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株高的研究,以及外源干旱预处理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来探讨干旱预处理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使水稻幼苗株高降低,但PEG预处理却能够使水稻幼苗株高显著增加(P0.05)。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PEG预处理则可以减少MDA含量。同时Cd处理还降低了水稻幼苗叶片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经过PEG预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的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高于Cd处理组(P0.05)。PEG预处理可诱导水稻幼苗对随后的Cd胁迫产生交叉适应,以减轻Cd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幼苗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幼苗在其生长过程中,叶片及根部的TCA循环所占比重不断减少,而HMP途径不断增强.025μmol/L及025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均能减少幼苗叶片及根部TCA循环所占比重,增加HMP途径所占比重,但对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途径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 6 4S在三叶期经 38℃ (恒温 )热激处理后幼苗增长率、叶片长度、叶鞘长度和茎叶干重都极显著低于该品种经 2 2℃ (恒温 )处理后的上述各项指标 ,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而常规水稻师大 435经 38℃ (恒温 )热激处理后及供试的两个材料经 2 2℃ (恒温 )处理后的幼苗都表现出正常生长发育。但两个温度 (38℃和 2 2℃ )处理后对常规水稻师大 435和温敏不育水稻培矮 6 4S的根的生长发育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高原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胁迫对高原水稻2叶期和5叶期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影响有差异:2叶期普遍下降,而5叶期寒性强的和栽培在较高海拔农业区的地区传统品种上升。室外自然光下培育的幼苗比温室人工光下培育的幼苗,其SOD活性较高。SOD活性随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有波动;零下冰冻上升;低温处理之间再回温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5.
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华03”,研究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NiCl2·6H2O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随之增高.由此可认为:用适当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镉对杂交水稻幼苗毒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水稻幼苗,研究镉对杂交水稻幼苗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植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下降;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细胞膜透性大幅度增大.镉的毒害可导致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对高原水稻2叶期和5叶期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影响有差异:2叶期普遍下降;而5叶期抗寒性强的和栽培在较高海拔农业区的地区传统品种上升.室外自然光下培育的幼苗比温室人工光下培育的幼苗,其SOD活性较高.SOD活性随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有波动;零下冰冻上升;低温处理之后再回温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UV-B辐射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增强紫外线-B(UV-B,16 kJ/m2·d和40kJ/m2·d)辐照"两优培九"水稻幼苗,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a/Cb以及反映植物光系统Ⅱ(PSⅡ)的荧光参数值,分析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变化情况以及对水稻叶绿体荧光参数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除qN以外)低于对照组(CK),差异显著(P0.05).其中荧光参数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是对环境胁迫反映最为敏感的一个指标.低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不显著,高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显著.说明高剂量的UV-B导致了水稻荧光特性减弱,光合作用受损.  相似文献   

9.
SOD活性和Vit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交水稻威优35、威优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2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DO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4天测定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自始穗期第4天到12天,杂交水稻威优49的叶片SOD活 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而始穗第4天到第8天威优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35,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说明生育期未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 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三叶期的YTA和YTB幼苗,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蛋白质、细胞壁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3种不同浓度的MeJA对YTA幼苗叶片体内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MeJA浓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低浓度MeJA处理YTB使体内蛋白质含量下降,但高浓度则表现为使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加.3种浓度的MeJA处理均能提高YTA和YTB幼苗叶片中细胞壁纤维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其促进作用越明显,但MeJA处理YTB后其作用的延续时间较YTA的长.不同浓度的MeJA处理对水稻同核异质系YTA和YTB三叶期幼苗叶片细胞壁木质素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对于YTA,浓度越低,其对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作用越明显,最大值在处理后24h出现;而低浓度的MeJA处理YTB其幼苗叶片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较高浓度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YTA和YTB为同核异质系,二者对MeJA处理的反应不同可能与YTA和YTB细胞质之间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浓度苯酚溶液处理3个水稻品种,测定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叶绿素含量及根细胞电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苯酚溶液对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对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明显;高浓度苯酚溶液则降低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细胞膜透性,不同水稻品种受苯酚处理后的生理效应无明显差异。苯酚造成水体污染的临界浓度是0.5mmol/L,大于此临界浓度对水稻有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K^+抑制盐生植物碱蓬生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碱蓬幼苗用0,250,500mmol/L的NaCl和等浓度的KCl处理后,测定其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发现,250和500mmol/L NaCl处理后碱蓬幼苗鲜重和干重稍有下降,而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升高;幼苗中Na^+含量上升而K^+,Ca^2+含量下降;另外,碱蓬质膜透性稍有增大,渗透调节能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光质对不同基因型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为青钱柳叶用人工林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家系(四川沐川31号、浙江安吉1号、广西金钟山6号、广西金钟山7号)的青钱柳当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设置LED白光、蓝光、红光和绿光4种光质处理,测定其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总黄酮、异槲皮苷、山奈酚和槲皮素)和合成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查尔酮合成酶(CHS))活性。【结果】不同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合成途径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总体来讲,与白光和红光相比,短波段的蓝绿光处理下的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更高。青钱柳叶总黄酮含量和异槲皮苷含量最高的为蓝光处理下的安吉1号家系,而山奈酚含量和槲皮素含量最高的为蓝光处理下的金钟山家系6号和7号。