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转基因小鼠的建立过程中,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是进行外源基因显微注射和受精卵移植的关键一步.本研究在使用昆明白小鼠进行获得受精卵建立转基因小鼠同时,比较了以前未曾报道过的Balb/c小鼠用于转基因研究的可能性,并分析研究了受精卵质量与体重等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外源hDNA基因导入湖北白猪的受精卵,获得了相应的转基因猪,4.2,8.0kb两种导入外源基因片断移植后死胎率分别为20.00%,39.71%,差异不显著,8.0kb基因产仔畸形率为11.76%,而4.3kb基因无畸形,结果表明,原核基因对转基因猪有明显的致畸作用,G0代转基因猪60日龄重,6月龄重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用慢病毒载体介导产生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为骨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假病毒,通过小鼠受精卵卵周隙注射,将其感染小鼠受精卵,经移植于假孕母鼠后获得转基因小鼠.应用PCR、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证明了GFP基因的整合率达到40%以上;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中GFP基因整合的拷贝数约为40;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显示GFP基因在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是随机的,并通过交配可将外源基因遗传至子代,获得的多整合位点和不同表达水平的转基因小鼠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和研究价值.文中报道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为高效制备和选育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品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通过制备Vill转基因小鼠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方法与结果 首先由RT-PRC方法获得全长约2605bp的Vill基因;经T载体克隆测序验证后,以克隆载体pMD19-T-Vill为模板,设计引物并引入酶切位点,将PRC扩增产物与pEF6/V5-His-LacZ同时进行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F6/V5His-Vill;经真核表达验证后,酶切获得含Vill基因的显微注射DNA构件;显微注射390枚受精卵后,在出生存活的77只仔鼠中获得转基因阳性GO代小鼠19只,其中16只能够稳定遗传并建系,转基因阳性小鼠外观未有明显改变。 结论 Vill转基因小鼠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准备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体外采集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成熟培养24 h,经过体外受精培养17 h,比较高速离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高速离心可以使黑色脂滴甩到一边从而使受精卵原核清晰可见.然后将绵羊乳腺特异表达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和真核细胞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的载体DNA显微注射于绵羊受精卵雄原核中,并将异构胚在SOF液中发育培养.结果表明:高速离心组囊胚率低于对照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微注射外源基因2天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荧光胚胎;PCR检测5个荧光胚胎均可见特异性条带.在原核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中,绿色荧光蛋白可作为标记基因进行早期胚胎筛选,为提高转基因动物移植效率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microRNA-122 (mir-12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模型,为今后研究肝脏发育,分化及肝癌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构建mir-122过表达载体,利用受精卵前核显微注射法将mir-122过表达载体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mir-12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PCR法检测转基因小鼠的整合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2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肝脏及其主要器官mir-122及其确定靶基因高亲和性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1(CAT-1),切割同源物1(CUTL-1),血清反应因子(SRF)的表达情况.结果:mir-12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阴性鼠相比,mir-122在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肝脏及主要器官中的表达升高,mir-122靶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成功构建mir-12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转基因小鼠建立中的受精卵显微注射和移植,对获得受精卵、有效注射及移植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注射后的受精卵的移植加以改进,建立了人G-CSF转基因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从实验动物开始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转基因技术的历史背景转基因是指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外源基因能稳定整合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遗传给下一代。众所周知,实验动物在二十世纪曾作出过许多伟大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生物的转基因,它是首先在实验动物小鼠上获得成功的。由于转基因...  相似文献   

9.
小鼠转基因及传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湖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近年来有关转基因小鼠的主要研究进展。应用原核注射技术 ,将POMT PGH、hDAF、pBHSA、pSHSA、PT HBV 1 3、Bcl xL、hCD5 9、hCD5 9+hMCP等 8种外源基因 ,注入并移植 4 874枚小鼠的受精卵 ,得到 5 5 6只小鼠 ;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 ,确认原代转基因小鼠 10 8只。基因整合率平均 19.4 % ,转基因效率平均 2 .2 %。应用混合注射的方法得到了转双基因小鼠 ,双基因共整合率 2 2 .2 %。表达外源蛋白的转基因小鼠在 5 0 %~ 10 0 %之间。研究了小鼠的超数排卵和影响转基因效率的几个因素。通过转Bcl xL小鼠与非转基因小鼠连续五个世代的传代交配和检测 ,研究了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的遗传规律 ,表明四只原代小鼠中 ,只有一只能稳定地将外源基因传递给后代。并非所有的转基因小鼠都具有遗传的稳定性 ,欲建立小鼠的转基因品系 ,尚需对原代转基因小鼠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科学家Palmiter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超级小鼠"以来,动物育种家们掀起了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热潮.