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通过研究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对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和番茄红素的影响,阐明了超声协同钙浸渍提高樱桃番茄品质特性的原因。采用质构仪、色差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硬度、色泽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结构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可促进钙离子渗入到果肉组织中,有效延缓贮藏期间樱桃番茄硬度的下降,同时抑制果实褐变指数、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维持番茄果实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协同钙浸渍对樱桃番茄全反式番茄红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有效抑制了樱桃番茄贮藏期间全反式番茄红素、5-顺式番茄红素和9-顺式番茄红素的氧化,维持了其结构完整性。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可较好地维持樱桃番茄贮藏期间的营养和品质,研究结果旨在为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是番茄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研究基于31个表型性状对收集到的166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熟性(1.248);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宽(2.07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55.21%).数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绝大部分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提取的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96%.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17.5处聚为六大类,相对于其他组群,第Ⅵ组群整体性状表现良好,是优良的种质资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番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编号为64的番茄综合评价值(D值)最高,综合性状最为优异,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宁夏番茄种质资源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茄果类展示平台引进了一批樱桃番茄,经过两年试验,总结了种植樱桃番茄从生物学特性、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栽培技术,为石河子垦区扩大樱桃番茄的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42份引进燕麦材料在株高、千粒重、主穗小穗数、轮层数、主穗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主穗小穗数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空铃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空铃数,其次是主穗粒重、主穗小穗数和千粒重。各材料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材料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42份燕麦材料在距离系数为7.0时可被划分为5类。这些类型为青海地区燕麦育种提供了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番茄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以番茄骨干育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鉴定了34份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同时测定了8份骨干材料感病前后体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4.12%的番茄育种材料属于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免疫,高抗占11.76%。从34份番茄品种中任选取5份抗病和3份中抗番茄材料进行生化指标的比较,发现8份材料感病后的EST,PAL,POD活性均比感病前高。此外,8份材料的CAT活性感病后均比感病前低。  相似文献   

6.
新疆加工番茄上一种类似南方番茄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加工番茄里格87-5进行RNA测序时,我们发现存在南方番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序列包含STV除5′末端12bp和3′末端35bp的其它全部3390bp的RNA序列,其中只有5个碱基存在差异(与EF442780相比),说明里格87-5感染了STV。为了快速检测加工番茄品种的病毒感染情况,我们设计了STV特异性的PCR引物STV168F/STV745R,用一步法RT-PCR方法,从里格87-5的总RNA中扩增得到了预期的577bp的扩增产物,回收、克隆到pGEM-T上,提取质粒经EcoRI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与已报道的STV的序列同源性为99%~100%,表明该片段是STV特异性的。运用这项技术调查了20份加工番茄材料,结果显示,有3份材料的全部植株均带毒,13份材料均不带毒,另外4份材料部分带毒。同时,在新疆石河子蔬菜花卉研究所随机采集了加工番茄叶片样品,统计大田检出率约为28%。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壳聚糖对樱桃番茄上青霉菌生长繁殖以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在离体的条件下,进行了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对青霉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菌落扩展的抑制实验。在活体条件下,对浸泡过0.2g/L壳聚糖溶液的樱桃番茄接种青霉菌孢子悬浮液,研究壳聚糖对樱桃番茄病害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壳聚糖溶液对青霉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壳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4g/L时,几乎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0.2g/L壳聚糖对菌落的扩展抑制最明显,但随着壳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却逐渐减弱。在樱桃番茄上的接种实验中,进一步验证了0.2g/L壳聚糖能够对樱桃番茄上青霉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效果。在壳聚糖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实验中,检测了樱桃番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MDA)、还原性糖质量比等生理指标,结果均表明壳聚糖有助于延缓樱桃番茄的成熟,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克拉玛依地区引进美味、亚蔬6号、圣女、铃球、樱桃红、铃太郎、小皇后、串珠8个不同的樱桃番茄品种,进行大棚栽培试验,运用灰色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味>铃太郎>串珠>樱桃红>圣女>铃球>小皇后>亚蔬6号,即美味樱桃番茄在植株长势,果实品质,产量方面普遍好于其它品种,具有引进和推广价值;小皇后、亚蔬6号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于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2个年度3个试点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全国10个省区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4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这些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病毒病、白粉病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1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2.039,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荚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质量性状中,花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成熟荚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聚类分析将41份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第I类群主要为矮秆、直立以及早熟资源,可作为育种优异亲本材料;第II类群主要是大籽粒材料,可作为改良绿豆籽粒大小的材料加以利用;第III类群主要是黑籽粒材料,可作为特色育种材料加以利用;第IV类群和第V类群主要为抗病材料,可作为挖掘病毒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的亲本材料。经病毒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9份,抗病资源4份;经白粉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11份,抗病资源4份,高抗资源1份。通过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1.95%。  相似文献   

10.
H_2O_2处理对采后樱桃番茄和芒果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解决冷敏型樱桃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Var.cerasiforme)、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冷藏中的冷害问题,用0.001 mmol/L、0.010 mmol/L、0.100 mmol/L过氧化氢(H2O2)和冷激、热激对樱桃番茄和芒果处理后,在2℃冷藏中观测了冷害发生情况、色度及果实中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樱桃番茄H2O2 0.100mmol/L处理、芒果H2O2 0.001 mmol/L处理比对照蒸馏水处理具有较低的冷害发生率、冷害指数、H2O2和MDA含量,樱桃番茄的色度值也高于对照处理.对樱桃番茄减轻冷害的效果与冷激和热激处理效果相当,对芒果的效果与冷激处理效果相当.冷藏前用H2O2溶液处理可以提高樱桃番茄和芒果冷藏中的抗冷性,减轻冷害.  相似文献   

