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岭自然保护区天女木兰茎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老岭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女木兰茎叶中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不同海拔的同一营养器官中,叶和嫩枝中绿原酸、皂苷和鞣质的质量分数均以1 100 m处的最高,黄酮的质量分数以海拔800 m处叶、1 300 m处嫩枝的最高;2在同一海拔高度的不同营养器官中,绿原酸和黄酮的质量分数是叶中的高于嫩枝中的,而鞣质的质量分数以嫩枝中的高于叶中的,皂苷的质量分数则在茎叶中无明显差异;3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营养器官中,总绿原酸的质量分数都要高于其他3种次生代谢产物,而总皂苷的质量分数远低于其他3种次生代谢产物。4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海拔1 100 m处的质量分数均最高,总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鞣质的质量分数在海拔500 m处的最低,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在海拔1 000 m处的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巴山木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以深入理解秦岭山系大熊猫对巴山木竹的觅食对策和环境承载力,于2008年11月到2009年4月通过设置样方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管护范围内巴山木竹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龄级增长,巴山木竹地上生物量呈增长趋势,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茎>枝>叶.在海拔梯度上,以1600-1800m巴山木竹地上生物量最大.通过回归分析显示,巴山木竹竹叶生物量可以通过竹株基茎以幂函数进行较好地拟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为保护好研究区域内大熊猫的冬居地,应有效控制海拔1600-1800m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中的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3.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及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低海拔(2 900~3 250 m)还是在高海拔处(3 250~3 600 m),随着森林的恢复,根系生物量逐渐增加。在低海拔处,不同恢复时期根系生物量为21.000~51.583 t/hm2;在高海拔处,不同恢复时期根系生物量为20.363~35.316 t/hm2。对于相同林龄的林分,高海拔处根系生物量比低海拔处均有所减少。在低海拔处,10~20 cm土壤层根系生物量最大,而在高海拔处,0~10 cm土壤层根系生物量最大。90%以上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30 cm的土壤层。径级5 mm的粗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65.0%以上,径级2~5 mm的小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对于相同林龄的林分,粗根(径级5 mm)、小根(径级2~5 mm)和细根(径级2 mm)生物量呈现低海拔处大于高海拔处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设计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坤净泡腾胶囊栓提取的最优方案.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以柴胡总皂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各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考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柴胡皂苷d为对照品,在波长543 nm处对样品中的总皂苷进行测定,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最优工艺.最优的提取条件为12倍量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0.5 h.优选后的提取工艺柴胡总皂苷的提取效率最高,可增加各处方药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对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生长、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拟为走马胎药材应用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以1-5年生走马胎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全株挖掘的方法测算其生物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走马胎株高、基茎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栽培年限延长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根、茎生物量增速最快出现在第4年,最慢在第5年。栽培年限可显著影响走马胎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P<0.05),其中根比重为0.30-0.51,普遍高于茎、叶,且最大值出现在第4年。走马胎有效成分含量总体呈现根>叶>茎的趋势;3年生植株各器官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年生茎、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年和4年生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走马胎最佳药用部分为根系,栽培3-4年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与植株配置形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在生长季中的动态变化,了解人工林地下生理生态过程(尤其是根系效应)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调控杨树人工林栽植密度并提高人工林地上部分生产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栽植年份为10 a的杨树人工林作为试验林分,设置两种密度(低密度株行距:6 m×6 m和4.5 m×8 m。高密度株行距:5 m×5 m和3 m ×8 m)和两种栽植形状(正方形配置株行距:6 m×6 m和5 m×5 m。长方形配置株行距:4.5 m×8 m和3 m×8 m)共4个处理,每种密度和配置设置3个重复,共计12块样地。在每块样地中随机选取2株树,利用完整土块法在距树干60 cm处进行根系取样。分析比较细根[直径(d)≤2 mm]总生物量、不同直径等级(每0.5 mm为1个直径等级)细根生物量和生长季不同月份(5、7、9、11月)的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密度和植株配置形状处理下的差异。【结果】①林分密度对细根总生物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生长季中前期(5、7月)细根生物量和小直径细根(d≤1 mm)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生长季前期的小直径细根生物量均表现为高密度林分高于低密度林分;林分密度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效应在两种植株配置方式下具有相似的规律。②植株的配置形状对细根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因不同生长阶段和林分密度而有所差异。总体上,正方形配置(5 m×5 m和6 m×6 m)的林分细根生物量要高于长方形配置(3 m×8 m和4.5 m×8 m)的细根生物量(除9、11月的低密度林分),尤其是在5月和7月的细根生物量和小直径细根生物量;③在不同植株配置形状中,正方形配置(5 m×5 m和6 m×6 m)的林分均匀度较高,细根生物量在株间与行间方向上并无显著差异;而长方形配置(3 m×8 m和4.5 m×8 m)的林分在株间与行间方向上细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两种长方形配置的林分细根生物量在株行距方向上有截然相反的变化,4.5 m×8 m的林分行间方向的细根生物量比株间方向的高,而3 m×8 m林分的行间方向上的细根生物量比株间方向的低。【结论】林分密度和植株配置形状在整个生长季对细根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林分密度和植株配置形状都对小直径细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季细根快速生长的5—7月;正方形配置方式更有利于杨树细根的生长,细根能充分占据利用土体空间,而长方形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根系挤压或竞争,同时造成土地浪费。  相似文献   

