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DBDMH)水溶液中的有效溴、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在紫外(UV)辐照下的转化过程,并探讨pH、光照波长和氨氮等因素对次溴酸溶液的光促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消毒剂量的DBDMH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2 mg/L)紫外辐照5 min后可产生质量浓度较大的溴酸根离子(>25.9 μg/L);溴酸根离子是次溴酸光促歧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在实验条件下,紫外光波长越短,越有利于有效溴的光解和溴酸根的 生成,而pH的影响较小;氨氮通过与有效溴反应形成溴氨抑制溴酸根离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小球藻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影响小球藻生长的NaHCO3、NaNO3、KH2PO4、维生素等4种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NaHCO30.10g/L,NaNO30.225g/L,KH2PO40.005g/L,pH6.0.另外,适量添加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也会明显提高藻的产量.流加培养可以促进小球藻生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四种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四种纳米氧化物(nZnO、nNiO、nSiO2、nFe2O3)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毒性效应.通过不同浓度纳米材料对小球藻的96 h急性毒性实验,考察了纳米氧化物对小球藻生长状况和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纳米材料促进藻细胞生长,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高浓度纳米材料对藻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该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且nZnO、nNiO、nSiO2和nFe2O3开始表现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为≥0.5、1.0、10.0和100.0 mg/L.另外,nZnO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为2.41 mg/L,毒性最强;nNiO次之,EC50值为51.03 mg/L,nSiO2和nFe2O3毒性较小,EC50值分别为198.80和271.76 mg/L.  相似文献   

4.
高效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畜牧养殖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耀通 《武夷科学》2004,20(1):86-92
厌氧酸化预处理养猪污水 ,以灭活病原微生物并使有机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 ,为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创造条件。同时 ,在室内条件下 ,比较了由小球藻、光合细菌、乳酸菌、红酵母及产朊假丝酵母所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在不同初始数量配比、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经厌氧酸化预处理的猪场废水中 NH3 - N、有机质的去处效果及形转化藻蛋白的效率。结果表明 ,光照和黑暗条件对菌藻系统处理废水效果有一定差异 ,光照利于菌藻系统对氨态氮的去除 ,而黑暗条件则利于有机质的降解。振荡处理有机质去除效果比静置时高。同时 ,光照强度愈大 ,愈有利于氨态氮去除。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可使酸化猪场污水在 4 8h内 BOD5、NH3 - N的去除率分别达 96 .8%、98.7% ,同时产生 6 .5 4g/ L菌 -藻蛋白。显示出菌藻系统在资源化利用污染严重的养猪污水方面所具有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小球藻(Chlorella sp.)的生物量,须对f/2配方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首先须确定小球藻培养基的最佳pH值和盐度。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案筛选出影响小球藻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为NaHCO3、KNO3和维生素B12,然后通过 Box-Behnken 设计试验确定这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质量浓度参数。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NaHCO3 0.93 g/L、MgSO4 0.40 g/L、KNO3 0.46 g/L、K2HPO4 0.020 g/L、维生素B1 0.60 mg/L、维生素B12 1.8 μg/L、生物素 2.0 μg/L时,小球藻经实验室培养72 h后的生物量达到4.5×107个/mL,较优化前提高了32.5%。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藻类共固定深度净化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材料,将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oultries AS1.2352)固定化,研究其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对污水深度净化的能力。研究了藻、菌共固定与单独固定化、共固定化方式对NH+4-N、PO3-4-P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菌、藻共固定化对NH+4-N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固定化方式,4 h去除率达到80 %。藻、菌共固定化两种方式对脱氮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共固定化光合细菌-藻类可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  相似文献   

7.
许晓路  蔡振宾  李月香  徐冬梅 《江西科学》2010,28(3):344-348,375
稀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矿产资源,应用十分广泛,其毒理学效应引人关注。本实验以对数生长期的蛋白核小球藻、栅藻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 mg/L、5 mg/L、10 mg/L、20 mg/L、30 mg/L、40 mg/L)的稀土钐对2种藻的毒性作用,测定了96 h EC50及作用192 h后淡水绿藻的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等。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稀土金属钐对绿藻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则起阻碍作用。横向比较,稀土金属钐对2种绿藻的抑制作用程度大小为栅藻〉蛋白核小球藻;随着钐浓度的增长,小球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下降,氧化系统受破坏程度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8.
姜玉霞 《科技信息》2012,(25):68-69
由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先聚合成聚季铵盐,再加入助剂和异噻唑啉酮制备了复合高效无泡沫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用该类杀菌灭藻剂与其他常用杀菌灭藻剂对循环水中的异养菌、硫酸还原菌、藻类进行了杀菌灭藻对比实验并对其与常规水处理药剂的相容性及阻垢性能、腐蚀率实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无泡杀菌灭藻剂应用效果优良,基本无泡沫产生,144小时内杀菌灭藻率仍在60%以上,与其他缓蚀阻垢剂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9.
溴代海因水溶液制剂及杀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助溶剂量和温度对溴代海因溶解性的影响;考察了溴代海因水溶液制剂的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助溶剂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对溴代海因水溶液制剂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加入助溶剂的溴代海因在水中的溶解性明显增强,当加入5%(体积分数)的助溶剂时,水溶液中二溴海因的浓度是无助溶剂时的2.32倍,溴氯海因的质量浓度是无助溶剂时的1.99倍;溴氯海因水溶液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二溴海因水溶液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不明显,比溴氯海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添加少量助溶剂可明显改善溴代海因的杀菌能力,含0.1%助溶剂的溴氯海因(3mg/L)水溶液制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99.91%(无助溶剂时的杀灭率为96.48%),含0.1%助溶剂的二溴海因(290mg/L)水溶液制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00%,而无助溶剂的二溴海因(474mg/L)水溶液制剂的杀灭率为97.09%。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氯在炼油循环水中的杀菌除泥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强氧化剂二氧化氯对炼油循环水进行杀菌灭藻、除垢和减缓腐蚀现场试验研究 ,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稳定性二氧化氯可有效控制炼油循环水中微生物量 ,加药量约 1mg/L ,2 4h后杀菌率达 10 0 % ;同时减少粘泥在热交换设备上的形成 ,有效除去污垢 ,使缓蚀剂发挥作用 ,腐蚀速率明显减小 (小于 0 .1mm /a) ,循环水浊度小于 10mg/L ;加药量小于 1mg/L时其对有机磷水稳定剂的影响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