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将高清晰度电视级的MPEG-2传送流分成四个标准电视流分别进行解码,然后再合成一路高清晰度电视数据,经过数模转换后输出到高清晰度电视监视器进行显示,这样实现HDTV的信源解码器可行行高,易于调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专用芯片,并与SDTV级的解码相兼容。  相似文献   

2.
EMG信号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改进了的肌电信号模型,完成了单纤维动作电位(SPAP)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计算机模拟.以此为基础,结合肌肉组织的生理结构和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首先由多路SPAP信号经过符合生理特性的变换处理后,合成一路MUAP信号,然后考虑人体组织对肌电信号的衰减作用,对具有不同发放率的MUAP序列进行EMG信号的合成.这种人工合成的EMG信号有助于从理论上研究肌电信号的发放率和传导速度等特性,并将为肌电信号的分解给出一个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3.
小波变换用于ECG信号的R波实时探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按照a trous算法实现以Mexican hat函数为基本小波的小波变换,实时完成ECG信号的R波检测,对MIT/BIH标准心电数据中3个质量好、3个受噪声严重干扰的共6个信号进行探测,平均正确率可达98.42%以上。  相似文献   

4.
张振玲 《山东科学》1999,12(3):29-32
对双歧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aCO-2细胞的粘附性、刺激Raw264.7细胞及Raw264.7与EL-4细胞混合培养细胞产生TNF-α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双岐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力与其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密切相关,但菌种的疏水性与其粘附细胞的能力却无多大关系。双歧杆菌BGN4如作用于Raw264.7和EL-4的混合培养细胞,TNF-α的产生随着EL-4细胞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EPE推进剂中可提取有机组分(HMX,C2和NG+BTIN)的分离和测定方法.试样用THF浸泡24h后,在50℃搅拌5h.提取液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分离、测定HMX,C2和混合酯.HMX,C2和NG+BTTN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1%,1.20%和2.19%.  相似文献   

6.
对31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了脑电地形图(BEAM)和脑电图(EEG)观察,BEAM的典型改变是双侧多部位、不对称性的慢波功率谱增高;部分病例做了CT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上述方法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BEAM为80.6%、EEG为29.0%、CT为41.6%、TCD为61.5%,提示BEAM较EEOCT和TCD更为敏感,因而BEAM有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治及预防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无创伤性客观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设Sn是n个顶点的没有等长圈的简单图的集合.若G∈Sn且Sn中不存在图G'使|E(G')|>|E(G)|,则称图G是简单MCD图.若简单MCD图G是2连通的,则称G是2连通简单MCD图.本文证明了不存在具有28个顶点的含有同胚于K4的子图的2连通简单MCD图.于是结合DiscreteMath.126(1994),我们完全证明了下述定理:存在n个顶点的含有同胚于K4的子图的2连通简单MCD图当且仅当n∈{10,11,14,15,16,21,22}.  相似文献   

