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价值是指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和规范的公益导向.公共价值一经形成必然寻求实现,而公共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组织和管理.人类实现公共价值的组织管理形式可以区分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公共治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公共权力的扩张和腐败,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和体现公众的意志,所以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职院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着政府宏观统筹不力、学校合作实力不强、企业动力和能力不足、学生及家长被参与等问题,构建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建立法律保障、完善组织、共建共享、多项合作、利益驱力等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省级政府公共价值治理的政策供给、绩效评价和第三方问责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基层政府的公共行政执行能力、问责平台建设和第三方声誉角度,构建了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第三方组织协同问责机制,探讨了省级政府提升公共价值的方法和路径,以及提高公共价值治理透明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多元协同治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价值意蕴进行分析,进而从坚持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多元协同治理理念、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体系、满足多元主体利益诉求以及加强高职院校高质量治理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具体路径,以期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公司治理机制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它是对股东至上传统理论的一种否定和修正。公司治理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论文基于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及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将利益相关者与我国公司治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我国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立法状况为依据,对其参与治理过程中的优点与缺陷详细阐述,并对缺陷提出建议。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实际获得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诉求和现实挑战,通过分析政府主动推出的引导高职院校发展的“四大专项计划”,厘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利益攸关方的作用,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人才培养供应链内涵重构的“命运共同体”,结合重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开展企业现代学徒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重新定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公共治理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城市快速、和谐发展。并结合大庆市公共治理模式发展状况,研究了公共治理模式的发展背景、类型、政府角色转变和公众监督作用发挥等公共治理理论,最后通过三方面建议为大庆发展城市公共治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而言,它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将企业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注重强调政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强调注重市场的力量,从各个层面对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旅游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就是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将公共战略管理思想、企业化政府思想、多目标整合发展的思想、参与式治理思想等应用到新模式中来,是适应新形势下对政府旅游管理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摘要: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 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 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 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 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 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清朝末年创制的《公司律》揭纛私法自治和私权保护,打破了传统法律中关于明确“士农工商”等级身份的羁绊,刺穿了传统中国法律中关于模糊权利的遮蔽,开始昭示了权利本位和私权优先的理念,确立了股东平等的观念,构建了公司治理的架构,实现了制度需求的转化;尽管存在政府立法中浓厚的权力色彩,但毕竟开创了近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先河,商人阶层通过合法的管道追逐自己利益,而政府在此过程中应遵守制度设计的初衷和权力的行使边界。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体涵盖村寨居民、地方政府与外来投资者。各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的互动与博弈中存在的权利失衡态势可能导致旅游开发难以维系。为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权力失衡的态势出发,合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角色,构建利益约束机制和行为监督机制,发挥社区组织和社区精英的作用,实现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2.
政府寻租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双重体制并存,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政府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治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马军 《科技信息》2009,(25):380-380,395
高职院校章程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章程和高校治理理论的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章程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创新模式,近几年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复杂的公共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共享单车历史,梳理出由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再到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基于共享单车的治理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提出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协同治理是共享单车治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高职生综合素质现状,决定了武术在当前高职院校进行普及推广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武术理论教学、武术实践公共必修课、武术实践公共选修课、武术协会社团文化建设、武术文化艺术节、武术文化教育展示等途径普及武术文化教育,通过武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半城市化的社区,它容纳了多重身份的社区居民、多种行业的企业组织、多重社会关系、多种利益诉求,并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异质性。多种原因使基层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出现了权力"悬浮"的困境。转变治理观念、探索新的治理体制、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规范公权力的运行、重构官民之间的联系纽带是破解治理"悬浮"困境,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善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及难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公共危机治理应在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培育民间组织,构建协同治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强化协同治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的国际区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多方位合作机制,从而提高协同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韩升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2):96-101,111
公共权力是一种维持、调整和发展社会生活基本秩序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力量。公共权力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这是公共权力道德维度的理论基础。积极发挥道德的作用,对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克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共权力的道德指向是善的实现,而善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加以理解:实践描述层面上,具体的善就是确保主体的权利实现;价值规范层面上,最终善就是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20.
王秀梅  牛同训 《科技信息》2011,(10):I0206-I0206,I0208
高职教育离不开校企合作,而企业培训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是校企合作的纽带。高职院校开展企业培训能够提高企业对学校的关注度,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的建设。开展企业培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能够克服高职教育自身的一些缺陷,推动高职院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