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系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又称粉葛、葛藤、野葛等,始载于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为卫生部发布的药食兼用植物。本文对葛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葛根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食用、医药、保健品、饲料(畜禽养殖)等行业应用的良好素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葛根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开拓葛根系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葛根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C、柠檬酸、焦亚硫酸钠、异Vc-Na对葛根饮料护色的影响;料水比、pH值、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浸提异黄酮类物质的影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葛根饮料澄清效果的影响;葛根含量、β-环糊精、柠檬酸、蔗糖等因素对饮料风味的影响;最佳灭菌条件的确定. 实验表明:最佳护色条件为0.02%的异Vc-Na护色2 h;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3、pH值为8、浸提时间4 h;糖化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温度60℃、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500U/mL;淀粉酶的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5.5、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15U/mL;糖化酶比α-淀粉酶澄清效果好;调配的最佳组合是葛根含量32(%g/V)、β-环糊精0.7(%W/V)、柠檬酸0.2(%W/V)、蔗糖8(%W/V);最佳灭菌条件为100℃下保持10min.  相似文献   

3.
葛根属豆科植物,是国家农业部、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植物,同时也是国家林业部门确定的退耕还林生态林灌木树种之一。葛根的用途极为广泛,一是作中药材;二是作为保健食品和菜肴;三是从鲜葛根中提取淀粉;四是从葛根中提取异黄酮类化合物,作药品制剂。葛根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它加工出一系列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4.
葛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采自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园的野葛葛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提取葛根中的异黄酮,应用柱层析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核鉴定。从中分离出5个结晶性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别鉴定出化合物(1)为葛根素、化合物(2)为大豆苷。葛根中的异黄酮组分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中有吸收。  相似文献   

5.
马林 《大自然》2013,(4):38-39
葛根也称野葛、柴葛,为藤本植物,长约10米,生于山坡草丛路旁及疏林中较阴湿的地方,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几乎遍布全国。葛根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蝶形花为蓝紫色或紫色;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丛和疏林中。葛根的历史沿革及分布葛根作为药食同源植物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但书中仅简单地记载了葛根的性味  相似文献   

6.
葛根黄酮的提取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葛根黄酮的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用原药材5倍量的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提取得到葛根中总黄酮含量为7.43%.定性试验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葛根黄酮可以开发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7.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葛根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4因素,即:乙醇浓度、温度、pH、浸提时间。结果表明:用pH为8,浓度在90%以上的乙醇溶液,在80℃下浸提2h,即可提得93%的葛根总黄酮物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葛根近5年来的成分提取,质量研究进行了总结,为葛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葛根总黄酮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葛根渣进行微波辅助处理,考察微波作用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试验中以总黄酮的提取量为考察对象,重点以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和浸泡次数等单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微波中高火挡对葛根原料辅助萃取处理1min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浸提两次,得到的葛根总黄酮提取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葛根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葛根资源及利用现状后 ,根据物尽其用、综合利用的原则 ,研究了葛粉、黄酮并提工艺 ,及其深度开发方向 ,为葛根的进一步产业化 ,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提取葛根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葛根黄酮,并运用了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葛根黄酮的提取试验,考察了微波强度、浸提时间、提取液的醇度及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通过回归数学模型确定了微波提取葛根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0.63kW,浸提时间15min,料液比(体积)1:25,醇度20%。  相似文献   

12.
葛根总黄酮成分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超声波方法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用正交法确定了超声波方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波提取25min,提取次数3次,温度25℃;同时测定了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葛根总黄酮对DD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证实葛根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葛根中有效成份连续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浸泡匀浆,沉淀分离得葛根淀粉,水提液经大孔吸咐树脂分离,乙醇梯度洗脱得葛根黄酮,葛根黄酮柱层析后经醋酸反复结晶可得纯度97%的葛根素。  相似文献   

14.
葛根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葛根资源及利用现状后,根据物尽其用,综合利用的原则,研究了葛粉、黄酮并提工艺,及其浓度开发方向,为葛根的进一步产业化,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葛根拮抗香烟中有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鼠被动吸烟中毒死亡试验和精子观察,探讨葛根水抽提物抗香烟中有害物质对小鼠完整个体及其精子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葛根水抽提物可使小鼠在密闭烟气环境中延长生命,同时对香烟中有害毒物所诱发的精了畸形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药葛根在拮抗香烟中的有害物质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葛根直链淀粉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葛根淀粉以碱液分散溶解时 ,随着沉淀剂正丁醇的加入 ,直链淀粉分子与正丁醇形成重结晶 ,并按分子量的大小逐渐进入凝聚相 ,最终直链淀粉组分从整个淀粉体系中分离出来 ,得到纯化的葛根直链淀粉组分。利用 Mark-Houwink方程 ,在准确测定葛根直链淀粉溶液特性粘度 [η]的基础上 ,计算出葛根直链淀粉的分子量 Mη为 4.0 6× 10 5 。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以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筛选了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酶解pH值等;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对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的筛选。文章首次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对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辅助提取,并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pH值为6,酶质量分数为2%,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4h时,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在葛根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纤维素酶对葛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平行对比实验和正交设计,并以薄层扫描法对葛根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用纤维素酶解后,葛根素含量提高175.9%,影响酶解的因素为温度、时间、pH值、用酶量.  相似文献   

19.
谢华 《科技智囊》2021,(6):36-42
葛根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皆有很强的产业化价值.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葛根由于其对于山地、林地的适应性,被广泛用于乡村振兴工作当中,但目前葛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不够明朗,存在诸多发展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专利与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对葛根相关专利数据的搜集整理,对葛根及葛根素专利的分析,整理出了现阶段葛根产业发展的问题,对葛根产业目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提出了葛根产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州科学》2021,39(3)
目的:优选黔产葛根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晒干、阴干、烘干法对不同切制规格的葛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葛根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葛根的内在质量影响较大,综合评分值较大的加工方法主要为趁鲜切厚片(2~4 mm)后晒干(0.81)趁鲜切块(1~2 cm)后60℃烘干(0.80)趁鲜切块(1~2 cm)后晒干(0.79);而综合评分值最低的加工方法为趁鲜切段(4~6 cm)后阴干(0.03)。同一切制规格下,晒干和烘干对葛根质量影响差异不大。结论:葛根最佳的产地加工方法为:取原鲜品药材,除去杂质泥土,刮去外皮,趁鲜切厚片(2~4 mm)或块(1~2 cm)后,晒干或60℃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葛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