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内插螺旋线圈的水平圆管内30~#透平油的对流强化传热及流阻特性,探索了螺旋丝径的影响。实验圆管为φ10×0.5×900mm的紫铜圆管。其它参数范围为:193.97≤Pr≤464.36;2.7×10~2≤Re≤2.5×10~3;0.333≤t/D≤1.333和3.75≤t/d≤24.实验表明,Re及丝径的增大均使换热系数及阻力增大;Re的增大亦同时造成h/h_及△P/△P_两个比值的增加。Pr的减小可使换热增强,流阻减小,采用(Nu/Nu_)/(f/f_)~(0.29)作为评估传热及流阻综合性能的判据,实验范围内该判据之值介于2.09~3.23之间。此外,综合实验数据得到了传热及流阻两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对加氢反应器常用材料2.25Cr-1Mo钢进行了步冷试验、经步冷再经593℃×1 h热处理试验以及步冷加538℃×15 h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步冷试验温度曲线中的第一阶段(593℃×1 h)和第二阶段(538℃×15 h)热处理过程在再次步冷试验过程中是一个脱脆过程.  相似文献   

3.
最近江苏工学院建成一座实验段为1×1.4×3.0m,新型的低速闭口回流式风洞。它是教学和科研所需的重要实验设备。文中介绍了风洞的结构、性能、测量控制系统、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标模实验结果,分析了风洞的特点和用途。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油层套管射孔开裂问题,除应对射孔弹、射孔工艺以及油层套管的材质进行研究外,还应建立油层套管射孔开裂的安全韧性判据.本文分析了油层套管射孔开裂时的受力状况,运用金属动态形变原理,结合薄壁管失稳断裂的力学理论,从理论上充分论证了AKV/σY作为套管射孔开裂安全韧性判据的可行性;同时,在实验室试验及油层套管实弹模拟射孔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油层套管射孔开裂倾向与管材力学性能间的相关性判据,即对于不同钢级的油层套管,避免射孔开裂现象的安全韧性判据为AKV/σY≥5.3×10-2J/MPa.还对不同钢级套管韧性、冲击试样尺寸,试样各向异性及试验温度等与该判据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优的工艺条件.本研究将活性炭中的钾离子含量由3000×10-6以上降到100×10-6以下,铬离子含量由600×10-6以上降到了10×10-6以下,并对处理后活性炭的孔貌、孔径、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具有纯度高、钾离子和铬离子含量低、比表面积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间歇式反应系统为一非线性动态系统,在一定的操作区间内呈现参数敏感性。采用基于系统散度的热失控临界判据,对间歇式反应系统参数敏感临界值进行模拟计算,进一步证实了操作参数在参数敏感临界值附近变化时,参数的微小变化将引起温度的急剧变化。综合考虑间歇式反应器的参数敏感性及最大允许温度,提出反应安全运行的操作条件,并给出安全操作参数的计算步骤,最后采用H2O2氧化Na2S2O3的实验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FBD变换催化剂反应动力学Ⅱ.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对FBD变换催化剂进行了宏观动力学研究.实验采用φ9.1 mm×7.7 mm圆柱状工业粒度催化剂,反应温度300~460°C,压力0.8~2.9 MPa.建立了幂函数型宏观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由实验数据获得了模型中的参数.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8.
以广泛应用于加氢反应器材料2.25Cr-1Mo钢为研究对象,对步冷试验温度曲线进行分析.进行了步冷加524 ℃×24 h和步冷加524 ℃×27 h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步冷试验温度曲线中的第三阶段524 ℃×24 h热处理在再次步冷试验过程中具有脆化倾向.同时对步冷试验温度曲线进行修正,提出了修正步冷试验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长链α-烯烃溶液聚合法合成原油减阻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器Ⅰ和反应器Ⅱ的温度对聚α-烯烃合成战阻剂减阻率的影响。结合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和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聚合产物的减阻性能及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GPC分析结果表明,溶液聚合产物的重均相对分子量从5.0×106到8.7×1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 ,对 FBD变换催化剂进行了宏观动力学研究。实验采用 9.1 mm× 7.7mm圆柱状工业粒度催化剂 ,反应温度 3 0 0~ 460°C,压力 0 .8~ 2 .9MPa。建立了幂函数型宏观动力学模型 ,采用改进的高斯 -牛顿法 ,由实验数据获得了模型中的参数。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1.