7.
不同海拔珙桐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生长的最适海拔高度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海拔1700 m的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1500~1700 m是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在3个土层深度上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样1500~1700m 3个海拔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800 m和1850 m 2个海拔;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养分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淀积层有机质、腐殖质层含水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母质层速效氮和淀积层、母质层含水量甚至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细根生物量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位于中亚热带的武夷山上不同海拔植被土壤的细根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分活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比例在90 %以上,各土层内的活细根与死细根生物量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2)各林分0~25 cm土层的活细根生物量都在秋季最高,矮林、草甸则有两个峰值,除秋季外另一峰值出现在春季;(3)各林分活细根与死细根在0~10 cm土层内的生物量均高于10~25 cm土层内的生物量(p<0.01);(4)活细根、总细根生物量与各土层含水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线路踏查的基础上,综合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人畜干扰少的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采用直接收获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阴、阳坡灌丛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30 151.72 kg.hm-21、4 865.07 kg.hm-2.②阴、阳坡相对应的三个海拔梯度上,阴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大于阳坡.③阴坡和阳坡灌丛生物量、各层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随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终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往往更希望亲近大自然,就像从事与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工作的我们,每年都会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但由于工作的缘故,出行时间都较为短暂,因此,京郊的山林就成了我们不错的选择. 东灵山属于太行山脉,坐落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与河北省涿鹿县之间,最高海拔2303米,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被誉为“京西的珠穆朗玛”.在这种海拔高度下,人们在东灵山的草甸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植被群落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而改变.东灵山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植物种类繁多,因此,每年夏天都有各地的植物爱好者前来探访.  相似文献   

11.
以从田间采集的北柴胡和用当年产种子所得的实生苗为实验材料,比较了外植体种类、大小和采样时期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从大田栽培北柴胡的带侧芽茎段及根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起始材料是幼嫩根段;长度1.0 cm左右的根外植体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4月上旬采样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在添加IBA 0.5 mg/L的1/2MS培养基中,带侧芽茎段不定根的诱导率可达97.3%,生根效果也最好;在B5培养基中加入二苯基脲双磺酸钙1.0mg/L后,不定根诱导率达到94.2%,根粗壮且生长快.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内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1、4、8、16 mmol/L代号分别为N1、N4、N8、N16)处理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物量以及根、茎、叶氮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幼苗生物量,7、8、9月份均在N8水平下达最大,从7月份到9月份,叶片生物量占全株比例逐渐降低,而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②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苗木根、茎、叶中氮浓度明显增加。生长末期根、茎、叶中氮浓度平均达到生长初期的1.46、1.48、1.17倍。不同氮处理下幼苗根、茎和叶全磷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③幼苗体内氮贮量随着落叶松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9月份全株氮贮量比7月份平均增加了2.86倍。氮贮量分配在不同部位有很大不同,分配到叶片中的比例在7月份最高,平均为60%,而分配到幼苗根系中氮贮量的比例随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在9月份相对值最高,达到41%。不同氮处理之间氮贮量分配比例相差不大。④长白落叶松幼苗根、茎、叶磷贮量变化规律与氮贮量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低于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对目前医药市场上中药材柴胡的真伪进行鉴别.方法应用红外标准图谱的方法,将我们测得的红外标准图谱与全国10个城市购买的柴胡样品以及柴胡伪品的红外图谱进行相似度对比.结果柴胡红外标准图谱与样品图谱相似度极高,与伪品相似度较低.结论采用红外图谱的方法对柴胡进行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Sun  ZhenHua  Peng  ShengJing  Ou  XiaoKu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7,52(2):225-23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ree species abunda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matic variables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 in the Gaoligong Mountains in west Yunnan, China. Data from scientific papers and books in the Gaoligong Mountains area were collected and extrapolated to elucidate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elevation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vation range and elevation mid-point of tree species along the gradient by examining climatic variables. Tree species abundance showed a unimodal pattern with a peak at mid-elevation (about 2000 m) and species with a narrow elevation range occurred at higher or lower elevation, while a wider elevation range was found at the middle of the gradient. Tree species abundance was the highest where both temperatur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ere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matic variables affecting species appear to be due to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factors, and the effect of these effects varied at different gradients.

