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近30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周边森林、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长白山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口急剧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土地利用率较10 a前增加了10倍,在保护区内消失的动物种类有9种,包括犬科动物(Canidae)、东北虎(Panthera tigrislongipilis)、远东豹(Panthera pardus)、黑鹳(Ciconia nig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青羊(Naemorhedus goral)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处于濒危的种类有19种,包括棕熊(Ursw arctos)、黑熊(Setenarctos thibetanus)、水獭(Lutra lutra)、马鹿(Ceruus elaphus)等.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的土地过度利用、林产品采集和人口急剧增加是导致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动物食物链断裂、动物多样性趋于减少的主要因素.在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麝香、灵猫香、河狸香和龙涎香是世界闻名的四大动物香料.这些香料都是哺乳类动物外激素腺体的分泌物.这些泌香动物在我国都有分布,均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麝香最多、质量最好的国家.分泌麝香的动物有原麝、林麝和马麝等.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主要分布在东北、山西山地森林中;林麝(Moschus berezouskii)为麝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分布于秦岭、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及云南等地山区林中;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体型较大,栖于高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以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上的出现与不出现代替其丰度和生物量,讨论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分布格局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沿河流纵向分布无明显规律,但具有相同生境类型站点的底栖动物组成较为相似;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春季与秋季相似性高,春、秋季与夏季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太湖沉水和浮叶植物、底栖动物及其湖泊水质和沉积物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的存在对太湖水质、沉积物特性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有草区与无草区比较:其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12(5月)和1.99(9月)倍,TN浓度降低了1.84(5月)和0.70(9月)倍,TP浓度降低了0.99(5月)和1.58(9月)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17(5月)和1.54(9月)倍,有草区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75种)明显高于无草区(53种),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是维持太湖浅水湖泊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水湖泊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5.
获得生产许可证(SCXK)的动物中心主要从事动物的繁殖、生产.只有实验许可证(SYXK)的医院动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要从事动物实验工作.医院动物实验平均饲养日(Average Length ofStay,ALOS)是指实验者的实验动物进入动物中心至实验完成,所有动物处死采样的平均饲养时间的长短,是评价中心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它不仅反映中心的动物医疗、护理饲养、医技力量,而且还能全面反映中心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索弓形虫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研究用双氢青蒿素(Dihyolroartemisinin科泰新)及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治疗弓形虫病,进行从动物试验到临床的观察.在动物实验有效的基础上,首次从临床证实双氢青蒿素对各种类型弓形虫患者和活动性感染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郑子修  钟金颜 《江西科学》1991,9(2):122-128
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论述了实验动物标准化与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动物标准化的生物学背景,包括遗传学上的背景和微生物学上的背景两个方面.实验动物从遗传学上可区分为近交系动物(也叫纯系动物)、突变种纯系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封闭群杂种动物和纯杂种动物5种不同的类型;从微生物学控制上可区分为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或已知菌动物)、无特殊病源体动物和常规动物4大类.这些标准的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如实验肿瘤学、分子遗传学、免疫生物学、实验药理学以及生物工程学和毒理学等研究上,都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针刺(电针和手针)动物鼻唇沟,对正常动物的血压和失血性低血压,都有加压效应,而对失血性低血压的加压作用更较明显。 2.为了引起动物的加压反应,必须有一个结合不同动物个体的适宜刺激量。针刺有抗休克的作用。 3.针刺对心脏有良好的作用,改善心脏的生理机能,增强心脏收缩力量。 4.针刺的加压效应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2 -乙基 - 3-羟基 - 6-苯硫基 - 4 ( 1H) -吡啶酮 (HPP)对四氯化碳 (CCl4 )、硫代乙酰胺 (TAA)及D -氨基半乳糖 (D -GalN)引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用CCl4 、TAA、D -GalN引发动物急性肝损伤 ,HPP通过口服给药 ,测定动物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 .结果 :HPP 1.6mg·kg- 1、6.4mg·kg- 1显著抑制动物血清中GPT、GOT活性的升高 ,显著抑制GSH -Px ,SOD活性的降低且能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升高 ,同时HPP对CCl4 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HPP对正常小鼠血清及肝脏GPT活力无明显影响 .结论 :HPP对动物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底栖动物浮游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研究具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校海洋系在国内较早开展该领域的研究,近10年来,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在海洋底栖动物幼体附着和变态研究领域的发展.所研究的海洋底栖动物有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盘鲍(Haliotis discus discus)、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方斑东风螺(B.areolata)、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和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as).研究内容包括幼体附着和变态过程中的幼体行为学和形态学观察、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因子、机制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类、有孔虫类、介形类、双壳类、星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91.75%.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441.3±61.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55.8±104.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取样站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无显著差异,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均匀度指数(J′)、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光滩取样站.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个体数与底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盐呈显著负相关;夏、秋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数以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均与底盐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完善了我国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资料库,为滨海湿地公园管理、滩涂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海岸,人工引种的互花米草正在成为盐沼植被的优势物种.为了了解互花米草引种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调查了互花米草盐沼底栖动物的组成特征.在王港地区互花米草滩由西向东设置的4个站位上,进行了夏初和秋末两个时期的野外调查,采集了40个样方内可见的全部动物样本,记录了环境特征.在实验室鉴定了样本的种属,测量了动物介壳的长度.对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区互花米草盐沼中有7种大型底栖动物,夏初和秋末生物种类相同,但秋末生物量明显高于夏初.在代表性种属中,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的壳长从初夏到秋末有明显增大,而秋末粗糙滨螺(Littorna scabra)和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比初夏小且少.在互花米草盐沼的不同部位,腹足类物种分布有显著差异.现场观察数据显示,一些当地盐沼动物已经适应于在人工引种的互花米草盐沼中生存.  相似文献   