8.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ECMTS是一个基于GPSG理论开发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XECMTS应用GPSG语法语义同构理论、实现了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译文生成的同步完成,语法分析正确率为91%,译文准确率为65%。XECMTS可在PC80486或更高档的微机的MS-DOS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9.
张小红 《甘肃科技》2000,16(3):61-61
MOTOROLAV998+手机的电源及音频处理模块由一块GCAP(U900)完成,EPROMT和EEPROM由一块U701完成,SYN-MDEM(频率合成及调制节调)由一块MAGIC(U913)完成。逻辑控制CPU是WHITECAP(U700)。1介绍各个电压在逻辑控制下的先后产生过程1.1B+电压当EXT-B+供电时,U900的F10脚输出高电平,Q942的S-D截止,B+由EXT—B+产生。当BATT+供电时,F10脚输出低电平,Q942的S-D导通,B+由BATT+产生。CR940为隔离二极管。1.2V-B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微机上播放VCD光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读取CD-ROMMode2/XAForm2数据扇区的具体的算法,分析了残缺MPEG流的帧舍弃方法,以此解决微机 播放VCD光盘出现的停顿、中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TI公司TMS320DM642硬件平台上实现H.264基本档次视频编码器时所进行的结构级优化,选取H.264三大开源代码之一的X264(代码版本为06-05-06)作为参考代码,在深入分析了基于PC的X264编码程序并将其成功移植到了DM642后,首先对代码进行了最初的简化,去掉了和平台无关以及和实现档次无关的冗余代码和数据结构,而后结合DM642的特点,以充分利用DM642片上资源为出发点,以提高DM642高速缓冲(CACHE)的命中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结构级的优化策略,该策略从程序和数据两个方面对X264算法参考代码进行了结构级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取的优化策略对CACHE命中率和编码速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用于H.264标准的新型CAVLC解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 标准中采用了基于内容自适应得变长编码CAVLC,提高了编码的效率。但由于采用了多个码表,码字的长度也不固定,使解码算法的复杂度很高。本文通过分析码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码流中第一个1的位置,即1前面连续0的个数m的方法,来重建码表,快速判断码长和确定码字。这种新型解码器设计,将大大提高解码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H.264编码速度,在DM642上对x264源代码进行汇编语言改写优化.其中DCT变换和帧内预测选择进行线性汇编优化,SAD函数进行并行汇编优化.对原代码和改写后的代码对其运行时钟周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操作减少了代码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提高了编码器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H.264标准的分析,提出了用Bi—cubic插值法来改进H.264标准中推荐的插值算法,以使H.264视频质量达到更好的标准,实验表明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着重对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规则脉冲激励长时预测(RPE-LTP)语音编码方案中的RPE编码部分进行了研究。为了降低编码比特率,提出了一种每子帧10个激励脉冲的新方案。对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12kbit/s的编码率下,这种方案满足GSM建议06.10,即对单个正弦波的帧信噪比要求。又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代替RPE-LTP方案中的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低码率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重点探讨H.264的编码在DSP Nexperia PNX1500上如何实现和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LDPC码不均等保护的H.264抗丢包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廉 《科技信息》2008,(4):76-77
根据H.264的数据分割信息对信道误码的不同敏感度,结合LDPC编码,对H.264码流进行不均等错误保护,即对码流中重要等级高的数据,采用高码率,抗误码性能更好的LDPC编码传输,以提高H.264抗丢包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同时考虑了信源,信道特性.提高了视频码流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在低码率下达到较高的合成语音质量,对双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G.723.1进行研究,并对该算法的高编码速率(6.3kb/s)的源代码进行优化,改卷积运算为加减运算,改乘法运算为减法运算,大大减小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解决了算法移植的问题,即找到语音算法与开发板语音程序的切合点——将管道传输函数插入语音程序。研究结果表明,该实时系统在6.3kb/s有较好的语音回放效果,除音量略有降低外,语音信号的失真度在人耳分辨范围之外;语音波形从时域变换到频域,解码后波形相对原波形幅值降低,波形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即将筹建的跟踪及数字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国防和载人航天的重要支撑系统。介绍了TDRSS正反向通信链路的信号设计技术,根据K波段单址勤务、S波段单址勤务、S波段多址勤务,在正向链路都选择非对称的QPSK调制方式,I路传送扩频数据,Q路传送测距码;反向链路根据不同的数据组和数据模式,在I路和Q路选择扩频或不扩频,采用对称的QPSK调制。给出了详细的信号表达式及系统设计要点,为工程实践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因特网业务的增加和无线接入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基于无线因特网的多媒体传输的需求.第三代无线网络(3G),明确要求支持TCP/IP协议,支持在无线连接上的可视化通信.由于多径衰减和内部干扰和噪声,无线信道的误码率通常都很高.信道的误码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对多媒体信息传输产生破坏性影响.文章研究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标准的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独立的特点、错误弹性机制、率控制和率失真优化技术,提出了建立在端-端系统间联合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自适应容错打包机制,保证视频传输的鲁棒性,仿真试验证明此方案可以改善压缩视频无线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