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备了四价d°金属离子锆(Ⅳ),铈(Ⅳ)和钍(Ⅳ)与乙酰丙酮(HAA)、苯甲酰丙酮(HBA),二苯甲酰甲烷(HDBM)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等四种β-二酮(HA)之间的12种MA_4型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100cm~(-1)范围的红外光谱。对配体取代基与中心金属对M-O键伸缩吸收及金属螯整环羰基伸缩吸收等的影响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了 9-(3 ,5 -二溴 )水杨基荧光酮 (简称 DBSAF) -溴代十四烷基吡啶 (TPB)与钴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 .结果表明 :在 p H=9.5 0的 Na2 B4O7-Na OH缓冲溶液中 ,钴与试剂形成三元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61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3 0×1 0 5L· mol-1· cm-1,钴 ( )含量 0~ 6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本法测定了维生素B12 中的钴 ,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在乙醇介质中Nd~(3 )Hpmbp(1苯基-3-甲基-4-苯酰吡唑酮-5)—有机碱(二苯胍或季铵碱)和Nd~(3 )—二苯酰甲烷(DBM)—四乙基碘化铵(TAI)系统中形成了Nd~(3 ):β_二酮:有机碱=1∶4∶1的离子缔合物。它们的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的增大规律与异配络合物相同。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Nd~(3 )-DBM-TAI系统的τ_2,τ_4,τ_6参数值,并揭示了镧(Ⅲ)系三元络合物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的增大(△P)与τ_2增大的相关性。还讨论了应用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增大规律,推断三元络合物组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详细研究了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简称DBSAF) 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与钴形成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9.5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钴与试剂形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1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0×105 L@mol-1@cm-1, 钴(Ⅱ)含量0~6 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了维生素B12中的钴,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镧(Ⅲ)系元素的配位化学领域由于含氧的给予体尤其是β-二酮参与络合物的形成而极大地扩展了。两系列组成为Q~ [(β-二酮)_4Ln(Ⅲ)]~-和(β-二酮)_3BLn(Ⅲ)的化合物已经被报导①②。其中Q~ 是被取代的铵阳离子或有机碱,B为中性的二啮配位体。在镧系的光度与萤光分析中此类三元络合物的作用,作者已有所论述③。但是,羟基羧酸参与下镧系(Ⅲ)元素与β-二酮的络合系统的研究所见不多。我们就有关镧系—柠檬酸—乙酰丙酮系统中超灵敏跃迁和络合作用的研究④是唯一的尝试。鉴于分离稀土元素混合物时,柠檬酸一  相似文献   

6.
以β-二酮为配体用液相法合成了铜的络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差热法对络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将β-二酮铜络合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超声辐射下,1-萘乙酮和4-氯苯甲醛(或4-甲基苯甲醛)在甲醇钠的催化下合成了2种1-(1-萘基)-3-芳基-2-丙烯-1-酮.实验数据表明,催化剂用量、超声辐射频率和反应温度均对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产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在1 656 cm-1附近出现了羰基与芳环和双键共轭后的吸收峰,1 590 cm-1附近呈...  相似文献   

8.
从豆甾醇出发,先合成了胆甾-5-烯-24-酮-3β-乙酸酯(2);再用过甲酸将2的5,6位双键氧化为环氧化物,后者在碱性条件下立体专一地开环得胆甾-3β,5α,6β-三羟基-24-酮(3),用醋酐将化合物3的C3-βOH和C6-βOH乙酰化保护后用亚硫酰氯脱水得胆甾-4-烯-24-酮基-3β,6β-二乙酸酯(4),4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得胆甾-4-烯-3β,6β-二羟基-24-酮(5);化合物5通过Wittig反应将C-24羰基亚甲基化得到目标化合物24-亚甲基胆甾-4-烯-3β,6β-二醇1,总产率为26%.合成化合物1的光谱数据与分离得到的天然物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3×105 L·mol-1·cm-1,铬(VI))在4~650 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总铬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弱酸性(pH=6.0)介质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3,5-二溴-4-(2,4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与铬(VI)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其最大吸收波长λ为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3×105 L.mol-1.cm-1,铬(VI))在4~6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电镀废水中总铬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是构成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文章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人参皂苷Rb1与Aβ_(1-42)的相互作用,为AD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b1可以增强Aβ_(1-42)的荧光,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络合物。人参皂苷Rb1与Aβ络合物的双倒数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人参皂苷Rb1与Aβ形成1∶1的络合物,络合常数约为214.5L·mol~(-1)·s~(-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显色剂2,3,7-三羟基-(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2,3,7-trihydroxy-(3,5-di-bromo-4-amino)phenyfluorne,DBAPF)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etyltn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MAB)存在下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10.5的条件下,试剂DBAPF与锌及CTMAB形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74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47×104L@mol-1@cm-1.络合物中ZnDBAPFCTMAB=124.Zn2+浓度在0~5.0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婴幼儿及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锌样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1-(3-吡啶基)丁烷-1,3-二酮即β-二酮为配体,在室温下将其与金属Cu(Ⅱ),Ni(Ⅱ),Cr(Ⅱ)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采用UV-Vis光谱方法,测定了β-二酮(L)与这三种金属离子的配位比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在β-二酮(L)的乙醇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金属离子后,紫外吸收曲线发生红移,β-二酮(L)与Cu(Ⅱ),Ni(Ⅱ)和Cr(Ⅱ)的配位比均为1∶1,配合物的平衡常数分别为4.2×108,3.4×108和0.2×106 L·mol-1.  相似文献   

