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亚砜萃取剂对盐酸体系中钯、铂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酸度下使用该萃取剂能达到钯、铂定量萃取和分离的目的;它对钯的萃取饱和容量很高;且加入象N_(1923),N_(263)等添加剂后不仅可使萃取加速进行,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萃取率;以硫脲作为反萃剂可使萃取剂反复使用,实验证明,二(2-乙基己基)亚砜的煤油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2.
N235萃取Cr(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三烷基胺(N235)从硫酸介质中对Cr(Ⅵ)的萃取,考察了不同稀释剂、水相酸度、水相中Cr(Ⅵ)的浓度、萃取剂浓度、温度、相比等对萃取的影响.求得三烷基胺(N235)萃取Cr(Ⅵ)的过程热效应△H=-26.2 kJ/mol.研究表明三烷基胺(N235)是一种从废水中萃取分离Cr(Ⅵ)的优良萃取剂.  相似文献   

3.
二烷基取代亚砜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恒界面池搅拌法测定了正辛基-对叔丁基苯基亚砜萃取钯(Ⅱ)的萃取反应速率常数(k1).用半经验ZINDO/1方法对4种二取代亚砜类萃取剂及其钯(Ⅱ)配合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亚砜类革取剂结构对其革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羟肟类萃取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铜的溶剂萃取中。据报道,国外对反式羟肟的测定,一般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分离——红外光谱测定法,和电位法。但是对工业生产上含有煤油的羟肟铜萃取剂中反式羟肟的测定,至今尚未见到简便合适的方法报导。我们赴恩平铜矿开门办学过程中,在铜矿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中和法测定煤油中反式羟肟的试验。中和法是基于反式羟肟饱和萃取铜时定量置换出氢离子,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所放出的氢离子,间接测定反式羟肟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羟肟类萃取剂对铜的溶剂萃取,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湿法炼铜新技术.由于这类萃取剂萃铜速度较慢,往往要加入动力协萃剂.如国外常用的铜萃取剂LIX64N,就是萃取剂LIX65N 与动力协萃剂LIX63的混合物.国产铜萃取剂03045萃取低铜料液达到平衡时间较长,前几年我们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协作发现渗透剂T(简称OT)作为动力协萃剂较有前途,体系内加0.1%OT 可使平衡时间缩短至4分钟左右.OT 的应用在文献中已有报导,最近又有人提出象磺酸一类的有机酸,其动力协萃作用和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肟类萃取剂 N_(520)在氨性硫酸盐溶液中对钴镍的萃取性能及应用 N_(?)分离钴镍的途径.实验研究表明在萃取段分离两者较为困难,但在反萃取段通过控制反萃液的组分和浓度较易达到分离钴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在氯仿中萃取钯的行为及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与三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钯的行为.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合物组成为PdL和PdL(TOPO)2.同时了计算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对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萃取钯及2-羟基-4-仲辛基-二苯甲酮肟与三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钯有利.  相似文献   

8.
由于U(IV)在空气中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关溶剂萃取U(IV)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少.近年来,发现不同价态铀在进行化学交换时有明显的同位素富集效应后,溶剂萃取U(IV)的研究引起了人们重视.Kiwan等自1971年起连续报道了HDEHP从过氯酸、盐酸和硫酸介质中萃取U(IV)的研究.Solovkin研究了TBP从硝酸介质中萃取U(IV)的机理并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常数.陈金榜等报道了TTA和TBP混合萃取剂对U(IV)的协同萃取.最近冠醚萃取剂也已用于从盐酸介质中萃取U(IV). 中性磷类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仍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萃取剂.它们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金属离子的能力远大于硝酸盐.对四价锕系元素的  相似文献   

9.
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酮-(5)(以下简作PMTFP,在反应式中用HA代表)系4-酰基吡唑酮-(5)类螯合萃取剂,这类萃取剂是Jensen于1959年首先提出的,1963年国内就开始将这类萃取剂应用于镧系元素的萃取和放射化学的分离分析中.国外自1965年以来也做了大量工作,迄今已用于50多个元素的萃取.实践证明,这是一类优良的萃取剂.4-酰基吡唑酮-(5)类萃取剂与中性磷类萃取剂的协萃体系也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其中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简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二正已基硫醚对铂、钯的萃取分离。在0.1MHCI条件下,用DHS一二甲苯溶液作萃取剂,能选择性地萃取pd(Ⅱ),而与pt(Ⅳ)定量分离。载钯有机相用氨水反萃,一级反萃率即高达98.2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溶剂萃取动力学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在核燃料和一些重要金属的萃取分离工艺中正在广泛地采用离心萃取技术,一些螯合型的萃取剂(如LIX-64)对铜等有色金属的萃取已成功地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同时,有关萃取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正在从平衡状态深入到动力学和传质过程。目前研究萃取动力学的方法不少,  相似文献   

