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白云石酸解液中氢氧化镁的沉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盐酸分步浸渍白云石熟科制得富镁溶液,再用白云石煅粉作沉淀剂,得到沉降性好的氢氧化镁沉淀,经分离、烘干、灼烧,所得氧化镁的纯度可达92%若以白云石灰乳作沉淀剂,控制反应条件,保留晶种循环,可得到具有一定粒度、易分离的氢氧化镁沉淀,经烘干、灼烧所得的轻质氧化镁达到GB优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硝酸、氯化钾与氨为原料制取硝酸钾与氯化铵新工艺.利用氢氧化镁为反应中间物,先将硝酸、氢氧化镁与氯化钾混合,反应后溶液通过冷却结晶、分离、干燥等操作制得硝酸钾.母液中通入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铵溶液,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分离后返回与硝酸与氯化钾一起循环反应,氯化铵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得氯化铵.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Nd-Zr-POCl3体系无机激光废液的回收方法, 蒸馏回收三氯氧磷;残渣经灼烧后用盐酸溶出钕,与锆分离,再经草酸沉淀,灼烧获得氧化钕;锆以氧化锆的形式回收.其中三氯氧磷的回收率达到93.2%,钕的回收率达到98.8%,锆的回收率达到99.4%.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首先根据铈易被氧化成四价铈的性质,使Ce(OH)3lfnywx o C(OH)4.须稀酸(PH≈2.5)中,Ce(OH)4不溶解,而E(OH)3能溶解,使铈与其他轻稀土元素得到初级分离,再根据四价铈容易被磷酸三丁酯(TBP)萃取的性质,使铈得到进一步纯化,后经草酸沉淀、过滤、灼烧得到纯的二氧化铈。  相似文献   

5.
在pH7.5~8.0的2%(NH_4)_2C_2O_4—0.1%H_2O_2介貭中,至少在混合氧化物总量为100mg,R_2O_5:TiO_2≤2:1的条件下,用8-狸基喹啉沉淀钛,一次就能使其和铌、钽定量分离。所得沉淀经灼烧成TiO_2后,可定量测定钛。留在溶液中的铌、钽,经酸化并加热破坏H_2O_2后,可用单宁法回收,并测定铌钽合量。  相似文献   

6.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主要有苦卤水-石灰中和法、卤水的氨水合成法、菱镁矿法、白云石多级碳化-水解合成法.其应用非常广泛阻燃剂、废水处理剂、烟气脱硫、脱除重金属、脱磷与脱铵等.  相似文献   

7.
用低品位菱镁矿制取高纯镁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一种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制取高纯镁砂的新方法。首先,用氯化铵溶液作浸出剂与菱镁矿轻烧粉反应分离硅、铁和铝等杂质,得到以氯化镁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用纯水吸收;然后,将浸出液直接与回收氨进行沉镁反应制备氢氧化镁;最后,将氢氧化镁进行两步煅烧得到高纯镁砂。沉镁反应产生的氯化铵母液可循环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在800℃将氢氧化镁轻烧2.5h,得到的轻烧粉活性最高。在温度为110℃、液目比为9、时间为60min时,一段浸出时镁浸出率可这80%,浸出液中Mg^2+质量浓度为65.6g/L。用氨法沉镁制备的Mg(OH)2颗粒大、过滤性能好,滤饼含水率为12%;镁砂产品的氧化镁含量高达99.97%。  相似文献   

8.
超细高纯氧化锆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氧氯化锆,氨水作基础原料,通过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先制成氨氧化锆悬浊液,然后将固液分离,在沉淀中加入适量分散剂,再进行烘干,煅烧制得粒度在0.1-0.5um之间的高纯氧化锆。  相似文献   

9.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氢氧化镁的制备主要有:苦卤水-石灰中和法、卤水的氨水合成法、菱镁矿法、白云石多级碳化-水解合成法。其应用非常广泛:阻燃刑、废水处理剂、烟气脱硫、脱除重金属、脱磷与脱铵等。  相似文献   

10.
重晶石矿粉经王水及氢氟酸溶解可溶性盐类和除硅,用盐酸与氯化铵混合液溶解硫酸钙盐,将试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充分洗涤,沉淀经800℃灼烧恒重,即得重晶石样品中BaSO4含量。本法简单、快速,相对标准偏差RSD(n=8)〈0.3%。  相似文献   

