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质粒 pUB110与 pUC18分别册 EcoRI 酶切,T_4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pBC1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该质粒分子量为4.8×10~6道尔顿。pBC11是一种穿梭质粒,能转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它对大肠杆菌 C600、JM101的转化率分别为:4×10~5、1.5×10~5转化体/μgDNA.对枯草杆菌 BR151、QB1130的转化率分别为1.5×10~3、2.15×10~3转化体/μgDNA。在基因表达方面,pBC11上的 K_m~r 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复制和表达,但 pBC11的 Ap~r 基因不能在枯草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空梭质粒载体pSUGV4,它是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质粒载体pUC18为骨架,与来自空梭质粒表达载体pREP9含有革兰氏阳性菌复制起点(ori^ )和卡那霉素抗性(kan^r)基因片段重组而成,上述穿梭质粒载体可用于在大肠杆菌(E.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进行基因克隆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载体pSUGV4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载体pSUGV4,它是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质粒载体pUC18为骨架,与来自穿梭质粒表达载体pREP9含有革兰氏阳性菌复制起点(on  相似文献   

4.
将 2种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 (ScFv)基因ScFv - 2E3和ScFV - 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 - 2 0b ,pET - 2 8a和pHOG2 1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PUC -2E3和pUC - 1A8,pET2 0b - 2E3和pET2 0b - 1A8,pET2 8a - 2E3和pET2 8a - 1A8以及pHOG - 2E3和pHOG - 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 ,提取质粒 ,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 ,说明已成功构建了 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5.
以大肠杆菌XL1blue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基因,并将目的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pUC18和表达载体pTrcHisC上,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pTrcHisC-TRX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最后利用固定化金属螫合亲和层析技术(IMAC)获得较纯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硫氧还蛋白的功能及其应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B-Arg-Arg-A)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将C肽为6个氨基酸残基的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删除突变成C肽仅为2个精氨酸残基的胰岛素原类似物(BArg-Arg-A)基因,即把pUC18BC'A改建为pUC18BR2A。再将pUC18BR2A与pJG105重组为表达质粒pJG107,使B-Arg-Arg-A与pJG105编码的一种多肽构成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体系中表达。融合蛋白占细菌蛋白总量的58%。表达产物具有人胰岛素放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将2种抗A型产气英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ScFv)基因ScFv-2E3和ScFV-1A8分别克隆至表达质粒pUC119,pET-20b,pET-28a和pHOG2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UC2E3和pUC-1A8,pET20b-2E3和pET20b-1A9,pET28a-2E3和pET28a-1A8以及pHOG-2E3和pHOG-1A8,然后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中均含目的ScFv基因片段,说明已成功构建了8个含ScFv基因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8.
以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YRp7 DNA为材料,经体外重组构建了质粒Yp7。该质粒具有Amp~r、Tet~r两个抗药性标记和一个来自酵母细胞的Trpl基因。分子量约为5.25kb。该质粒可用于筛选水稻等真核生物DNA中的自主复制序列。  相似文献   

9.
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17(SGr),依次赋予其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his-operon,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M-18(SGr+2-TAr+HisHxr)得到工程菌E.coli M-19(SGr+2-TAr+HisHxr/pUC118-his-operon).根据zwf和prs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与载体pSTV28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V28-zwf、pSTV28-prs和pSTV28-zwf-prs,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工程菌E.coli M-19,摇瓶发酵测定重组工程菌L–组氨酸的产量.摇瓶发酵结果显示,L–组氨酸产量与对照株相比,工程菌E.coli M-19提高了4.5倍,双质粒系统重组工程菌E.coli MZH-19、E.coli MPH-19和E.coli MZPH-19分别提高了5.14、5.78、8.43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大肠杆菌DH5α菌株质粒pMD-18DNA的影响.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的压力下于25 ℃处理15 min后,提取其质粒pMD-18DNA,检测质粒在260 nm和280 nm处的吸光度得到其纯度,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发现:大肠杆菌DH5α质粒pMD-18DNA经100 MPa、200 MPa处理后其A260、A280与未经高压处理样相比吸光度下降;而经300 MPa、400 MPa和500 MPa处理后其吸光度与未经高压处理样相比吸光度上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大肠杆菌DH5α质粒DNA经高压(300 MPa、400 MPa和500 MPa)后条带增多.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影响了质粒DNA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分离自四川省卧龙保护区大熊猫肠道的6株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质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都存在不同大小的质粒DNA;采用SDS高温法处理每株大肠杆菌后,有2类质粒在琼脂糖凝胶上的条带数减少,菌株的抗生素抗性水平也有所降低,有2株菌的某些抗生素抗性完全消失;将分离自6株大肠杆菌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获得1个氨苄青霉素抗性转化子.这些结果表明,大熊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抗性与它们含有的质粒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利用枯草杆菌噬菌体Spol 的启动子Spac Ⅰ,合成的解淀粉芽胞杆菌信号序列及枯草杆菌质粒PUB 18重组,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并将地衣芽胞杆菌α-淀粉酶基因(缺失启动子及信号序列)引入构建的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PSA 18.将此质粒转化枯草杆菌QB1130(amy~-)感受态细胞,在含5μg/ml 卡那霉素及1%可溶性淀粉的LB 平板上筛选Km~r 及淀粉酶阳性的转化子.从阳性转化子中提取质粒,经酶切分析后重新转化枯草杆菌QB1130,得到的转化子全部都能向胞外分泌淀粉酶,证明构建的载体能在枯草杆菌中表达和分泌外源基因产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从赤红球菌JDM312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hnB基因序列,构建pUC18-chnB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用Clustal X和Mega 3.1软件对测定DNA序列进行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得到的chnB基因大小为1 623 bp,编码由54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  相似文献   

