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托优势进行改革,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发展的思路,在发挥中国古代冶金与材料史的研究特色基础上,拓宽专业方向,增加面向现实和未来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两个方向,使科研与教学蓬勃发展,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坚持开放办所、面向世界,实施人才战略,是研究所长期坚持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当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与相关单位更密切合作,得到更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1创建特色、依托优势、改革拓展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学科的建设已经走过了33年的历程。这33年大体可以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铜镜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
采用矿相薄片制备方法暴露出“黑漆古”矿化层。矿相显微镜下偏光观察,此矿化层透光、且具有原金属的α与δ痕像及较多圆形颗粒,说明此矿化层是铜镜自身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在镜面上的沉积物或镀锡层腐蚀产物。此矿化层的SEM能谱分析显示,α与δ痕像以及圆形颗粒在成分上是十分相近的,是高Sn、低Cu并含有一定量的Pb、Si、Fe。XPS及XRD分析结果显示铜镜“黑漆古”表面以SnO2细晶为主要组成。以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铜镜表面“黑漆古”中“痕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矿相薄片制备方法暴露出“黑漆古”矿化层。矿相显微镜下偏光现察,此矿化层透光、且具有原金属的α与δ痕像及较多圆形颗粒,说明此矿化层是铜镜自身的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在镜面上的沉积物或镀锡层腐蚀产物。此矿化层的SEM能谱分析显示,a与a痕像以及圆形颗粒在成分上是十分相近的,是高Sn、低Cu并含有一定量的Pb、Si、Fe。XPS及XRD分析结果显示铜镜“黑漆古”表面以SnO2。细晶为主要组成。以上研究结果对探讨“黑漆古”形成机理提供直接证据。进一步表明矿化层的形成是在铜镜埋葬环境下腐蚀作用的结果,发生了氧化-络合-凝胶析出及脱水等一系列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铅锡焊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及四川绵阳石塘乡东汉墓出土的四件焊料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焊料为锡铅二元合金.其中从一件铜器腿中发现的游离焊料,铅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8.1%,锡21.4%,组织由铅锡α相和β相组成.而在与两件铜器上焊接点接触的焊料,不仅含有锡、铅,还含铜,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和3.8%.在铜器与焊料接触点截面样品上,有铜锡η相(Cu6Sn5)由焊料与青铜本体相接触的界面向焊料深入,呈一个个相连的小扇贝形凸起状.在焊料基体上也存在块状η相.其生成原因是在焊接时熔化成液相的铅锡焊料与基材青铜接触,基材中的铜溶解在熔融的焊料中与锡发生反应,在界面处和焊料内部生成铜锡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孙淑云 《科技信息》2010,(20):I0344-I0344
本文探讨影响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以便有效地预防药物流产后的并发症,更好地保护妇女健康.影响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有子宫位置、妊娠天数、孕产次、剖宫产史、经期长短、年龄、婚姻状况等.临床上要严格把握药物流产的适应症,对存在药物流产不全因素者,尽量减少药物流产,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前言有机锡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热稳定剂、船底漆毒料、木材防腐剂、防霉剂、杀菌剂和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用的均相催化剂等。据A.G.Davies和P.J.Smith报导,1980年全世界有机锡化合物的年产量已达35000吨。化工部炼化司总工程师林文新经市场调查予测,我国近期对有机锡化合物的年需要量为1700吨,1990年的年需量为3000吨。因此,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研究对其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至关重要。国外,人们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毒性研究相当重视。但由于商业竞争的需要,往往不详细报导其毒性研究的情况。例如,德国Shering公司曾对有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铜器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了28年来作者对中国考古发掘出土逾千件铜器显微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古代铜及铜合金有纯铜、砷铜、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黄铜、铅黄铜、银铜、砷白铜及镍白铜等;它们的显微组织显示了铸造、冷热加工组织以及室温长期埋藏条件下铜合金组织发生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显示的特征等;与现代铜及铜合金金相图谱有诸多不同.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铜及铜合金金相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冶金史是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史、技术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在其30年来的研究工作中摸索出一些方法、经验和教训.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文献的收集整理方法,包括古代文献和近现代地质矿产文献资料.2调查研究的方法,包括矿冶遗址考察和传统工艺调查.3检测与实验的方法,包括样品的检测分析和实验模拟的方法.4综合研究与社会发展史结合的方法.5多学科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淑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72年到北京钢铁学院工作;1974年开始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冶金与材料史;1987-1988年,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冶金与材料系进行冶金考古合作研究;1992-2004年,历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该项目1987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加者和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中国早期铜矿开采与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镜’黑漆古’形成机理研究”、“冶金技术的社会功能研究”、“北京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金属器的科学研究”、“早期冶金技术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作用”、“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并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中日古代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比较研究”和“中日古代文物产地来源研究”两项中日合作项目及“中国冶金起源与早期交流”的中美合作项目;发表“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作技术的研究”、“铜镜表面'黑漆古'中痕像的研究”、“广西、云南、贵州古代铜鼓锈蚀产物的研究”、“中国传统响铜器制作工艺考察”、“商代早、中、晚期青铜器的比较研究”、“黄铜表面着色研究”等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阐明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古代独特的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