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滑坡灾害具有范围广、滑动速度快和突发性强等特点,往往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频发。文章以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某地震滑坡为例,利用PFC颗粒流程序模拟地震滑坡的运动过程,对滑坡体在滑动前后的位置和滑坡体的运动范围进行分析,得出滑坡体的岩性对滑坡的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式影响很大,且滑坡体中的颗粒在滑动中是自由运动。  相似文献   

2.
戴玉 《甘肃科技》2011,27(7):108-110,132
分界梁隧道从滑坡的中后部通过,隧道右线位于滑坡体内,左线位于滑坡体.隧道开挖后引起老滑坡复活,从而导致隧道变形.根据分界梁隧道出口滑坡特征为例,分析了滑坡的性质、特征及稳定性,以及隧道穿越在滑动带(与滑动面相交)和在滑坡体中时其变形机理,从而建议给出防护工程治理措施,以便较准确的一次性根治滑坡区隧道变形的相关地质病害,...  相似文献   

3.
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是岩土力学的重要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对下铺子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在分析了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变形监测资料,对受降雨影响下滑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分析降雨入渗时间、临界降雨量和降雨总量与滑坡体变形的关系,变形增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其结果可以为选择滑坡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也为类似的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西某滑坡的边界条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变形趋势,根据该滑坡体垂向上大致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等三层,前缘由于长年遭受河水冲剧,使滑坡体前缘临空,滑坡是由土体的自重、其上加载、各种动力作用、前缘临空、降雨和地下水等因素影响而形成,按变形阶段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拉裂阶段,变形破坏形式为滑坡体沿底部基岩产生蠕滑,经过滑坡变形宏观分析、滑坡变形监测、滑坡稳定性计算及处置方案探讨,提出整体搬迁避让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不平衡滑动力的概念,分析滑坡体内应力、强度和位移速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滑坡的滑动类型探讨了滑坡发生的运动机制,并提出了一次滑动型滑坡阶段划分的定性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娄新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选择典型滑坡安装了远程监测系统,捕捉了滑坡体局部变形破坏的全过程;通过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分析,表明滑坡在降雨作用下表现出从前向后逐步扩展的“渐进后退式”变形破坏模式,滑坡时间变形曲线呈现出与日降雨量密切相关的阶梯状演化特征。从滑坡裂缝体系分布特征来分析,滑坡失稳演化处于加速变形阶段。通过调用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库进行变形跟踪预测对比分析表明,灰色-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以选择该模型进行降雨型滑坡变形跟踪预测。根据变形与日降雨量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表明滑坡监测点的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与滑坡变形失稳过程相吻合。最后采用有效降雨量模型进行了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发布了相关预警信息。通过在娄新高速公路滑坡的系统应用,有效地验证了远程监测系统和预测预警方法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给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作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某滑坡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建立了该滑坡的破坏模式,经试验和反演计算,取得了滑动面的力学参数,对该滑坡的稳定性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很大的危害。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及室内实验成果,分析及总结影响滑坡稳定的因素,并通过钻孔和探槽等勘探手段确定深部滑动面位置,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了解目前滑坡体的稳定状态。针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滑坡体,提出滑坡危害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滑坡的防治以及类似工程中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娄新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选择典型滑坡安装了远程监测系统,捕捉了滑坡体局部变形破坏的全过程;通过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分析,表明滑坡在降雨作用下表现出从前向后逐步扩展的"渐进后退式"变形破坏模式,滑坡时间变形曲线呈现出与日降雨量密切相关的阶梯状演化特征。从滑坡裂缝体系分布特征来分析,滑坡失稳演化处于加速变形阶段。通过调用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库进行变形跟踪预测对比分析表明,灰色-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以选择该模型进行降雨型滑坡变形跟踪预测。根据变形与日降雨量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表明滑坡监测点的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与滑坡变形失稳过程相吻合。最后采用有效降雨量模型进行了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发布了相关预警信息。通过在娄新高速公路滑坡的系统应用,有效地验证了远程监测系统和预测预警方法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输油管道周围环境复杂,灾害频发,其中滑坡地质灾害对埋地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研究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特性就极为重要.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和滑坡推力横向分布模型,考虑温差、内压及推力等因素引起的当量轴力的作用,建立横向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受力变形的简化力学模型,根据对称条件、边界条件及滑坡体内管道与滑坡体外管道的变形协调性条件,求解管道变形的弯曲微分方程,推导得到管道挠度、转角、弯矩以及剪力的计算表达式.采用该算法对工程案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基于ABAQUS软件对管道受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两者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均表明:在横向滑坡作用下,滑坡边界处的管道应力最大,最易发生破坏,滑坡体中部的管道变形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降水对露天矿滑坡的影响规律,在对滑坡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州露天矿近50年的滑坡灾害资料和实况气象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因气象因素导致滑坡灾害的触发机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临界滑坡预报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滑坡时间预报,结果理想,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内梁纵筋的粘结滑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局部非线性反应。为了更全面、合理地评价和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在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中,节点核心区内梁纵向受力钢筋粘结滑移量及其滞变规律的模拟方法,并分别评价了几种考虑节点核心区内纵筋粘结滑移影响的结构分析方法各自的特点,然后基于已有的试验结果,给出了节点核心区内梁纵筋的粘结滑移滞回曲线的一个模型化方法,并对该模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千将坪滑坡中几个高速滑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将坪滑坡是三峡一期蓄水后三峡库岸发生的最大体积滑坡,是典型的水库型岩质顺层高速滑坡.滑坡的地质结构、诱发过程与著名的瓦伊昂滑坡相似.其顺层主体连接缓倾角阻滑区的结构是孕育高速滑坡的典型结构.滑坡的主体运动方式是高速整体滑行运动,滑行过程中滑带有明显的液化现象.滑坡岩体的破碎情况对研究高速滑坡碎屑流启动部位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切割作用下牵引式古滑坡复活机理,通过现场调研及地质勘测获得了国道S206某古滑坡的地层结构特征、变形特征等,得到了古滑坡存在的有力证据,并对滑坡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质背景、勘察结果表明该古滑坡属牵引式古滑坡;区域结构破碎的岩体、软弱夹层为古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前缘深切沟槽提供了空间条件;降雨促使了古滑坡的复活,前缘切割作用是古滑坡复活的直接诱因;不平衡推力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降雨情况下属不稳定状态,监测结果显示古滑坡复活后处于蠕滑状态,雨季时进入变形滑动阶段。可见地质背景是牵引式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前缘切割是牵引式古滑坡复活的外因。  相似文献   

