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茂铁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双环夹心结构和高度的电子离域特点,使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特殊稳定性等.文中从结构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二茂铁基新型金属有机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电化学和非线性光学活性的二茂铁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引用二茂铁在电化学和非线性光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二茂铁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把握其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取代苯甲醛与硝基甲(乙)烷的缩合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缩合物以克莱门森法进行了还原、得到了下列初步结论:(1)羟基苯甲醛能否与硝基甲(乙)烷缩合成β—硝基取代苯乙(丙)烯,是由羟基所在芳醛环上的位置决定的,当羟基在间位或对位时,可得预期的产物,但在邻位时,则否。(2)用克莱门森法还原,由芳醛与硝基甲烷的缩合物得到的是胺,由芳醛与硝基乙烷的缩合产物得到的是甲基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及降解作用.考察了在不同p H值和修饰材料存在不同量度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影响.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材料能明显地提高硝基苯酚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ΔE由在裸电极的0.862V降低为0.291V,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加.使用钛基纳米氧化铜材料构建的电极,进行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电解后的溶液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硝基苯酚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 3, 4-三-(11-二茂铁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 红外及紫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循环伏安法(CV),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常规脉冲伏安法(NPV), 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该物质的电化学行为, 测定了其电化学参数. 结果表明该二茂铁基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是由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 且三个二茂铁基团之间没有强相互作用而显示等同的氧化还原性.  相似文献   

5.
在B3LYP 6 31G 水平下优化了 8种B环间位取代异黄酮衍生物的几何构型 ,在B3LYP 6 311G 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研究结果表明 :对 1A~ 1D而言 ,羟基引入后O(15 )与羟基上的H(19)形成分子内氢键 ,使整个分子形成一个四环的交叉共轭体系 .由于羟基的引入 ,使 βC(5 )、C(6 )的相对化学位移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小 ,而αC(9)上的化学位移增加幅度最大 .从取代基对NMR的影响来看 ,H(16 )基本不受取代基的影响 ,邻位H(2 4 )、H(2 9)和对位H(2 5 )的NMR数据从 1D~ 1A依此增大 ,间位C(2 3)的NMR数据变化较小 ,即间位碳受取代基的影响也较小 ,对位C(2 1)从 1D~ 1A依次减小 ,邻位C(2 0 )和C(2 6 )的NMR数据变化趋势不明显 .  相似文献   

6.
以二茂铁间(对)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二茂铁基席夫碱衍生物FcL1[N-(2-羟基亚苄基)-3-二茂铁基苯胺]和FcL2[N-(2-羟基亚苄基)-4-二茂铁基苯胺],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1HNMR光谱分析等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FcL1和FcL2的电化学性质相似,亚胺基团的引入显著影响了二茂铁的式量电位,同时,茂环上取代基的氧化会导致电极的钝化.此外,利用多种电化学手段测定了标题化合物在CH3CN中的扩散系数(D)和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  相似文献   

7.
用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方法研究了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二甲酸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NIT)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发现当电位正于1.0V时,NIT开始氧化,失去2个电子和2个质子,形成吡啶衍生物.当电位负于-0.25V时,该吡啶衍生物被还原.但硝基苯中的硝基并不发生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x-SiO2(M=Co^2+,Ni^2+,Cu^2+)催化还原NO或N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TP>CuTPP,而N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x而且  相似文献   

