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铅锡合金沉积物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离子浓度比为5∶5的铅锡电沉积分形生长沉积物制备成金相样品,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此情况下,铅锡电沉积生成物由两相组成,即铅锡共晶相和铅基固溶相,两相呈交替层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利用铅锡成核电势的差异,在薄层电化学槽中制备了铅锡层状合金.制备的合金呈现出铅固溶体和铅锡共晶交替排列的结构.该实验表明用于制备磁性层状合金的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传统的电镀舍金体系.  相似文献   

3.
液固平衡相图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固态有限互溶的铅-锡合金体系,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组成的合金样品,获得了端部固溶体、共晶体、亚共晶体和过共晶体等代表性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各相区元素组成。SEM实验结果清晰准确,与相平衡理论和热分析实验结果有很好的对应性,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图的理解。此外,将现代化大型精密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实验技术巧妙而全面地融入传统物理化学实验项目中,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法研究锌镍镀液中有机添加剂AA-1和DIE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电沉积过程的阻化作用,并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所获得Zn-Ni合金沉积层的相组成和织构,结果表明,AA-1和DIE在电极表面吸附并阻化Zn-Ni合金共沉积;它们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均造成合金沉积物的Ni含量较无添加剂的为低,合金沉积物的相组成由单独存在时的η相转变为共存时的η+r相;由于AA-1和DIE的协同作用而强烈地促进沉积物(100)晶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前驱体法合成了钙钛矿型B位离子氧化物固溶体,以此作为B位先驱体与碳酸铅通过固相反应在740℃合成A位缺铅的亚稳态钙钛矿型锆钛酸铅(PZT)固溶体.烧结过程中纳米级四方和单斜ZrO2纳米粒子从固溶体中析出.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随ZrO2的加入量增加,断口从沿晶穿晶混合断裂变为穿晶断裂.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物B位前驱体法成功制备出内晶型锆钛酸铅纳米复相陶瓷.  相似文献   

6.
在最近十几年中,新型弛豫型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和铌锌酸铅-钛酸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这种新型的弛豫型铁电单晶和传统的压电材料相比较,在准同型相界附近表现出良好的压电、介电与电致伸缩性能。文章介绍了铌镁(锌)酸铅-钛酸铅系列单晶的基本性质,国内外在该晶体制备及晶体性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新测得TAG热液区中6件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其变化不大,具有均一性的特征。在Pb-Pb图解上,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数据大多落在MARB的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内,与大西洋沉积物和Fe-Mn结核相比明显具较少的放射成因铅,反映其上部洋壳岩石为该区热液沉积物的形成提供了铅。对比研究表明,因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中的海底热液区为热液沉积物形成提供物源的情况不同,是导致有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不同的主要原因。海底扩张中心的扩张速率与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无沉积物中脊不同的主要原因。海底扩张中心的扩张速率与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其并不是热液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的唯一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电流密度影响下镍钨合金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在焦磷酸盐体系中,电流密度影响下所获得的Ni-W合金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合金沉积层中的W含量增大;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合金沉积层晶格参数涨大、晶格畸变度增大、而显微晶粒尺寸减小;合金沉积层的电结晶生长形态均呈现整齐的团粒状生长特征.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铅锡焊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及四川绵阳石塘乡东汉墓出土的四件焊料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焊料为锡铅二元合金.其中从一件铜器腿中发现的游离焊料,铅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8.1%,锡21.4%,组织由铅锡α相和β相组成.