电力事业迅猛发展,输电塔传统的单角钢构件已不能满足特高压、多回路、高荷载等要求,因此通过试验对特高压输电塔塔身主材规格为L160×12、L160×14、L160×16的3种双角钢组合十字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借助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常用宽厚比下不同长细比、不同填板数量和布置位置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常用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其他规范和欧洲规范Eurocode 3对某些宽厚比试件是偏不安全的,美国ASCE10-97导则对该类试件均偏不安全,并提出计算长度修正公式;填板的最佳布置方式为均匀布置,存在最佳填板间距。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分布反馈(DFB)激光器作为传感头,搭建了一种基于3×3耦合器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在基于微分交叉相乘算法(NP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调算法——反演微分交叉相乘算法(iNPS)。算法利用3×3耦合器三路对称的优点,采用3×3耦合器输出的两路信号反演出第三路信号,对三路信号校正后采用NPS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解调,系统采用两个光电探测器,与传统的NPS算法相比,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及复杂程度。对iNPS算法与使用两路信号进行解调的微分交叉相乘算法(NRL)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算法在不同输入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和3×3耦合器的不同对称度条件下的解调结果。结果表明,在振动信号信噪比为32 dB的情况下,iNPS算法的信纳比比NRL算法信纳比提高了37.4 dB,总谐波失真率(THD)下降了28%。并且iNPS解调算法可以在3×3耦合器三路信号不对称的情况下解调出振动信号。  相似文献   

13.
酚红(PR)、氯酚红(CPR)分别与盐酸利多卡因(LDCI)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56 nm5、72 nm,在对应波长处,盐酸利多卡因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的光度法.在PR-LDCI、CPR-LDCI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处,LDCI的浓度分别在2.10×10-6~2.23×10-5mol.L-1、2.53×10-6~2.51×10-5mol.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30×104L.mol-1.cm-1、1.13×104L.mol-1.cm-1,检出限分别为8.62×10-7mol.L-1、9.71×10-7mol.L-1.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用于实际药品、血浆及尿液中盐酸利多卡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是杨树木质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催化维管植物木质素合成羟基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辅酶A酯化合物的形成.对毛白杨的重组Pt4CL1蛋白的不同肉桂酸衍生物底物的酶促动力学进行了分析,Pt4CL1对肉桂酸、4-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具有催化活性,其中的4-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Km(μM)值分别为55.02±3.5、52.94±6、44.62±4,Vmax(nM.S-1)值分别为4.23±0.27、4.12±0.11、2.16±0.07;4-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的Kcat(S-1)值分别为44.73×10-3、43.57×10-3、7.61×10-3;对4-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的Kenz(M-1.S-1)值分别为823、812.98、170.55.Pt4CL1对肉桂酸的催化能力很弱,而对芥子酸没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4CL1对4-香豆酸的催化效率最高,对咖啡酸的催化效率略低于4-香豆酸,而对阿魏酸的催化效率最低,对咖啡酸的催化效率略有很高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对Cu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干扰,考察了在2.24×10-6-5.45×10-5mol·L-1和2.24×10-6-2.87×10-5mol·L-1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的周期的改变△T1、△T2之间的关系 结合铜体系振荡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对苯二酚干扰振荡反应的机理,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弱酸性条件下,盐酸阿米替林和固绿依靠静电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阿米替林的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并考察了各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344 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盐酸阿米替林的浓度在7.50×10-3~3.75×10-2m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81×10-4mg.mL-1.将方法用于片剂中盐酸阿米替林的测定,并与药典法进行了对照,经t-检验证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pH4.9~5.5 的NH4AC-HAC缓冲溶液中,可获得Ge(Ⅳ)-CPA-pN络合物的单扫描极谱吸附波。在适宜条件下,波高与锗浓度在1.38×10-7~4.60×10-5mol/L范围有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52×10-8,峰电位-0.78V(vs.SCE),表观稳定常数为4.7×109。处理样品中籍蒸馏法分离出 GeCl4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与体液中的左氧氟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Ce(Ⅳ)-Na2S2O4化学发光新体系,探讨了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机理.建立了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7×10-9g/mL,线性范围为2×10-8~6×10-6g/mL,11次平行测定质量浓度为6×10-7g/mL的左氧氟沙星,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测定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片剂及血清和尿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回收率为98.4%~103.7%,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范亚龙  李琦  于令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1):13626-13631
为解决铜冶炼作业过程中工人安全着装穿戴不规范导致的安全生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冶炼工人安全着装监测系统。首先,在充分对比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准确性高且满足实时性要求的YOLOv5l作为工人安全着装目标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mAP@0.5、F1-Score分别为84.3%、90.8%,平均单帧检测时间为13 ms;其次,设计基于时空关系分析的工人安全着装推理算法,依据监测结果进行时空关系分析,实现对工人安全着装穿戴不规范现象的智能分析报警;最后,将YOLOv5l部署到DeepStream框架中结合推理算法构建安全着装监测系统,实现对违规现象声光报警、录制违规视频、上传移动端显示报警详情。经生产现场验证,系统误检率为4.8%、漏检率为2.7%,可有效提高铜冶炼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