14.
用3种β-二酮为配体与Et2In按摩尔比1∶1和2∶1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有机铟配合物.对这6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MS和IR分析,并对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作了初步探讨.根据IR光谱分析,含有β-二酮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结构为:β-二酮基中的两个O原子与In配位,形成螯合的6员环.根据MS分析,发现配合物1-6,在升温过程中,都有歧化现象,歧化反应朝着β-二酮基增多的方向进行.因此,含有β-二酮基和乙基的有机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大小为:EtIn(β-diket)2>Et2In(β-diket).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1-(4-溴苯基)-5-苯基-2,4-戊二烯-1-酮(BPDDO),通过测试发现BPDDO具有良好的SHG响应和较好的透光性。优化了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透光性之比.通过从头算的方法研究了分子的β值,得知分子母体1,5-二苯基.2,4.戊二烯-1酮中较大的共轭链导致了较大的分子的β值,而羰基切断了共轭链,可以有效的优化材料的透光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定量结构谱学性质相关(QSSR)方法研究脂肪醛酮谱学性质与分子描述符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DRAGON 5.4软件和HyerChem 7计算了脂肪醛酮分子的258种结构类参数和12种量子化学参数.根据偏差权重法筛选出24种结构描述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14种脂肪酮结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关系,得到最佳方程:λmax=261.452+5.318X2V+1.109(ELUMO-EHOMO).方程相关系数R为0.984,标准偏差S为1.1722.另一个8种脂肪醛酮结构-羰基红外伸缩振动频率定量关系为:v=1726.082-4.823EHOMO+2.2591×10-4ET.相关系数R为0.991,标准偏差S为1.863."逐一剔除"交叉验证的结果证明,两个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参数物理意义及对谱学性质影响的深入分析表明,其中的结构参数X2V是影响脂肪酮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关键因素,而量化参数(ELUMO-EHOMO)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量子化学参数ET和EHOMO是影响脂肪醛酮羰基红外伸缩振动频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壳聚糖作为载体,制备了壳聚糖接枝磁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芳香醛、α,β-二羰基化合物和尿素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产率达86%~94%。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且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户p-(3-甲酰基-4-羟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钠与β-环糊精(β-CD)主一客体化学。方法 采用HNMR、电子光谱、圆二色谱、XRD、热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分别研究在水溶液和固相中的主一客体化学行为。结果 在水溶液和固相中,客体分子p-(3-甲酰基-4-羟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钠都能与主体分子β-CD形成稳定包结络合物。包合物中主客体比为1:1,客体分子以其长轴方向与β-CD的Z轴平行方式包结与于β-CD的空腔中。固体包结络合物中含有11个水分子。结论 无论在水溶液还是固相中,p-(3-甲酰基-4-羟基苯基偶氮)苯磺酸钠与β-CD都能形成稳定的1:1包结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与对氨基本基萤光酮(P-APF)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形成三元络合物的规律,结果表明,RE~(3+)与P-APF、CTAB在不同pH范围可形成两种络合物,在pH7-9,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为7.50×10~41.25×10~5l·mol~(-1)·cm~(-1),λ_(max)为534—540nm;在pH>10.5,形成玫瑰红色络合物,ε值为1.30×10~5—1.58×10~5l·mol·cm~(-1),λ_(max)为585—597。在三元络合体系中加入竞争配体NaF、EDTA,提高了体系的选择性,在NaF存在下,从La中回收Sm,在EDTA存在下,从La中回收Ce,结果的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二本基膦三甲基硅烷与α-氯代或溴代酮反应合成α-二苯基膦苯乙酮(Ⅰ)、二苯基膦甲基-β-萘基酮溴化物(Ⅲ)、二苯基膦甲基-1-金刚烷基酮溴化物(Ⅴ)等新化合物.用二苯基氯膦与乙酸乙酯烯醇锂盐反应制备α-二苯基膦乙酸乙酯(Ⅵ);用四氢铝锂还原羰基化合物制备相应的仲醇;酯Ⅵ与甲基溴化镁反应制得二苯基膦叔丁醇(Ⅶ).并对各化合物的~(13)C和~(31)P核磁共振谱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