而在与两件铜器上焊接点接触的焊料,不仅含有锡、铅,还含铜,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和3.8%.在铜器与焊料接触点截面样品上,有铜锡η相(Cu6Sn5)由焊料与青铜本体相接触的界面向焊料深入,呈一个个相连的小扇贝形凸起状.在焊料基体上也存在块状η相.其生成原因是在焊接时熔化成液相的铅锡焊料与基材青铜接触,基材中的铜溶解在熔融的焊料中与锡发生反应,在界面处和焊料内部生成铜锡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铅欠缺对PZN基陶瓷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初始粉体中的氧化铅欠缺对PZN基预烧粉体和无铅气氛烧结的陶瓷的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任何微量的铅欠缺都会使预烧粉体和陶瓷中产生焦绿石相,而且随着氧化铅欠缺量的增加预烧粉体和陶瓷中的钙钛矿相含量逐渐地下降。随着铅欠缺量的增加,PZN基陶瓷的介电常数大幅度地增加,但是铅欠缺对介电损耗影响很小。介电常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有效有序微区”尺寸的增大和晶界间过量氧化铅层的消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征及花粉萌发能力,为其杂交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叶杨发育良好的雄花枝为研究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比较不同条件水培花枝对花粉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从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花粉粒,花芽除了稍增粗以外,外观没有明显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核仁数目的动态变化、落后染色体及不同类型的纺锤体; 室内水培花枝的花粉较室外水培的萌发能力强,室外水培的花枝花粉中观察到了2n花粉;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芽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结论】小叶杨可以产生天然2n花粉,是杨树多倍体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在SnTe基热电材料中掺杂Sb后的相关系。【方法】采用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对合金样品进行测试,绘制Sn-Sb-Te三元系图200℃等温截面并进行相关系分析。【结果】Sn-Sb-Te三元体系200℃等温截面由3个单相区、5个两相区和5个三相区组成。其中,5个三相区分别是Sb_2Te_3+Te+SnSb_2Te_4、SbTe+SnSb_2Te_4+Sb_2Te_3、SnTe+δ-Sb_2Te+Sb、SnTe+SnSb+Sb和SnTe+SnSb+Sn。200℃时,Sb元素在SnTe相中的固溶度为3.57at.%;此外,在200℃下Sn-Sb-Te三元系中出现文献报道的SnSb_2Te_4三元相。【结论】通过合金法测定了Sn-Sb-Te三元合金相图在200℃的相平衡关系,为进一步开发SbTe基热电材料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施映  薛郁  郭言  章一才 《广西科学》2017,24(4):344-348,355
【目的】在Kuramoto局域耦合振子平均场模型基础上,探讨在非对称耦合作用下一维闭合环上次近邻Kuramoto相振子的同步动力学行为。【方法】在最近邻单向耦合振子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次近邻单向耦合振子的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少数耦合极限环系统的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平均频率、系统序参量与耦合强度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少体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通过比较文献,证明次近邻单向耦合振子对同步存在影响。当在少数耦合极限环系统下(N≤6),耦合强度大于一定阈值时,所有振子都被同步到平均频率上,序参量随耦合强度的增加而趋于1,而在振子较多(N6)时,在系统同步区域的序参量会出现多定态分支。【结论】一维闭合环上考虑次近邻耦合振子在非对称耦合作用下同步区域呈现多同步定态。非零稳态出现分支现象与耦合振子系统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培育高质量南方红豆杉干材,提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方法】在福建明溪通过建立南方红豆杉树干尖削度模型,揭示冠内树干尖削度主导影响因子,确定树干干形异常阈值,进行干形异常处置试验,从而形成完整的树干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体系。【结果】侧枝直径和、侧枝最粗直径、侧枝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南方红豆杉冠内树干尖削度,影响冠内树干尖削度因子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枝直径和SBD、侧枝最粗直径IBD,max、侧枝数量NBD。提出南方红豆杉冠内树干尖削度模型为y=0.296+0.326SBD+0.736 IBD,max +0.011NBD,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拟合精度高; 树干干形异常阈值为冠内树干尖削度6.84 cm/m; 修除树干异常位置的轮生枝,可显著降低树干尖削度,改善树干干形。