12.
在盐酸体系中以N,N—二乙基正辛硫基乙铣胺(简写DOTA)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钯(Ⅱ)的萃取作了研究,讨论了[H~+]、[Cl~-]、萃取剂浓度、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剂的再生利用,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已有关于溶剂萃取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报导,如用磷酸三丁酯(TBP)萃取含铬(Ⅵ)废水,铬(Ⅵ)的回收率很高(99.5%),反萃液中铬盐浓度可达200克/升,此法已在工业上获得应用。国内也有人用TBP作过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人用胺类萃取剂萃取含铬(Ⅵ)溶液,另有多篇文献报导了有关铬(Ⅵ)的萃取,其主要目的是用于铬(Ⅵ)的萃取分析。本文对各种常用的国产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三辛基氧化膦(TOPO)、二甲庚  相似文献   

14.
矿石中金的分析,一般需经富集后才能进行测定,液液萃取富集金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已见很多报导。亚砜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萃取剂,应用二正辛基亚砜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的金已有报导,二(2—乙基已基)亚砜(DEHSO)为我系近年合成的一种新的亚砜类萃取剂,文献[7]介绍了它的性能和萃取钯、金的行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分子中含有硫醚基团和另一个基团如羧酸、酯、酰胺的萃取剂.研究了它们对金、钯的萃取性能.并与对称硫醚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2—乙基已硫基乙酸乙酯对钯具有较好的萃取性能,N,N—二仲辛基2—乙基已硫基乙酰胺与二(2—乙基已基)硫醚一样是金的优良萃取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氯化三烷基甲基铵 N_(7402)煤油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铂(Ⅳ)的平衡.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铂萃取的影响;用饱和法、摩尔比法、等摩尔系列法和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R_3NCH_3)_2PtCl_6;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证实该萃取过程属于阴离子交换机理,测得表观萃取平衡常数 K_(ex)=158.6,变△H=0.154kJ·mol~(-1),自由能变△G=-12.55kJ·mol~(-1),熵变△S=41.60J·mol~(-1)·K~(-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国产羟肟类萃取剂2-羟基-4-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代号N_(530))进行了萃取分离钴镍的研究。实验所用有机相为20%N_(530)磺化煤油溶液,水相分别为钴(Ⅱ)、镍(Ⅱ)氨性硫酸盐、氨性氯化物及氨性碳酸盐溶液,研究结果表明:钴(Ⅱ)镍(Ⅱ)的萃取率均随水相平衡pH值及铵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的影响不显著,钴(Ⅱ)的萃取速率大于镍(Ⅱ)的萃取速率。N_(530)分离钴(Ⅱ)镍(Ⅱ)可用反萃取方法,即先用小于0.05mol/LH_2SO_4溶液反萃取镍(Ⅱ)后,再用NaCl(50g/L)和HCl(4mol/L)的混合液反萃取钴,经多级反萃可使钴反萃完全。若在水相添加适量的(NH_4)_2S_2O_8,或通入空气,或把料液敝开静置,均可使钴(Ⅱ)氧化成钴(Ⅲ)的氨合配离子。此时钴的萃取率下降,而镍的萃取率不变。这样控制适合的条件,便可以通过单级萃取有效地分离钴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酸性溶液中铜(Ⅱ)、铁(Ⅲ)可被N_(530)萃取,但钴、镍不萃,因此可用萃取方法净化除去料液中所含的铜、铁这些杂质金属。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国产新型的含氮萃取剂N816,以煤油为稀释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铂、钯进行了萃取研究。得到了最佳的萃取条件、萃取率和萃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HPMBP)是稀土元素的优良萃取剂,利用诸如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磷酸三丁酯(TBP)等中性磷型萃取剂的协萃效应可显著提高萃取率。如:HPMBP—TOPO苯溶液萃取铕和钪、HPMBP—TBP苯萃取体系(PH5.5~6.5)萃取荧光法测定铕和铽、HPMBP—TBP或TOPO环已烷—氯仿体系萃取铕等。鉴于同是中性磷型萃取剂的三苯基氧化膦(TPPO)的协萃效应的有关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对铕、铽—HPMBP—TPPO苯协萃体系的萃取条件、协萃常  相似文献   

20.
前面的报告研究了硝酸四丁基铵(TBAN)——甲基异丁基酮(MIBK)及硝酸四苯(钅申)(TPAsN)——甲基异丁基酮对UO_2(NO_3)_2的萃取行为,证明上述体系均属于离子缔合与中性络合协萃体系(简称BC类协萃体系),并且研究了它们的萃取机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试验了TBAN、TPAsN两种离子萃取剂与MIBK、醋酸丁酯(BuOAc)、醋酸戊酯AmOAc和环已酮四种中性萃取剂组合而成的八种混合萃取剂对硝酸氧铀的萃取行为,以求探寻BC类协同萃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