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黄酮含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酶活性均呈现显著相关。【结论】 光质和基因型显著影响青钱柳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合成酶活性,蓝光更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可为青钱柳定向培育林分的光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光质对植物体内酚类物质的积累有着重要的影响。青钱柳作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功能多样,具有材用、药用、观赏价值。通过研究光质处理对不同家系青钱柳叶酚类物质积累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青钱柳苗期培育过程中的环境选择和进一步开发保健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可控温湿度的条件下对不同家系(广西金钟山7号、广西金钟山6号、四川沐川31号、浙江安吉1号)青钱柳当年生实生苗进行白光、蓝光、绿光和红光4种光质处理,测定其叶片生物量、酚类物质含量及单株产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并分析了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除家系对总黄酮含量和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外,光质和家系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生物量、酚类物质含量和单株产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总体来讲,白光处理下的青钱柳叶生物量最大,酚类物质含量、单株产量及抗氧化活性却最低;蓝光和绿光处理下的青钱柳叶具有较高的酚类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但绿光处理下的叶生物量最小。因此,蓝光处理对青钱柳叶酚类物质的积累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从家系层面看,安吉1号家系青钱柳的叶生物量最大,而金钟山6号家系青钱柳的叶酚类含量、酚类单株产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青钱柳叶总酚及酚酸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光质的调控显著影响不同家系青钱柳叶酚类物质积累和抗氧化活性,蓝光处理下的金钟山6号青钱柳叶的酚类物质积累多且抗氧化能力强。研究结果可为青钱柳保健品的开发及人工林定向培育过程中的光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SOD活性和Vit C含量的变化与杂交水稻叶片抗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威优 35、威优 49及其父本插秧后第 2 4天测定其叶片SOD活性 ,并在抽穗期对其叶片SOD活性及VitC的含量从始穗起每隔 4天测定一次 ;试验结果表明 :自始穗期第 4天到第 12天 ,杂交水稻威优 49的叶片SOD活性明显低于其他抗早衰品种 ,而始穗第 4天到第 8天威优 49叶片VitC含量高于抗早衰品种威优 35 ,随后VitC呈下降趋势 ,说明生育期末杂交水稻叶片的SOD及VitC水平变化与抗早衰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产量及一些主要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重穗型杂交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其高产主要依赖于大“库”、籽粒的正常充实使单穗重大幅度提高。后期LAI的适当降低、高效叶面积率的增加、根、叶不早衰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其“源”足的主要因素。齐穗后重穗型杂交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的机理是剑叶Rubisco活性的提高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具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对C02有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光合“午休”现象较轻,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密度乘以其气孔开度)大也是重穗型杂交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杂交稻抽穗后物质积累优势明显,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均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用PP333处理水稻幼苗,可改善秧苗素质,例如秧苗矮壮,假茎宽,叶鞘细胞短宽,叶片增厚,叶肉细胞变大,叶脉增粗,叶绿素含量高,发根力强,抗冷性也有所提高.同时,在密播多肥条件下,经过PP333处理,秧苗仍粗壮,故可节约秧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小型地被类观赏竹种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翠竹1.5年生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和构件生物量模型拟合的研究,为小型竹苗快速繁育和竹资源集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翠竹播种后约1.5 a内的生长过程中,对其母株株高、地径,分蘖苗出苗时间及其株高、地径及竹鞭出现和发育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用Logistic 模型和多项式函数对翠竹1.5年生实生苗多个形态学指标(包括叶片干质量、茎秆干质量、分蘖苗株高、竹鞭长度等)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剖析其重要构件生物量随时间的关系,株高、地径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量积累比例之间的关系等。【结果】翠竹在播种后约1周出土,第11天第1片叶全展开,约3个月出现第1代分蘖苗,约6个月一级竹鞭开始分化,1年后一级竹鞭系统上竹秆高生长旺盛,1.5 a后二级、三级竹鞭开始分化生长。随着分蘖苗的分化,其地径和株高也逐渐增加。翠竹实生苗多个构件生物量随时间的关系表现为增长趋势。翠竹实生苗的地径相同时,随苗高生长变大,其茎秆干质量增加。播种后3个月内,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地上、地下干质量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播种后3~7个月,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小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呈现上升趋势;播种10~12个月,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播种1年后,翠竹实生苗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比值仍呈下降趋势,但逐渐趋于稳定。【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翠竹从播种至高生长期间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重要构件的生长发育动态过程。翠竹实生苗高生长过程中重要构件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服从Logistic模型。翠竹实生苗的地径相同时,其高度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翠竹实生苗在大部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干质量大于地下部分干质量。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d^2+ ( 0,10,100,500 μmol/L) , acetochlor (AC) (0,1.6,4.0,8.0μmol/L), and bensulfuronmethyl (BSM) ( 0,0.16,0.40,0.80 μmol/L) on the biomass,leaf soluble sugar, total chlorophyll (chl) content, chl a/b ratio, and Cd content in roots and shoots in the rice seedlings, pot cultur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rice (Oryza sativa L. ) cultivar Jinyou 40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d and AC combined treatment (Cd+ AC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he roots and shoots. The root dry weight/shoot dry weight (RDW/SDW) ratio,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chl a/b ratio decreased by 41%, 50%, 56% ,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as well as the leaf soluble sugar content, plant dry weight /plant fresh weight (PDW/PFW) ratio increased by 284% and 44% , respectively. Cd content in the roots and shoots had a decreasing tendency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AC under the Cd+AC treatment. The Cd and BSM combined treatment (Cd+BSM treatment) had a similar result to the Cd+AC treat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oxicity of Cd to rice seedlings has been enhanced due to its combination with herbicides.  相似文献   

20.
用水稻丰收菌悬浮液处理种子或种芽后,有增加苗高、苗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的促生长作用;过氧化氨酶活性也高于清水对照,并有随菌量提高酶活性递增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高8.7%~13%;根系对32争的吸收比对照高35.8%~83.9%;菌剂中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对稻苗无不良影响.复壮菌株校未复壮者其生理效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