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汽提塔温度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提塔生产过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及温度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汽提塔温度控制系统.选取了基于模糊规则的伸缩因子,将变论域思想和模糊PID相结合,形成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系统结构.分别对常规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及变论域模糊PID算法的汽提塔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曲线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
智能调整型模糊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了不同的量化,比例因子对系统控制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量化、比例因子智能调整式模糊控制器的算法,其中的上级模糊智能调整器能够根据系统的响应在线调整下级模糊控制器中的偏差、偏差变化率的量化因子的控制量的比例因子,下级模糊控制器利用这些因子并结合常规查表模糊控制算法完成对系统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湘钢焦炉集气管压力和鼓冷系统吸力控制特点,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将模糊控制技术和常规PID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结合相邻通道的波动引起的耦合现象,采用模糊解耦原则进行解耦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算法与常规PID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集气管压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32位定点DSP TMS320F2812为核心处理器,在外围设计上采用高精度集成电路,进行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并扩展其RS232与CAN总线通信功能.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将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PID复合控制,在切换点建立合理的模糊切换函数,在过渡区域使用基于切换函数的算法进行平滑切换,避免了由两种控制器算法的改变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实际的测试与应用表明,这种复合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特性,更小的超调,同时又比模糊控制具有更高的稳定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iECar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速PID控制精度低、控制不稳定和响应滞后等缺点,介绍了一种具有智能性质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与比例因子整定的新方法。通过模糊推理方法实时调整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3个参数,以实现电机转速输出的有效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iECar无刷直流电机转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效果较传统PID控制有明显的改善,显示了该控制器良好的鲁棒性、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模糊PID控制器虽有较好的控制性能,但由于该模型的结构固定,其性能难以得到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文作者才提出了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这个新的模型不仅保留了现有的模糊PID控制性能上的优点,而且弥补了其性能改进方面的缺陷. 此文首先介绍现有的模糊PID控制器并分析其不足,然后提出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最后进行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较之现有的模糊PID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模糊PID控制器较PID控制器虽有良好控制效果但却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和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的缺陷,作者提出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不仅保留了其控制性能上的优点,而且弥补了其分析和改进方面的缺陷. 在建立基于行为的模糊PID控制器后,作者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说明该模型较现有模糊PID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智能锅炉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模糊—PID复合控制,给出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模糊控制方案,设计了模糊—PID切换节点以及切换控制流程,阐述了LonWorks现场总线中通过“网络变量”实现节点之间、节点与上位机之间通信的机制.同时,给出了手动、自动控制方式的冗余方案.通过实际应用,控制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纸浆浓度的模糊-Smith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纸浆浓度控制系统具有大纯滞后和模型不确定的特性,提出了将模糊-Smith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用Smith预估算法克服纯滞后,利用模糊控制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而在稳态阶段则切换为PID控制来提高控制精度.经过对纸浆浓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Smith及PID复合控制既具有模糊控制较强的鲁棒性,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尤其是在模型失配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系统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电网中火力发电的主要设备——锅炉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时变特性和系统大滞后特性, 电网要求发电机组既能快速响应负荷变化, 又能保证自身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以及常规电源的利用效率, 结合了锅炉对负荷需求响应快, 以及汽轮机随主蒸汽压力变化平稳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负荷跟踪型的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并加入了基于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比例-积分-微分)算法控制的智能时间常数补偿环节. 该环节能在负荷变化较大、需要利用锅炉蓄热时发挥作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与常规PID 控制的协调系统相比, 模糊PID 控制能够得到更佳的动态性能参数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Fuzzy—PID智能混合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地进行模糊运算和模糊推理的模糊控制器,实现了压力式网前箱控制系统的Fuzzy—PID控制。并应用Madab(Simulink)语言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控制精度均十分理想,完全能满足压力式网前箱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飞机平尾舵机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控制理论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被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应用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将其与常规PID控制、P控制进行比较论证,在单位阶跃信号的作用下,运用simulink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P控制相比,具有实时性好、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双重优点,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较好地满足了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模糊控制理论更好地应用到现场,提出了一种结合MATLAB仿真软件的PLC实现复杂模糊控制算法的快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7软件平台实现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对水位控制较常规PID控制调节时间减少90 s,超调量降低4%,改善系统的性能。模糊规则调节过程验证了结合MATLAB的PLC编程灵活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串联机械手运动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了改进模糊PID控制方法。创建串联机械手简图模型,给出机械手动力学方程式,设计了模糊PID控制系统。引用粒子群算法并对其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将改进模糊PID控制器用于控制串联机械手角位移变化。采用Matlab软件对串联机械手角位移跟踪误差进行仿真验证,并且与传统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结果形成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串联机械手采用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其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大,而采用改进模糊PID控制器,角位移跟踪误差较小。串联机械手采用改进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削弱机械手的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15.
功率控制技术是3G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常用功率控制技术无具体的实现方法及无具体的SIRo的测量算法等不足,给出了一个改进的实际功率控制方案——反向闭环功控方案及其基于SIR测量的功率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自调整因子模糊—PID复合控制器,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别对PID控制、自调整因子模糊控制、基于自调整因子模糊—PID复合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汽车纵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汽车纵向动力学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基于两车的纵向自动跟踪的控制问题.建立了两车跟随运动的二阶模型,并设计了加影制动的逻辑切换规律.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调节,控制被控车与导航车的车间纵向相对距离和纵向相对速度误差的变化范围,以达到汽车纵向控制的目的;利用小增益定理,得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模糊控制相比,减少了系统的超调量,增强了动态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较好地解决了快速性和小超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产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夹紧力控制中存在金属带及带轮磨损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建立了夹紧力模糊-PID控制器模型.考虑到模糊控制存在主观性强、粗糙、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引入遗传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同时进行离线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实车道路试验,并与优化前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可以使实际夹紧力对目标夹紧力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及稳态精度,较好地实现了CVT夹紧力的控制目标;另外,基于控制精度的改善,将夹紧力储备系数由1.3降至1.24,有效提高了CVT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改善多区域互联电网的动态稳定性,提出一种分散式模糊PID负荷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为互联电网每个区域设计一个模糊PID控制器,以区域频率偏差和联络线功率偏差为控制目标,根据区域控制偏差的变化量,运用模糊推理,在线修正PID调节参数,从而控制互联电网快速趋于动态稳定.针对三区域环型互联电网,考虑发电速率的限制,对其负荷扰动和模型参数摄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算法相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鲁棒性及扰动抑制能力,能使系统取得更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