  相似文献   

15.
柴胡细胞固定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在附加KT0.2mg/L、DPU3mg/L的MS培养基中,进行了三岛柴胡幼茎愈伤组织细胞的悬培养和固定化培养。从悬浮细胞培养物和培养液、固定化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有柴胡皂甙存在,其中悬浮培养物中柴胡皂甙的含量为0.72%。悬浮培养中培养物的生长速率约比固体培养高十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海拔变化对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理,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后,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黄山松在凤阳山的主要分布海拔范围1 000~1 800 m为准,选取1 200、1 500、1 800 m 3个海拔梯度,在每个海拔梯度的阳坡选取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蛇形法于每块样地取样,带回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水溶性碳及有效磷含量在各海拔间差异性显著(P<0.05); 随海拔升高,烷基碳、N-烷氧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芳香碳、酚基碳及羰基碳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 烷氧碳和缩醛碳含量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1 200 m处羰基碳含量与其他两个海拔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显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羰基碳、烷基碳含量及Z烷基碳/Z烷氧碳的变化引起的。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总磷含量及土壤容重对有机碳分子结构复杂程度影响较强; 土壤总氮含量与有机碳稳定性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变化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高海拔处温度过低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干流典型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三峡水库中游干流典型消落带断面,现场调查泥沙沉积速率随高程分布,探讨三峡水库特定水位调节模式和长江上游泥沙输移的季节性特征对消落带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落带泥沙净沉积主要发生在145~168 m 高程,2010年累积净沉积厚度为1.1~39.9 cm,随高程增加逐渐减小,145~155 m 平均泥沙沉积厚度为14.9 cm,155~168 m 平均泥沙沉积厚度为2.6 cm;2013年累积净沉积厚度为3~80 cm,表明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泥沙沉积过程迅速。泥沙粒径随高程增加逐渐变粗,体现在砂粒体积分数和中值粒径逐渐增大。消落带下部沉积泥沙颗粒组成与干流悬移质泥沙接近,而消落带上部沉积泥沙明显粗于干流悬浮泥沙。消落带泥沙沉积速率与水库水位调节密切相关,雨季水库低水位运行,长江悬移质输沙量的增加导致了消落带下部大量泥沙沉积;旱季水库高水位运行,长江悬移质输沙量减少导致消落带上部泥沙沉积速率降低,消落带河岸侵蚀对沉积泥沙贡献逐渐增大。消落带淹水时间随高程增加而缩短,长时间淹没有利于消落带下部泥沙沉积。综合推断,三峡水库干流消落带下部泥沙主要来源于雨季河流悬移质泥沙的沉积,而消落带上部沉积泥沙主要来自旱季消落带河岸侵蚀产沙。  相似文献   

18.
刘建青  赵佳丽  李晓 《河南科学》2011,29(9):1052-1054
利用均匀设计法探讨壳聚糖吸附澄清技术能否代替醇沉淀法用于北柴胡水提液的纯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壳聚糖澄清法及醇沉法沉淀后的药液中柴胡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能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壳聚糖澄清法可替代醇沉法用于精制北柴胡水提液.  相似文献   

19.
柴胡根中有效成分积累动态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柴胡根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做了动态分析,以质量和产量兼顾的观点出发确定药材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Amery冰架附近区域年际表面高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基于坡度改正的ICESat(冰云和地面高度卫星)激光测高数据重复轨分析法对2003至2009年2月与10月Amery冰架及其附近区域进行了表面高程变化分析.该区域的ICESat轨道重复轨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00m,平均坡度为0.3%,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重复轨间的坡度改正可以消除坡度对重复轨之间高程点投影时的影响.最终得到了2003~2009年2月和10月的总体平均高程变化,以及不同高程区间内的平均高程变化.结果表明海拔较低即更靠近海洋的区域高程变化剧烈,波动范围在±40cm左右甚至超出,而海拔较高即内陆区域的高程变化较缓和,波动范围在±10c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