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究利培酮(RIS)与阿立哌唑(ARI)联合用药时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可能性.实验分别考察利培酮或阿立哌唑单独给药和利培酮与阿立哌唑联合给药后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同时测定大鼠体内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及两者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9-OH-RIS)、脱氢阿立哌唑(DE-ARI)的浓度,通过Winnonlin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的暴露量分别为单独用药组的1. 70倍、1. 75倍(P 0. 05),而利培酮对阿立哌唑没有显著影响.阿立哌唑显著增加了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在大鼠体内的暴露量,提示两者临床在合并用药时需关注利培酮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快速、灵敏、可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用于同时测定治疗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血浆中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和2种的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脱氢阿立哌唑的浓度.血浆样品通过液-液萃取进行纯化并采用Agilent XDB-C18柱(150×2. 1 mm,3. 5μm)进行色谱分离. 6种分析物及其同位素内标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源电离,并通过选择性反应监测进行测定. 6种分析物线性关系良好(r 0. 995 8),批内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小于13. 8%,准确度的偏差在±11. 7%以内.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抗精神分裂药物单药或多药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3.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英  刘琦 《甘肃科技》2009,25(16):135-136,141
比较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按照CCMD-3诊断标准选择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氯氮平组(30例)分别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舍曲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57%,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25.7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2-甲基-3-硝基苯酚(I)为原料,先后经过加氢还原、乙酰化、亲核取代、关环及胺解反应,合成了4-苄氧基-1H-吲唑(VI),总的收率为76.3%,所得目标化合物采用FTIR、1H NMR及ESI-MS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4-苄氧基-1-乙酰基-吲唑(Ⅴ)的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当亚硝酸异戊酯与N-(3-苄氧基-2-甲基苯基)乙酰胺(Ⅳ)的体积比为1.6∶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6 h时,收率可达87.1%.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硒、硼氢化钾、对氨基苯甲酸等为原料,通过还原、缩合等反应合成了N-(4-羧基苯基)-苯并异硒唑酮,实验考查了还原剂、溶剂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剂为硼氢化钾,反应溶剂为乙醚-水,反应时间3h,为较佳反应条件,总收率可达46.6%,目标物的结构经过IR、1 H-NMR及ESI-MS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肉桂醛与氨基脲经缩合、环合得到2-氨基-5-苯乙烯基-1,3,4-二唑,再与ɑ-溴苯乙酮反应得到2-苯乙烯基-6-芳基咪唑并[2,1-b]-1,3,4-二唑,最后经Mannich反应得到 Mannich碱.所有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ESI-MS及元素分析确证,同时优化了中间体及产物的反应条件.2-苯乙烯基-6-芳基咪唑并[2,1-b]-1,3,4-二唑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2-氨基-5-苯乙烯基-1,3,4-二唑):n(α-溴代苯乙酮)=1.0:1.2.在浓盐酸催化下于无水乙醇中回流反应18 h,产率为57.8%.Mannich 碱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2-苯乙烯基-6-芳基咪唑并[2,1-b]-1,3,4-二唑):n(40%甲醛):n(无水哌嗪)=1.0:1.3:1.3,在无水乙醇中回流反应8 h,产率为55.4%.  相似文献   

8.
阿立哌唑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其快速有效的检测对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液相色谱法以艾司唑仑为内标建立了测定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其主要的色谱条件为:Symmetry C_(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54 nm,流动相为V(甲醇):V_水=9:1,流速为1.0 mL/min,柱温控制在25℃,进样量为20μL.获得的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2=0.9997,线性范围为20~800 ng/mL,检测限为10 ng/mL,相对回收率为101.8%~102.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性高的特点,并可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探究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43例)与治疗组(n=43例),前者单一服用阿立哌唑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r 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较对照组的67.44%高(P0.05);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清NGF、BDN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阿立哌唑联合rTMS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阿立哌唑,可明显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有效上调其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制备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制剂,并对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用高压匀质法制得混悬剂,冷冻干燥后得成品;家兔大腿内侧肌注给药,高效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制得的长效注射混悬制剂粒径均匀稳定,对动物组织没有明显刺激性.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制剂在体内缓释效果良好,可持续释放15d.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制剂质量可控,可相对持续平稳地释放,有望为精神分裂病人提供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给药新剂型.  相似文献   

