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应用logk_(ow)计算二噁英毒性logTEF及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口恶英毒性logTEP及QSAR。方法应用分子疏水常数logkow和分子前沿轨道能EHOMO逐步回归,建立简单的量化毒性方程。结果量化毒性方程为:logTEF=-1.207 3 logkow-0.071 6EHOMO。应用该模型计算了40种典型二口恶英毒性logTEF,同已报道的实验值吻合,结论该数学模型对二口恶英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二(口恶)英毒性logTEP及QSAR.方法 应用分子疏水常数logkow和分子前沿轨道能EHOMO逐步回归,建立简单的量化毒性方程.结果 量化毒性方程为:logTEF=-1.207 3 logkow- 0.071 6 EHOMO.应用该模型计算了40种典型二口恶英毒性logTEF,同已报道的实验值吻合,结论 该数学模型对二(口恶)英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对51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分子进行优化计算,所得QC1,QC3、QC8和EHOMO量化参数作为高性能四层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隐含层分别采用双曲正切(tansig)S型和对数(logsig)S型传递函数,对35种PCDFS的logKow进行建模,16种PCDFS的logKow进行预测,所建模型预测值与其实验值吻合得很好,故这一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二类化合物PCDDs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训民  唐平 《广西科学》2004,11(1):47-51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提出二噁英类化合物分子中顶点原子价点价值δi^H的计算方法,并由δi^H构建分子结构信息价连接性拓扑指数^mχ^H(m=1,2,3,…,n),提出取代基原子距离熵S指数。用^mχ^H(m=1,2)和S研究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log Kow的构效关系(QSAR),相关性显著(a=0.05,P=0.0000),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高于有关文献。利用建立的模型,给出无log Kow文献值的其他33种PCDDs化合物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Chemoffice8.0中的MOPAC-AM1算法对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类(PCDFs)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将筛选后的量化参数作为PCDFs分子的结构描述符.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网络,建立分子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间的相关模型并进行预测.将所得结果与多元回归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取代芳烃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量子化学半经验的MNDO方法计算了40个取代芳烃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化合物的分子极化度P、分子体积V、疏水参数logP较大时具有较大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因而化合物的毒性较大;(2)当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较低时,化合物容易接受电子具有较大的氧化性,取代芳烃的毒性也随之增大;(3)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吸电子基个数越多,苯环的正电性越大,化合物的毒性越大.得到的QSAR方程为:-logEC50=-2.230 O.202P-0.366EHOMO,据此可预测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Chemoffice8.0中的MOPAC-AM1算法对135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类化合物的6种量子化学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将筛选后的量化参数作为PCDFs分子的结构描述符,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分子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间的相关模型并进行预测.将所得结果与逐步多元回归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所得结果均优于多元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出芳香胺对发光菌毒性作用的定量结构与毒性相关的QSAR表达式,为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毒性数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用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化合物的结构参数,结合分子体积参数VX对毒性数据进行QSAR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即QSAR表达式。结果QSAR方程为-logEC50=0.467+0.352VX-0.0631μ+0.00617△Hfn=12 r=94.02%S=0.1085p=0.001结论:从相关系数r=94.02%可以看出完全可以用该方程预测胺类化合物的毒性,可用于评价芳香胺类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有毒物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分子结构出发,通过考虑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各原子的连接方式,提出一种既能表征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又能反映出氯原子取代位置的新型分子结构参数Mi.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子结构参数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得复相关系数为0.9938.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留一法交互校验以及Jackknife随机抽样检验,得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7和0.9931,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和外部预测能力,同时该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用改进的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0χ^h、^1χ^h研究了卤代芳烃、醇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生物毒性的相关性(QSAR),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对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的OH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以及后续的单分子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从微观反应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常温下2,3,7,8-TCDF作为二噁英类物质难降解的根本原因,并阐述了其在高温下的单分子降解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结构,同时完成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出各反应通道的最低能量路径.结果表明,OH自由基容易加成到2,3,7,8-TCDF上,但后续的降解反应的能垒过高,因此2,3,7,8-TCDF降解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计算了结构类似的21个三嗪类除草剂化合物的生成热、最高占据、最低空轨道轨道能量、偶极矩、静电势、极化度以及5个具有代表性N原子所带的电荷这些量子化学参数,结合分配系数、表面积等物理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一活性关系(QSAR)研究,建立了相应的QSAR方程,R^2=0.863,F=1.576.利用该方程对西玛津的毒性活性进行了预测验证.预测值与理论值很接近,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证实了该QSAR方程可靠.  相似文献   

13.