14.
酵母PHO81基因是调控阻遏酸性磷酸酯酶的的一种中介因子,其编码区由3531个核苷酸组成。由于片段较大,目前很难应用PCR技术一次予以扩增。本文用自行设计的4个引物以啤酒酵母总染色体DNA为模板借助PCR技术扩增PHO81基因的两个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3kb和2.2kb,通过限制性酶切将其装入载体质粒pUC18中。并初步进行了重组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和Southern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短小芽孢杆菌抗四环素质粒pCJ3转化枯草杆菌的各种突变体.质粒DNA经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转化枯草杆菌的感受态细胞.结果表明枯草杆菌BR151,SB202,168,QB1130及QB1133都可作为质粒pCJ3的受体,转化效率在10~3左右,其中以SB202这株突变体为最高,从各种转化体中提取的质粒及经BamHI消化后的质粒的电泳图均与原质粒pCJ3及其BamHI酶切片段相同,并具有pCJ3的抗四环素转化活性.将pCJ3DNA经BamHI酶切后重新用T_4-DNA连接酶连接再转化枯草杆菌细胞,其转化效率比原质粒高1—2个数量级.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pH及培养基成分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证明:Ca~(++)对枯草杆菌转化有促进作用,Cu~(++),Zn~(++)则有抑制作用,转化的最适pH在7.2—7.5之间;营养丰富培养能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酶切法从重组质粒pUC18-chnB中得到编码环己酮单加氧酶的chnB基因序列,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质粒pQE30-chnB,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用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测序结果表明chnB基因大小为1 623bp,编码由5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S...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F107菌毛A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PCR技术,从水肿病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F107A亚单位基因(fedA)的510bp的全序列。将该PCR扩增产物在BamHⅠ和EcoR Ⅰ位点克隆进pUC18质粒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再根据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筛选出含有fedA的重组质粒pf107G。将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此重组质粒中的插入序列与发表的fedA是一致的,证明该重组质粒就是含有fedA基因的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大肠杆菌-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型穿梭质粒pEQ3的构建过程。证明其保留了在大肠杆菌和分枝杆菌之间的穿梭功能,并具有启动子筛选功能。利用构建的PEQ3质粒,从卡介苗染色体中筛选出了具启动子活力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分离的已经过系统鉴定的12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了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并提取质粒,对耐药谱和质粒谱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91.7%,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介于50%~70%。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以耐4种、6种和7种药物为主,占总数的75%。对分离菌株耐药谱与质粒谱的分析表明,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是目前发现的乙醇发酵能力最强的微生物之一,被认为是进行大规模乙醇生产的潜在菌种;但由于其可利用的碳源范围窄,所以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首先需要有较好的载体系统.以Z.mobilis内源质粒pZM2和大肠杆菌(E.coli)质粒pBR328、pACYC184为出发质粒,构建了三个Z.mobilis-E.coli之间的克隆型穿梭质粒,即pZB1、pZB21和pZB31.对它们在Z.mobilis CP4中的稳定性、拷贝数的初步比较分析表明:pZB21最稳定、拷贝数最高,pZB31次之,pZB1最差.进一步以pZB21为载体,在Z.mo- bilis CP4中表达E.coli的talB基因,酶活水平为0.087 U/mg蛋白.证明pZB21是能用于基因表达的、较为理想的Z.moblis-E.coli之间的穿梭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