13.
动物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探讨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在该课程的应用效果,以LBL教学法的班级作为对照班, LBL+CBL教学的班级作为实验班,通过动物寄生虫学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期末试卷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教学成绩优良率为64.06%(41/64),高于对照组班的46.03%(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LBL-CBL教学法在动物寄生虫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硬骨鱼纲动物(鲤鱼、鲫鱼、泥鳅)、鸟纲动物(家鸽、家鸡、家鸭)和人的血红蛋白在氯仿沉淀试验中的稳定性,发现在泥鳅和家鸭的血红蛋白组分中存在对氯仿不稳定的成分,而在鲤鱼、鲫鱼、家鸽、家鸡的血红蛋白中未发现这种不稳定性.人血红蛋白A和血红蛋白A2对氯仿处理也表现稳定.研究结果提示硬骨鱼纲动物、鸟纲动物及人的血红蛋白对氯仿沉淀试验有不同表现,可能存在血红蛋白稳定多态性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丰水期)和10月(枯水期),对汾河太原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型底栖动物有46种,隶属于4门6纲27科;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dowerbyi)、萝卜螺(Radix sp.)、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i sp.)、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丰水期的优势种增加了东方蜉(Ephemera sp.)和纹石蚕(Hydropsy chidae);3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26.15ind./m2和10.526g/m2,按照耐污值来划分以耐污种群和中等耐污种群为主,共计占86.95%.4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P=0.416)与生物量(P=0.917)差异不显著.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水生昆虫的分布与水体透明度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TN和TP有显著负相关;而寡毛类的分布与DO和透明度有显著负相关;软体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显著.5利用底栖动物HBI生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水质状况较差,大部分样点处于中污染——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6.
鳄蜥是我国的特产属于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展览价值和科研价值.但由于宣传和保护不够,至今仍遭到少数人的任意捕捉和杀害.前年夏季我出差去广西,在柳州和南宁两地的农贸市场上,发现有些农民和青年人私自叫卖鳄蜥,不仅有活体,也有干尸当药材出售.仅7月12日这一天上午,就有6人出售鳄蜥,共13只之多.除鳄蜥之外,广西猴(猕猴)、山瑞鳖、蛤蚧蛇(大壁虎)和穿山甲(鲮鲤)等二、三类保护动物,也有  相似文献   

17.
福建几种两栖和爬行类寄生吸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两栖和爬虫类寄生吸虫,过去唐仲璋(1941、1959)、江静波(1951)、金大雄(1963)、童远瑞、孙超白(1964)、李敏敏、顾昌栋(1978)等先后发表了研究报告.我们近年来在福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中,在闽侯、莆田、惠安、福鼎、屏南、福清等县采集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福建过去未经报告的种类有30种,分隶于13科19属,其中有2新属,12种是新种,10种是我国新纪录,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兹将各种类记述如后.  相似文献   

18.
漓江水系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8年2~3月调查漓江水系31个样点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共鉴定出底栖动物82科136属169种.其中昆虫纲9目143种,占所有底栖动物种类的84.61%;个体数46 959头,占所有底栖动物数量的94.86%.甲壳纲、软体动物类、寡毛类等底栖动物个体数占底栖动物总量的5.14%.漓江支流底栖动物平均分类单元数(47)是干流的3倍(15),对水质敏感的EPT平均分类单元数,支流(25)是干流的8倍(3).漓江干流底栖动物以耐污种为主,而支流则以敏感种类为主.漓江干流和支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差异可能与干流受污染较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原干细胞(SSCs)移植是将正常动物或转基因、突变动物的生精细胞移入受体睾丸曲精小管,供体细胞中的SSCs在受体睾丸内存活、迁移、定居、增殖,从而启动精子发生,甚至产生有受精能力精子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为探讨精子发生机理、重建不育个体的精子发生、生产转基因动物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中就SSCs移植时供(受)体的条件、供体SSCs在受体睾丸内的活动过程及SSCs移植的应用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将动物声音作为音频源,针对家养动物声音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和在现实条件下难以获取大量动物声音样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近似熵(ApEn)结合支持向量机(SVM)的家养动物声音分类识别方法.通过EMD方法将非平稳的动物声音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平稳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对IMF进行筛选,计算所筛选IMF的近似熵构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对家养动物声音样本按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声音特征,在小样本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动物声音的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