从转基因小鼠到转基因猪和羊,虽然转基因个体的体重都有所增加,但是存在的缺陷也很多,尤其是在生殖方面,使得转基因家畜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更多的是作为疾病模型.本文对转生长激素基因小鼠、猪和羊进行了综述,回顾了超级小鼠、猪和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动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pGH基因在F_1代转基因金鱼中的整合及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转基因金鱼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所用实验材料转基因金鱼是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羊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子与猪生长激素基因(pGH)重组而成的线形DNA片段导入金鱼的受精卵中,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获得的。为了鉴定外源基因在金鱼体内整合、表达和遗传的情况,我们选择了相同生长期的F_1代转基因金鱼6条和普通金鱼2条,进行总DNA的提取和纯化,用特异引物对pGH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外源基因(pGH)在部分受体金鱼中得到了整合,并通过有性繁殖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同时将阳性金鱼与阴性金鱼进行身长和体重等形态上的比较,初步断定:pGH基因在部分受体鱼中得到了表达,且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肠杆菌β一半乳糖酶基因LacZ作为报告基因,建立Tyr03、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含有loxp位点的转基因小鼠。与不同组织特异性Cre小鼠杂交,获得时空性表达Tyr03、Axl的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其在各个组织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有loxp位点的Tyr03、Axl受体酪氨酸激酶质粒,测序正确后,通过显微注射法将插入CAG启动子下游的Geo—STOP—msAxl及Geo—STOP—msTyr03基因的转基因载体注射入BDFI供体鼠受精卵,移植受精卵至ICR受体鼠,待产仔后,通过双引物PCR鉴定F。以及Fn代小鼠的基因型,RT—PCR,X—gal染色观察小鼠组织中LaeZ基因,运用WB(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体内目的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阳性小鼠;通过RT—PCR对阳性小鼠证明LacZ基因的存在;对存在LacZ基因的小鼠进行X—gal染色,在Geo—STOP—msTyr03的脑、睾丸、胸腺中观察到蓝色沉淀,在Geo—STOP—msAxl的脑、心、肾中观察到蓝色沉淀,间接说明目的基因能表达的组织和器官;对双阳性的Geo.STOP.msTyr03、Geo.STOP—msAxl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WB检验证实Tyr03、Axl基因的表达没有差异,说明在加入stop序列之后,Tyr03基因确实存在,而且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建立Geo-STOP—msAxl及Geo—STOP—msTyr03酪氨酸受体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     
<正> 由于建立了将外源基因导入生殖细胞,并使插入基因在机体中成功表达的技术,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从转基因技术方面得到的资料,几乎涉及包括发育基因的调节、致癌基因的作用。免疫系统以及哺乳动物的发育等现代生物学的各个方面。由于特异的突变能被引进转基因小鼠,因而有可能建立人类遗传疾病的精确动物模型,开始对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在遗传上进行系统分析。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是生物学最新重大技术进展之一。转基因动物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概述了畜牧业生产中的基因工程技术。一类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微生物或其他单细胞,用以生产蛋白类物质,当前主要研制各种动物生长激素。另一类是采用该技术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了家畜的受精卵并能得以整合和表达,而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所产生的转基因家畜,改变原有遗传特性、提高生产性能。该技术的发展对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备Plcd1转基因小鼠研究Plcd1基因功能.首先逆转录PCR获得约2.2kb的Plcd1基因全长,T载体克隆后测序验证;以pMD19-T-Plcd1为模板,通过设计引物及PCR扩增引入酶切位点,与pEF6/V5-His同时进行酶切、连接,构建pEF6/V5-His-Plcd1表达载体;经真核表达验证后,酶切获得目标片段,显微注射681枚受精卵,在82只仔鼠中获得转基因阳性首建鼠15只,其中13只稳定遗传并建系.PLCD1-HIS融合蛋白在睾丸组织中表达,在皮肤组织中无表达.Plcd1转基因小鼠为Plcd1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兔乳清酸性蛋白基因启动子及其远端上游区、免乳清酸性蛋白基因终止子及人瘦蛋白基因cDNA经一系列的亚克隆(Subcloning)构建了用于在转基因动物乳腺中表达人瘦蛋白的特异性表达载体,并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制作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本文报道在检测转基因小鼠时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是利用动物精子具有自发结合和内化转运外源DNA能力的特点,并使其在受精时导入卵母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该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适用等特点,但影响精子转染外源基因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外源DNA、精子及转染方法 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1)转基因小鼠。方法采用精子为载体法进行基因转导,出生后小鼠PCR检测,建立转基因小鼠系,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亚粒状区(subgranular zone,SGZ)IGF-1表达量和报告基因EGFP阳性细胞数。结果获得3只阳性小鼠,2只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并建立了转基因小鼠系,转基因鼠SGZ区域IGF-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鼠,EGFP也在此区域表达。结论成功制备IGF-1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9.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是利用动物精子具有自发结合和内化转运外源DNA能力的特点,并使其在受精时导入卵每细胞,获得转基因动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适用等特点,但影响精子转染外源基因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外源DNA、精子及转染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RC24)导入优良灿稻品种竹籼B,外源RC24基因可以稳定整合到RO代至R6代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已获得同时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基因品系竹转68和竹转70以及43个转基因纯合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