15.
以火洛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地形环境条件,查明滑坡山体的破坏现象和岩体结构,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建立山体地质结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反演滑坡山体破坏的成因,探讨溃屈的诱导因素及临界动力强度。结论如下:滑坡于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具有溃散性高速远程碎屑流的特点;斜坡底部软弱带及陡倾节理控制山体结构及滑坡发育特征,其对地震动力的响应显著;溃屈临界地震加速度为0.3 g。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卡拉水电站工程区滑坡体的稳定性,以库区内田三滑坡体为例,对其滑坡成因、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内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体随着坡面隆起和坡内扩容加剧,在外界作用下更易失稳破坏;其层面与节理裂隙的不良组合为边坡变形失稳提供了边界;陡倾坡内的裂隙为地下水入渗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库水位升降、降雨和地震等外在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可知库水位骤升骤降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短期降雨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是随着降雨时间增长滑坡体失稳概率增加;地震峰值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分析结果对滑坡体进行工况及荷载组合,并对各工况组合进行稳定性计算及评价,结果表明,受蓄水和暴雨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变差,在蓄水地震工况下失稳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刘震涛  邵鹏  尚彦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5):10190-10197
与一般圈椅状倾向直线式滑坡形态不同,受断层控制滑坡呈侧缘结构差异明显的平面旋扭式滑移,难以划出连续滑面且向临空面单向变形量不突出,给边坡破坏模式判识和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尾水渠右岸边坡为例,据工程地质勘察和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该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结构特征及不同开挖阶段监测点位移,发现2019年 2月24日该边坡出现裂缝以来滑动受构造控制:断裂控制后缘拉裂缝、节理密集带控制东侧缘沟谷、与斑状花岗岩伴生的辉绿岩脉控制西边界。断层与岩脉联合控制边坡发生顺时针右旋滑移破坏:滑体东边界上拉下压,上部拉剪使厚重挡墙破坏,上部压剪和下部扩容使边缘裂缝近直立且光滑平直,平面上呈右列式断续分布,在公路内侧和下部坡脚出现集中线状排泄泥流;西边界上压下拉,内侧界限不明显,公路内侧坡厚重钢筋砼挡墙拉剪破坏。整个斜坡和沟谷呈“S”形地貌形态,说明历史上曾发生过此类侧旋滑移而使坡体倾角异常变缓、滑体堆积物变密实。基于上述科学认识采取封闭中部公路、裂缝覆盖充填、补充边坡地质勘探、加强变形体监测、滑体中上部快速削方卸载等抢险措施;随后采取保护西缘辉绿岩脉之下起抗剪支撑作用的块状斑状花岗岩体、减少西侧缘坡脚开挖范围并及早回填砼挡土墙、滑坡前缘从两边向中间(西侧剪出口)合拢而逐步加固的跳槽式开挖等加固处理措施,取得预期效果,保证了坡脚尾水渠挡土墙下挖期间施工安全,为工程按期完工赢得时间。变形监测结果显示该边坡总体变形已趋稳定。多方论证后该路段2019年7月20日开始通车。  相似文献   

18.
以乌东德库岸滑坡为例,充分考虑其发育的地质环境,选取滑坡发育特征、岸坡结构与岩性特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征、灾害诱发因素共4类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单因素分级标准,将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重度易发、中度易发、轻度易发与不易发.应用区间数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联系期望概念的库岸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新模型,可系统分析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的区间形式及演化态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可靠,且能简化区间数之间关系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青海龙穆尔沟1#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青海龙穆尔沟1#滑坡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阐明了特殊的岩土性质、强烈的地质构造和暴雨对滑坡病害的控制作用,针对目前滑坡的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具有可分结构的单调变分不等式问题,基于邻近点算法和文献[12]提出的下降型算法构造了一个新的下降方向,并利用下降量的下界来选择最优步长,提出一种下降型邻近点交替方向乘子法;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并将该方法与文献[11]中算法的下降量下界进行比较,从理论上说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