为6mg/kgCd^2+溶液注射4~7次、每次剂量为12mg/kg Cd^2+溶液注射2~4次时,近曲小管上皮出现糜烂,远曲小管上皮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肾小球发生变形.说明两栖动物的镉染毒,随着镉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肾组织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rh Trx-1)对新生SD大鼠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鉴定rh Trx-1;将新生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腹腔注射LPS(质量分数为5 mg/kg),制备急性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干预组于LPS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rh Trx-1(质量分数为10 mg/kg),观察注射后24 h各组新生SD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死亡率;重复实验,每组分别于实验后的2、8 h随机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成功制备rh Trx-1;(2)LPS组大鼠表现出活动少,反应差,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口周发绀等全身炎症反应症状,濒死状态时表现为毛色青灰,呼吸浅表;LPS+h Trx-1干预组动物症状明显减轻;阴性对照组、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大鼠24 h死亡率分别为0%,67%、17%(2=14.400,P=0.001);(3)LPS组肺组织损伤严重,可见肺组织结构不完整,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有红细胞、炎症细胞及浆液渗出,血管周围组织可见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有明显充血及扩张表现,随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LPS+rh Trx-1干预组病理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肺泡结构尚正常,轻度肺水肿,肺泡间隔稍增宽,红细胞渗出明显减少,肺泡及肺间质中白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对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新生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铊及铊化物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用途,但它们均属剧毒物质。小鼠经口急性中毒LD50为21~23.7mg/kg;家兔或狗经静脉LD50为4.5mg/kg。其毒性相当于剧毒农药1605。本文分析了铊及铊化物的中毒原因,中毒机制、定性检测方法及解毒措施,探讨了2,3—二巯丙醇可作铊及铊化物解毒剂的理论依据及解毒机理。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急性肺损伤部分液体通气效应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兔实施不同剂量氟碳(perfluorocarbon,PFC)的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liquidventilation,PLV),观察其疗效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4只成年健康家兔,麻醉后经气管导管用生理盐水反复肺内灌洗,直至动脉氧分压(PaO2)<13 33kPa(100mmHg)达1h,记录肺气体交换、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各参数作为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基础值。随机分为PLV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呼吸机行常规机械通气,不给予任何治疗措施;PLV组动物于ALI后每30min气管内灌入PFC(FC3280,3M,德国)6mL·kg-1共3次,总量为18mL·kg-1。以上述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最后一次灌注后继续行机械通气3h,每小时记录各参数次。结果:PLV组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HbO2)在灌注第一个剂量的PFC后即显著改善,并与剂量呈相关性;PaCO2在灌注第一个PFC剂量后较ALI时显著降低,但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继续降低。结论:以氟碳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可明显改善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兔的肺氧合,并呈剂量相关性,同时呼吸动力的改善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油酸(OA)和脂多糖(LPS)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kB(NF_kB)p65 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转录调节因子NF_kB p65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用OA(0.2mL/kg)和LPS(2mg/kg)两次打击,建立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进行ALI大鼠血液白细胞(WBC)分类计数和肺指数测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两次打击后的ALI大鼠血液中WBC和肺指数显著升高,WBC分类呈现淋巴细胞比率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变化,呈典型的急性炎症表现,肺脏病理改变严重。原位杂交检测显示,ALI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ALI大鼠肺组织细胞中NF_kB p65 mRNA的表达量增强,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及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并对救治结果进行观察总结.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病情缓解较快.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研究蝶豆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酮康唑(KET)诱导雄性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创新要点:对蝶豆花提取物保护酮康唑引起的雄性动物睾丸损伤进行研究,为减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的生殖毒性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研究方法: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和亚铁还原能力实验法(FRAP)来测定蝶豆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为期28天的动物试验中,前21天为预防期,第21至28天为KET诱导期。整个试验期中,对雄性大鼠进行蝶豆花提取物(0、50、100mg/kgBW)灌胃饲养;在诱导期,同时腹腔注射KET(100mg/kg BW)。试验结束后,测定睾丸、附睾和输精管以及精囊的重量、血清睾酮水平、精子浓度、组织结构、睾丸的直径和睾丸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重要结论:蝶豆花提取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较高的还原能力,其在100mg/kg BW下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无毒。50、100mg/kg BW蝶豆花提取物能改善KET引起的生殖器官重量下降、血清睾酮水平和精子浓度,降低KET引起的睾丸损伤。与其他组相比,100mg/kg BW蝶豆花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睾丸中50-kDa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由此可见,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蝶豆花提取物不会损伤雄性生殖系统,而且具有保护KET诱导大鼠睾丸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不同天数异丙肾上腺素(1 mg/kg体质量)诱发大鼠特异性心肌病所引起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心电图T波的变化。方法 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分别为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2 d组、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4 d组、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给药1周后,大鼠麻醉,测心电图,取心脏,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切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HE染色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具有明显差异,同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心肌组织切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模型大鼠特异性心肌病所引起的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心电图T波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大鼠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可以作为特异性心肌病药效评价的实验动物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13.