11.
拟菊酯是80年代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杀虫剂。为深入研究拟菊酯分子与受体结合过程,首先应对其在溶液中的构象有足够的了解.Owen等报道了部分拟菊酯的晶体结构,但拟菊酯分子很柔软,它在溶液中的构象是否与晶体结构相同,近来,Hopfinger等通过分子力学的计算认为两者有差异,本文根据NMR数据探讨溟氰菊酯在深液中的构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1,6,7,12-四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方法以3,4,9,10-四酸二酐为原料,经过溴代反应,合成1,6,7,12-四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并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用TLC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进程及纯化后产物的纯度,利用~1H NMR进行表征检测。结果 1,6,7,12-四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的产率为52.2%。~1H-NMR(400MHz,CDCl_3):8.88(s,4H)。结论以3,4,9,10-四酸二酐为原料,合成了1,6,7,12-四溴-3,4,9,10-苝四羧酸二酐,计算了其产率,并用~1HNMR、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级松香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加成产物马来海松酸及其进一步甲酯化产物马来海松酸甲酯为反应原料,制备了1个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NMR和MS表征,用COSY,HMQC和HMBC进一步对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进行结构分析,首次发现松香背景的衍生物在溶剂中能够进行构型的动力学翻转,并利用2D NMR确定了其trans和cis在溶液中的构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35,<'19>F NMR,HSQC,HMBC)对兰索拉唑在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DMSO-d<,6>和CDCl<,3>中的氢谱和碳谱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速率常数解释了两种不同溶剂中氢谱和碳谱位移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比较临床上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和奥氮平(Olanzapine)的作用.试验结果:①利培酮和奥氮平都能有效地抑制小鼠的快速移动行为,高剂量的利培酮和奥氮平都能有效地抑制小鼠的刻板性行为;②利培酮的半最大效应浓度比奥氮平的半最大效应浓度小,表明其治疗效果更明显;③从共济失调副反应的半最大效应浓度与快速移动效应的半最大效应浓度的比值来看,利培酮的疗效也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6.
对一种新的由2,6-二氨甲基吡啶和2,6-二羧基吡啶单元交替组成的寡聚酰胺化合物(7merMe)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极性小的溶剂(CHCl3)中,化合物7merMe因分子内的氢键及π-π互作用而形成螺旋结构,在极性大的溶剂(DMSO)中,分子内氢键被破坏,该化合物重新伸展.此...  相似文献   

17.
以胱氨酸二甲酯、酒石酸二酰氯、对苯二甲酰氯、草酰氯为起始物,在高度稀释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了24,28,30元环的3个类环肽,收率分别为40%,12%,30%.FAB-MS结果证实,在反应条件下分别得到了2 2和3 3产物.1HNMR研究证实,这些类环肽在DMSO-d6中分别具有C2或C3对称构象;而胱氨酸二甲酯与对苯二甲酰氯缩合得到的产物在CDCl3中是多种构象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用核磁共振内标法快速、准确地测定苏丹红I对照品含量的方法。采用Varian公司600 MHz核磁共振仪,在氘代氯仿为溶剂、苯甲酸为内标、 25℃条件下采集苏丹红I和苯甲酸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以苏丹红I中化学位移在δ 8.51和苯甲酸中化学位移在δ 8.13的质子信号峰为定量峰,测得3批苏丹红I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47 %,99.34 %和99.51%。结果表明,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内标法可用于苏丹红I对照品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化学对照品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胸腺和睾丸组织中mper1基因表达时相特点,采用亚硫氢酸修饰法对两种组织两个时间点该基因2个启动子区域5个E-box CpGs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57 BL/6J小鼠胸腺和睾丸组织中mPer1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波动性,mPer1基因启动子区CpGs呈低甲基化状态(<10%).两种组织中E3和E4甲基化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睾丸中,不同时间点E3和E4甲基化频率有显著变化(P<0.01).说明在睾丸中,mPer1启动子E-box3的甲基化状态能够随时间波动.但在胸腺和睾丸中,甲基化并不是mPer1基因调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了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子宫鳞状上皮癌超微结构的改变,证实不典型增生确为癌前病变。方法:选取因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患者为空白对照组,选取活检标本经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为实验1组,子宫颈鳞状上皮癌为实验2组,经固定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电镜下进行对照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实质上是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