9.
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将芳香醛与芳胺于室温下研磨可得较高收率的苯甲醛缩苯胺衍生物,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研磨时间、对甲苯磺酸用量及取代基类型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研磨法合成苯甲醛缩苯胺衍生物最佳工艺条件是:芳香醛、芳胺、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00:100:3,反应温度为室温,研磨时间为1~3 min,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86.5%~95.5%,比采用溶剂回流法和常规研磨法所得收率有显著提高,而且反应时间减少0.5%;芳醛环上取代基对反应无影响,但芳胺环上邻、对位的强吸电子基抑制反应的进行;与传统方法相比,对甲苯磺酸催化研磨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为同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了10种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进而探讨了取代基结构与清除·OH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取代基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体积都对衍生物清除·OH活性有明显影响.含共轭或吸电子取代基二茂铁衍生物,半波电位(E_(1/2))较高,清除·OH活性较弱;而含给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E_(1/2)较低,清除·OH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大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粗多糖(GA),用DEAE一纤维素柱层析对GA进行纯化,得到中性多糖(GB)和酸性多糖(GC)。进一步对3种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GB具有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GC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配位能力,而GA的抗氧化能力则介于GB和GC之间。  相似文献   

12.
咪唑类离子液体中二茂铁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制的铂超微电极研究了二茂铁(Fc)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计算了Fc在离子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和粘度系数.结果表明,二茂铁在这些离子液体中均呈现较好的可逆性,测得的扩散系数比用常规电极测得的大,说明超微电极比常规电极有更大的扩散传质速率.  相似文献   

13.
以第2代聚酰胺胺(G2-PAMAM)树形分子为基体,通过二茂铁甲醛与G2-PAMAM端氨基之间的还原氨化反应,完成了对G2-PAMAM的二茂铁端基修饰,合成了末端含二茂铁基团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G2-PAMAM-Fc).用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2种物质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和热行为...  相似文献   

14.
15.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柯因、高良姜素、山奈酚、桑色素、槲皮素及杨梅酮这6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及单点能计算,来研究这6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从化合物失去最大可能活性位H原子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生成热之差(⊿HOF)、失去酚羟基H原子形成的自由基的原子自旋密度、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数目及形成的半醌式自由基中可形成氢键数目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杨梅酮>槲皮素>桑色素>山奈酚>高良姜素>柯因.此外,还探讨了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及最高占据轨道与抗氧化活性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在低价钛(TiCl4-Zn)试剂作用下,研究异氰酸苯酯的还原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17.
苯并咪唑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在医药学中应用广泛.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羟基会有助于提高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但是在传统合成路线上,对于羟基等易氧化基团需在合成过程中先对羟基进行保护.采用一步合成实现了多羟基取代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对合成出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自由基活性研究.在ABTS、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多羟基取代的1,2-二取代苯并咪唑都显示出了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运动营养中的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入阐述运动中抗氧化剂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剧烈运动中,自由基生成超过了组织抗氧化剂防御系统水平,就会发生了氧化应激。一定量的自由基可作为转运分子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但过多的自由基会导致组织损伤等,其受损大小取决于抗氧化系统消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运动中生成抗氧化剂、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及提高抗氧化剂酶的活性,可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Ruitenberg M  Kannt A  Bamberg E  Fendler K  Michel H 《Nature》2002,417(6884):99-102
Cytochrome c oxidase, the terminal enzyme of cellular respiration in mitochondria and many bacteria, reduces O(2) to water. This four-electron reduction process is coupled to translocation (pumping) of four protons across the mitochondrial or bacterial membrane; however, proton pumping is poorly understood. Proton pumping was thought to be linked exclusively to the oxidative phase, that is, to the transfer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electron. Upon re-evaluation of these data, however, this proposal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a transport mechanism including proton pumping in the reductive phase--that is, during the transfer of the first two electrons--was suggested. Subsequently, additional studies reported that proton pumping during the reductive phase can occur, but only when it is immediately preceded by an oxidative phase. To help clarify the issue we have measured the generation of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cross the membrane, starting from a defined one-electron reduced state. Here we show that a second electron transfer into the enzyme leads to charge translocation corresponding to pumping of one proton without necessity for a preceding turnover.  相似文献   

20.
用姜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提取姜黄后的残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的新工艺,优化了姜黄和姜黄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姜黄油的抗氧性和还原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姜黄油在收率、性能特征等方面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提制的产品相近,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推广潜力;姜黄油中存在还原性羰基,具有抗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