【结论】树干干形异常的诊断及处置技术体系作为珍贵树种优质干材培育技术,具有操作性强、精确度高等特点,可极大地提高南方红豆杉干材品质,从而为珍贵用材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配离子[zn(phen)2]^2 (phen=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存在下,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DNA的碱变性曲线在配合物的存在下向pH值增大的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减小.荧光光谱表明EB(溴化乙锭)-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zn(phen)2]^2 的加入而迅速减弱,表明锌的邻菲咯啉配合物与DNA之间发生了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合理高效的修剪措施,提高薄壳山核桃结果枝的比例,为建立丰产优质的修剪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Pawnee')的幼树新梢为试验材料,研究环割和摘心处理对不同规格(以枝条长度进行划分)生长期枝条的生长和叶片中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规格A(20~25 cm)、规格B(30~35 cm)和规格C(40~45 cm)枝条经环割处理后长度均低于对照,粗度和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 其中规格A枝条长度低于对照22.09%,规格C枝条的粗度与对照的差异最大; 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规格A、B和C枝条摘心处理后长度均低于对照,粗度和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 其中规格A枝条长度低于对照15.05%,规格B和C粗度与对照差异显著; 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规格B枝条碳氮代谢物含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规格C枝条平均萌发两条新枝,最大长度达26.75 cm,最大粗度达8.86 mm。【结论】环割和摘心处理均能抑制‘波尼'枝条长度生长并促进粗度生长,但在不同规格间的效果有差异; 摘心对规格C枝条萌发新枝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一种金属离子[Ca2+ ]及两种金属离子[Ca2+ ,Mg2+ ]螯合剂缓冲体系中总[Ca2+ ]t 的计算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含有两种金属离子[Ca2+ ,Mg2+ ]——螯合剂缓冲体系中自由钙[Ca2+ ]的计算研究.特别是利用微机给出了简单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给出部分常用数据.只要在所需pH 值、温度、[EDTA]t 或[EGTA]t 浓度条件下,根据实验要求,由[Ca2+ ]t 和[Mg2+ ]t 就可以求出自由[Ca2+ ].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EMIM][NTf2])对甲醇-甲乙酮共沸物系等压汽液相平衡的影响。首先测得了101.3 kPa下甲醇-甲乙酮-[EMIM][NTf2]三元体系的等压汽液相平衡数据,然后用非随机双液(NRTL)模型进行了关联,平均相对偏差为1.39%,表明了NRTL模型对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的良好适用性。经NRTL模型计算,在[EMIM][NTf2]的摩尔分数为0.047时可消除甲醇-甲乙酮共沸点。实验结果表明:[EMIM][NTf2]的加入对甲醇-甲乙酮体系表现出极强的盐效应,改变了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提高了甲醇对甲乙酮相对挥发度。因此[EMIM][NTf2]可作为甲醇-甲乙酮萃取精馏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19.
格木人工林节子的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节子在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生长过程中的发生、形成及分布特征,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子建立评判节子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方法】以30年生格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其节子的形成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与地理方位相比,坡向是影响格木分枝分布的重要因素; 树干高度2.0~8.0 m的区段上分布的节子最多,此段是木材利用率最高部分,节子分布严重影响格木的利用价值; 分枝角度小于60°的分枝形成节子的直径均大于2.5 cm,直径越大死节长度越大,节子在木质部的跨度越大; 第1~15年是格木形成分枝的高峰期,分枝脱落及伤口愈合集中在第16~25年; 第11~20年间格木形成死节最多,该时段是控制死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分枝直径(BD)、分枝角度(IA)和分枝年龄(YB)3个关键因子,并建立了与节子发生点到愈合点距离(RT)的多元回归模型:yRT=1.634 4xBD+0.067 8xIA+0.164 8xYB-1.611 4(F=106.869 7,P=0.000 1)。【结论】可以利用该模型来预测格木分枝形成节子后对木材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20.
该文是文献「1」的续篇,研究非最小相位的线性随机系统对多输入多输出的情况,提高一种类似于组合自校正器的自适应控制方案,消除了该自校正器跟踪参考信号时所发生的滞后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伺服跟踪性能和随机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