在Randic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mX基础上,根据分子中成键原子i的结构特征和所处的化学环境,提出了新的计算顶点原子价点价δTi方法,以δTi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新的能表征含有杂原子分子结构信息的价连接性指数mTt.用2T与50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分子和二苯并呋喃的lgKOW关联,拟合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18,且新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对不同类型有机物的理化活性具有较好的估算和预测能力,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
在HF/6-311G^**水平上计算了26个取代芳烃化合物,用电荷密度为0.001e/bohr^3轮廓的分子体积代替vander呲体积,以线性溶解能理论为基础,将结构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导出两个理论线性溶解能相关模型,得出取代芳烃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对发光茵和呆鲦鱼毒性(-IgEC50和-IgLC50)的定量关系方程(r^2分别为0.8719和0.9089),两方程可以应用于同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毒性的预测,得到的模型明显优于AMI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其中抗氧化活性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对黄酮类药物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羟基氧原子Mulliken电荷值,B环上6个C原子电荷之和QB等量化参数,结合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黄酮分子上羟基氧的MC(Mulliken Charge)值,QB的大小,羟基数目Nh及其在分子结构上的位置,C2-C3之间是否双键结构以及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都有重要影响.选取不同参数组合建立三个QSAR方程,经检验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预测硝基芳烃化合物毒性数据的预测方程。方法:以大型蚤(Daphniamagna)为实验材料,求取18种硝基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数据48h-IC50,化观察了中毒症状。应用五种理化参数-EHOMO、ELUMO、ELUMO、logP、VX和QNO2对所得的毒性数据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得到预测方程。结果:得到硝基芳烃对大型蚤的QSAR表达式:-logIC50=0.21+0.664(-EHOMO)+0.0302VXn=18r=0.8221,P<0.001,应用上述方程对18种化合物进行了毒性预测,结果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较好,残差较小。结论:可以利用上述得到的QSAR表达式对硝基芳烃毒性进行预测,推测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值求解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研究了2个相干超短激光脉冲在硝基苯胺分子(pNA分子)介质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量化计算表明该分子在低能级区域内只有1个电荷转移态,因此可把该分子看作二能级体系.当3竹共振脉冲与4π非共振脉冲先后入射到硝基苯胺分子介质中进行传播时,3π脉冲的能量将转移给后面的4竹脉冲,前者面积逐渐变为2π,激发分子能级占有率发生一次完整的拉比振荡;后者在介质中仍保持非共振传播,只能激发分子能级占有率发生不完整的拉比振荡.脉冲的频谱发生展宽,并在共振频率附近振荡剧烈.通过引入固有偶极矩为零的赝分子作为比较对象,发现硝基苯胺分子的固有偶极矩导致非线性传播过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三嗪类化合物发光菌毒性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得到三嗪化合物的摩尔折射率、前线轨道能量、偶极矩、原子静电荷等参数.利用上述参数以及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建立了一个QSAR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了理论预测,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PM3-MO方法,对20(s)-喜树碱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轨道及其能级、电荷密度、键长、二面角参数等.结果表明:喜树碱分子几乎完全呈平面结构且多环之间相互共轭,由此推测该多环共轭平面结构在与DNA—TopoⅠ复合物相作用时,α-羟基内酯环的内酯部位作为特殊的亲核位点与之作用,从而发挥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定位基指数(G)和原子距离指数(S)作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并用G,S与51种PCDFs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关联,建立的数学模型为:lgKow=4.3191+0.3681G^0.65+0.3057S^3(n=51,R=0.9289,F=151.0,s=0.1776),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0.1429,明显优于文献方法.对未有实验数据的85个PCDFs的lgKow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