11.
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玉米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农艺性状的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玉米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含量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通过一定的育种途径可以将高蛋白高产、高蛋白矮杆,高蛋白高油、高油高产、高淀粉高产与矮杆早熟等性状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中国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经济林等建设对优质、高产、抗性、稳定林木新品种需求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 的现状,提出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生物技术、“种子卫星”航天搭载育种、常规育种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等4个方面的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林木育种技术需求的重点内容,也是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速生丰度林建设、经济林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优良新品种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合成小麦Syn CD780及其衍生品种川麦42与优良栽培品种杂交构建的2个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进行多环境(年份×地点)田间试验和产量性状QTL分析,探讨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资源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结果表明:① 所考察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和双向超亲分离。S12群体(Syn CD780×川育12)高产株系平均单产670 t/hm2,比川育12提高64%,增产缘于千粒质量的显著提高(100%);S16群体(川麦42×川农16)高产株系平均单产79 t/hm2,比川农16增产181%,增产缘于粒数/m2和千粒质量的共同提高。② 基于S16群体实验数据,共检测到LOD>30的产量性状QTLs 55个。其中,产量QTLs 7个,贡献率75%~273%,均来自CM42;产量构成因素QTLs 48个,贡献率78%~328%。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或其衍生品种突破四川盆地小麦产量瓶颈的潜力较大。   相似文献   

14.
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探讨了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和2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对14个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基因座可以影响多个品质性状;不同基因座对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是不同的;影响的大小也存在差异.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有些品质性状同时受到两个基因座的影响,有时基因座间互作的影响大于单个基因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是非常复杂的,对不同品质性状的改良应采用不同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多样化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于培育高产和理想农艺性状水稻品种显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继代时间、2,4-D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诱变和分化频率的影响,建立了幼穗为外植体、继代培养时间为3个周期(约75d)以及2,4-D的最佳诱变浓度为4.0mg/L的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诱变杂交水稻亲本株1S和中9B,分别成功选育了优良矮化突变株系SV14S和SV9B,为后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这些育种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实了该水稻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瓜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0个黄瓜亲本,通过RAPD分析计算其分子遗传距离,然后配制遗传距离大,中,小的杂交组合15个,田间测定它们的16个园艺性状,对所得园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园艺性状与分子遗传距离间各种相关曲线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黄瓜园艺性状与分子遗传距离间的各种相关曲线中,以抛物线的相关系数最优,其中座瓜率,收获始期与分子遗传距离的抛物线相关系数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54份哥伦比亚木薯种质的育种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对引进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确定育种方向的前提,也是加快育种进度的关键.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1 a)对引自哥伦比亚的54份木薯资源进行育种特性评价,通过对株高、块根直径、单薯鲜重、薯干率、鲜薯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确定54份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种质CM837、CM2399-4、哥伦比亚16P、19S、SG424-19、SM2300-1、SM2323-6、CMR34-11-3、CMR35-70-1和CMR35-70-1表现最好,是育种的优选材料;种质CM385-6、CM837、CM3993-9、CM4054-40、PER557、CMR26-07-15、CMR36-40-9、CMR37-14-9块根淀粉含量和生长情况较好但产量较低,可作为以高淀粉含量和以茎叶为饲料的育种材料;种质CM92-56-1、CM901、CM7595-1和SM28-80-3木薯产量和质量都较好,可作为以木薯为收获目标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Most important agronomic and quality traits of crops are quantitative in nature.The genetic variations in such traits are usually controlled by sets of genes call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QTLs and the environment.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complex traits to design efficient strategies for plant breeding.In the present study,a new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tistical method are presented for QTL mapping.The proposed mapping population is composed of double backcross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backcrossing both homozygous parents to DH (double haploid) or RI (recombinant inbreeding) lines separately.Such an immortal mapping population allows for across-environment replications,an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dominance effects,epistatic effects,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remedying the drawbacks of a single backcross population.In this method,the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ositions of QTLs and their various effects including the QTL additive,dominance,and epistatic effects,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QE).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o assess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its estima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estimate the positions and the genetic effects of QTLs with high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水稻芒长及其分布特征相关QTL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芒的性状与驯化过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芒长短和芒的分布等.利用一个无芒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有芒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上海、海南两地对芒长和芒的分布(芒出现比例)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相关基因(QTL)定位,结果发现这两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检测到影响这两个性状的12个QTL,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的7个区域,贡献率介于2.90%-53.24%,其正效应大多来自有芒亲本Kasalath,但也有3个QTL正效应来自无芒亲本越光,并对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本研究检测到的QTL及其两侧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水稻驯化的研究和理想型无芒品种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0.
四川作物育种科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初期、中期和发展时期,特别是80-90年代发展时期的进步大,成绩显著。育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粮、棉、油新品种(组合)300个以上,创造和发明了杂交水稻的冈型、D型、K型不育系;水稻的无融合生殖“SAR”系;杂交玉米的山区育种模式及“三高”自交系和T型、C型、类型及G型雄不育系;小麦系统应用冬春麦杂交模式及T型雄不育“三系”配套;棉花的“洞A”雄不育系及“两用系法”制种;棉花高抗枯萎病源;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等。选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作物新品种(组合),实现了全省粮、棉、油品种(组合)的四次更新换代,储备了一批超高产的、优质的、高抗病(虫)的后备材料,为21世纪的超高产育种奠定了好的基础。本文总结了20世纪四川作物育种科技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