11.
菱镁矿与白云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溶解特性,导致浮选分离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定、红外光谱测试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研究油酸钠体系下曲拉通X-100(TX-100)对菱镁矿与白云石浮选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TX-100具有强化油酸钠对菱镁矿与白云石浮选分离的效果,油酸钠以化学方式吸附于菱镁矿与白云石表面,在白云石表面可能与TX-100有竞争吸附.TX-100降低了油酸钠的表面张力,促进了油酸钠的溶解和分散,同时通过增溶作用提高了生成油酸钙沉淀所需的钙离子浓度,使得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减弱,对白云石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烘干法是国标规定的土样含水率标准测试方法,但其存在测量时间长和无法现场测试的缺陷。为进一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土样含水率的要求,研究酒精燃烧法、微波炉法、炒干法和明火灼烧法这4种可以实现野外简易测试土的含水率方法的可靠性。试验选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的8类不同粒径的土样,在实验室中配置不同的含水率,使用烘干法和4种待验证的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不同方法的测试结果差异,并分析每种方法的测试误差来源以及随着土样粒径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以烘干法的结果作为标准值,其余4种快速测量含水率的方法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精燃烧法、微波炉法、炒干法和明火灼烧法。酒精燃烧法、微波炉法都与烘干法所得含水率相近且呈线性关系,测试结果相对稳定且满足规范要求。炒干法和明火灼烧法所得含水率误差超过规范允许范围,且误差随土样的黏粒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4种含水率测试方法产生的含水率误差的主要原因都是加热温度超过规范规定的105~110℃,导致土中的一些物质在高温下分解,引起额外的质量损失,含水率测试结果偏大。综合考虑,酒精燃烧法和微波炉法可适用于现场快速测量含水率,而炒干法和明火灼烧法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用氧瓶燃烧法分解试样,在酸性介质中用过量的硝酸铅沉淀生成的硫酸根,剩余的硝酸铅经分离后在乙酸-乙酸钠介质中,用酒石酸作掩蔽剂,用EDTA标准溶剂进行滴定。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有机锑热稳定剂中硫的含量,其标准偏差为0.1%,标样回收率为98% ̄103%。  相似文献   

14.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锌,用XRD、TEM和BET等方法表征所合成产品的形貌和平衡晶粒度等,讨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Zn^2 浓度为0.2mol/L、与尿素的量比为1:4时投料,于124℃搅拌下反尖3.5h,经离心洗涤和超声波处理,粗产物于80℃烘干后,在200℃煅烧3h,所得产物平均粒径为32.8nm,且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产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轻烧白云石粉料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级氢氧化镁。通过SEM和XRD表征方法,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氨水添加量对氢氧化镁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为180℃时晶体的生长方向发生改变,极性较弱的[001]面对应的衍射峰增强;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制得的氢氧化镁分散性较好;以弱电解质氨水做沉淀剂,随着氨水添加量的增加,氢氧化镁的颗粒大小变得更加均匀,当镁离子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比为3∶7时颗粒大小最均匀。  相似文献   

16.
料浆状氢氧化镁是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作酸的中和剂,沉淀重金属离子,脱除二氧化硫。以唐山南堡盐场的卤水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料浆状氢氧化镁,通过试验确定了卤水氨法沉镁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加入量对料浆状氢氧化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浆状氢氧化镁聚分散剂环氧琥珀酸合成条件和最佳配比。浆状氢氧化镁最佳分散剂配比为:偏硅酸钠加入量0.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溶液加入量2.4%,聚环氧琥珀酸的加入量为0.7%。在该条件下制备出的产品放置三周不分层,且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浓盐酸作消化剂,所得消化液经过滤后在6N以上盐酸介质中,以碘化钾为还原剂,苯作萃取剂,提取分离砷,KI溶液为电解液,YS—ZA型微库仓仪自动滴定砷的方法测定底泥中的砷。该方法重现性好,干扰少,线性范围10~90μg,且所用试剂来源方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均匀沉淀和直接沉淀2种方法合成了纳米TiO2,对所得产物进行了透射电镜和粒度分布的测试.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分布均匀,团聚少,并且粒径较小,大约在20nm左右,基本呈球形;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分布不够均匀,团聚现象比较严重,有较大颗粒存在,粒径在40nm左右,近似呈球形.对均匀沉淀法制得的TiO2前驱物采用不同的灼烧温度和灼烧时间,得到了不同晶型和粒径的TiO2粉体.对相同灼烧温度、不同灼烧时间的TiO2进行了XRD测试.并从均匀沉淀法制备的不同粒径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中选取3种不同粒径的样品,进行了表面光电压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用Y型分子筛(T—91)为吸附剂,在恒温下经固定床吸附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甲苯溶液(单组分系统),分别得到吸附透过曲线和用甲苯为解吸剂的解吸透过曲线,溶液通过床层时的流速比较低,可以用局部平衡理论,通过计算得到吸附等温曲线以及该柱的相应理论塔板数。从所得透过曲线可见,用甲苯为解吸剂吸附分离对二甲苯溶液时,T—91分子筛的解吸比之吸附分离要困难一些。解吸需要较长的吸附柱,解吸剂的用量相应地需要增加,而乙基苯溶液的解吸和吸附分离性能则比较接近些。  相似文献   

20.
阻燃型氢氧化镁制备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现有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工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以蛇纹石酸浸滤液所得精制硫酸镁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阻燃型氢氧化镁新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常压、低温操作)的特点,所得样品基本符合阻燃型氢氧化镁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