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磊  宋红艳 《河南科技》2007,(11):34-35
在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区,气候的四季特点易造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以及沥青老化而形成的大量网裂或龟裂,裂缝的大量存在使雨、水下渗引起路基及路面发生沉陷,大大缩短了沥青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裂缝出现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琳 《河南科技》2005,(9):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射裂缝隙,  相似文献   

4.
刘志科 《河南科技》2004,(12):35-35
近年来,沥青路面的表面裂缝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维修和养护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挠众多养护单位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裂缝尤其横向裂缝,近年来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无论其面层是国产沥青或是进口沥青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横向裂缝。通过近几年对周口市G311线、G106线、S237线及S219线等近三百公里干线公路的调查,这些路段均不同程度的出现横向裂缝,间距为10-15m,其共同特点是所有裂缝均是上宽下窄,横向裂缝大都贯穿路面全宽。研究表明,半  相似文献   

6.
<正>在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区,气候的四季特点易造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以及沥青老化而形成的大量网裂或龟裂,裂缝的大量存在使雨、水下渗引起路基及路面发生沉陷,大大缩短了沥青路面的寿命。采用目前普通的沥青,很难满足技术要求。而作为我国正在推广的改性沥青,由于其不仅能提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较好地解决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建成通车后,不论基层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裂缝。对路面病害的处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点从病害的始发阶段——路面裂缝处治抓起。  相似文献   

8.
韩龙 《河南科技》2005,(4):39-40
路面结构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外界各种条件变化的影响,因而,路面的常见病害多而复杂。我国公路施工部门对沥青路面病害处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随着施工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许多病害逐年减少,由裂缝导致路面迅速损坏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这一病害至今未能根除。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述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论其基层刚性与否,随着车辆的通行及气温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初期的路面裂缝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小,但随着表面雨水或雪水的渗入,会导致裂缝两侧的  相似文献   

10.
樊勇  朱振平 《河南科技》2006,(11):46-46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公路纤维混凝土路面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焕宇  冯建亚  李晋 《松辽学刊》2000,(4):25-27,33
本文对用纤维代替混凝土路面钢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施工方便,养生期短,降低造价.  相似文献   

12.
不平整路面下汽车随机振动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知不平整路面谱密度的情况下,给出了一种供计算机模拟用的随机不平整路面模型。由随机数形成输入的样本波,通过数字模拟,可迅速得到汽车振动的数字特征.在考虑到舒适度等问题的情况下,为汽车的参数设计和新型汽车的动态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错综复杂,车辆如流水,人口的增长和有限的绿地面积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在保留好原有绿地空间的同时,发展城市道路立体绿化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从道路立体绿化的作用、主要形式、植物选择及配置及其施工技术以及对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城市建设更好地利用空间,发展道路立体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城市平面交叉口的拥堵情况经常发生.借助一定的交通仿真手段,寻求合理的优化信号设计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兰州市"滨河北路—宝石花路"的T形交叉口为例,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寻求其优化信号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信号设计方案能有效地减少车辆延误时间和车辆排队队长,车辆平均延误时间缩短25s,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26m,有效地提高了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路网布局中应该考虑工程造价,同时需要兼顾节点的相对重要程度介绍了节点重要度的计算方法,提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Kruskal最小树算法.根据分层次规划的思想,基于节点重要度对各节点进行分层,在此基础上运用Kruskal最小树算法,进行算法设计求解,将此方法应用到某县公路布局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洪涛 《松辽学刊》2003,24(4):60-62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汽车的普及,交通拥挤加剧,交通肇事频发,交通环境的恶化,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世界的严重问题。交通秩序的恶化已影响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面对交通供需矛盾严重、交通管理设施缺乏、技术落后及混合交通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强警的战略方针,向科技要警力,发展交通自动控制技术,充分发挥高科技手段以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本文对道路交通控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分析提出了道路交通控制的趋势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LED路灯智能化控制的需要,提出基于STM32f10x芯片上的资源,开发一款适用于LED路灯智能化控制需要的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 STM32f10x 芯片的资源,探讨了应用该芯片开发控制系统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系统分析了LED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构架,并给出部分重要驱动程序的流程框图。  相似文献   

19.
神延铁路风沙路基植物护坡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延铁路风沙路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多风,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采用生物工程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既可保护和加固路基的稳定性,又能达到绿化铁路两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柠条、紫穗槐等灌木树种护坡,成活率高,长势好,投入成本低,为神延铁路全线植物护坡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今后同类自然条件下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运力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甘肃省营运载货汽车数量与汽车货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营运载货汽车处于规模回报递减和总量过剩状态,进一步说明运力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通过运力发展模型计算出满足特定需求的冷藏保温车和集装箱运输车的理论配置数量,为专用车型的投放计划提供参考.并列举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运力结构调整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