建立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的方法,研究静脉给药时,荭草苷在新西兰白兔体内组织中的分布特点,荭草苷给药后,分时采集组织样品,放血处死动物,取出心、肝、脑、肾、肺、脾组织并制备匀浆,以HPLC法测定兔组织中荭草苷含量,采用统计矩理论计算各个组织的AUC。组织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荭草苷的测定,在0.050 0~50.0mg/L范围内,荭草苷质量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0 0mg/L。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样回收率RSD值均小于15%。各组织的AUC顺序为肾>肝>肺>脾>心>脑。将各组织AUC进行对数转换后,依次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织的AUC有显著性差异(p<0.05),荭草苷在新西兰白兔体内主要组织中的含量分布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静脉、肌肉、腹腔和皮下四种方式注射3%戊巴比妥钠,分别以30mg/kg、30mg/kg、30mg/kg、40mg/kg的剂量对兔施行麻醉,记录实验中每只动物的麻醉时间、睡眠时间、麻醉后睫毛反射、刺痛反应、体温、呼吸频率及苏醒后恢复时间等,统计所得数据。结果用确定剂量,各麻醉方式的麻醉时间为0~17min,睡眠时间范围为46~89min,恢复时间范围为26~41min。结论实验者在实验时可根据需要用所确定剂量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对实验动物兔施行麻醉。  相似文献   

15.
研究艾拉莫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腹腔注射LPS 5 mg/kg建立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强的松组(prednisone)和T614中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临床症状、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显著改善;同时血液生化指标(ALT、AST、ALP、BUN、CREA和UA)显著降低(均P0.01),血液学指标(WBC、RBC、PLT和RET)均与空白对照组动物水平相当。试验结果表明T614对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材料的环境与健康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人法注入颗粒悬液建立动物模型,定期染毒,在第10 d处死小鼠,并进行肺泡灌洗,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项指标以及肺脏器系数.纳米T iO210 m g/kg bw组以上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纳米T iO21 m g/kg bw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纳米T iO210 m g/kg bw组脏器系数、LDH活力、HYP含量均高于常规T iO210 m g/kg bw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虽然纳米T iO210 m g/kg bw组白细胞数目高于常规T iO210 m g/kg bw组(7.47×105),但差异无显著性.在本实验条件下,纳米T iO2颗粒对小鼠肺的急性损伤作用比常规T iO2更严重,对生物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研究纳米T iO2对人体及环境的潜在性影响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三醇皂苷(PT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 m L/kg体质量)、模型组(生理盐水2 m L/kg体质量)、PTS低剂量组(25 mg/kg)、PTS中剂量组(45 mg/kg)、PTS高剂量组(90 mg/kg)、阳性药组(生脉注射液450 mg/kg)。连续7 d腹腔注射给药,于末次给药1 h后进行MIRI造模手术,再灌注24 h后取材料测定各项指标。监测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CR检测心肌组织Bcl-2和Bax mRNA表达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TS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IRI模型大鼠ST段和血清CK-MB、IL-6、TNF-α水平,改善心肌结构的损伤程度,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前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PTS对MIRI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调节凋亡关键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验研究长白山红景天配伍1,6-二磷酸果糖(FDP)抗疲劳作用,探讨其抗疲劳作用机制,寻找最佳配伍剂量,为研发长白山红景天配伍FDP抗疲劳口服制剂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剂量长白山红景天和FDP及其配伍剂量灌胃小鼠,通过对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含量、肝糖原含量、SOD活力、乳酸脱氢酶活力等的测定,观察红景天及其配伍FDP抗疲劳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疲劳机制.结果:长白山红景天10g/kg、FDP 200mg/kg剂量组效果显著.析因分析得出在配伍剂量下长白山红景天与FDP存在交互关系,配伍剂量组强于单剂量组,更强于对照组.结论:长白山红景天与FDP配伍可显著增强乳酸脱氢酶活力,减少无氧运动后乳酸的堆积,提高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显著提高运动后小鼠肝糖原水平,增加有氧运动糖份供给;配伍还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加快清除自由基,增强保护组织细胞生物膜作用,延缓疲劳发生,口服长白山红景天配伍FDP是安全有效的抗疲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HBV包膜大蛋白(L蛋白)、中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表达纯化得到的HBV包膜大蛋白、中蛋白与市售疫苗(主要成分为HBsAg),以2、10g剂量免疫家兔.ELISA检测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变化.结果:注射了L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家兔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注射了L蛋白、M蛋白的家兔在14d即可检测出抗HBsAg抗体,而注射HBsAg的家兔分别在21d和28d才能检测到抗HBsAg抗体.同时注射L蛋白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要比注射同剂量HBsAg实验组高出50%,并且注射2gL蛋白的实验组比注射10gHBsAg蛋白的实验组更快出现了抗HBsAg抗体,且抗体滴度水平更高.结论:L蛋白比M蛋白及市售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不但产生抗体时间提前,而且滴度高,是新一代高效乙肝疫苗的优选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