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  刘继彦  魏姗姗 《科技资讯》2023,(14):124-127
我国汽车年碳排放约为8亿t,其中90%是行驶过程中燃烧汽柴油等化石能源所致,汽车行业降碳必须加速电动化进程。基于碳足迹的视角,对我国汽车行业使用环节碳排放政策、核算标准及方法等进行了梳理。通过电动汽车运营平台业务订单,获取充电量、充电时间、充电地点等信息,以传统燃油车出行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为基准,对电动汽车使用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分析。同时,有序充电、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Vehicle-to-Grid,V2G)、绿电溯源消纳等应用场景对使用环节碳排放有较大影响。因此,提出了加强车网互动、绿电消纳、参与碳交易市场等减排措施,以推动汽车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八个部分组成.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是当前国际汽车发展研究的热点 ,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了参与国际电动汽车的高起点竞争 ,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努力使上海的电机行业成为国际汽车工业的电子驱动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商 ,国家实施了电动汽车“863”主题重大专项 .我校机电与自动化学院黄苏融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13,(7):I0010-I0011
近期,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与德国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市场指数”,指数显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补贴均有下降,而中国除外。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领域赶上其他国家的关键时期。成本劣势、电池安全和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仍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5.
赵璟 《科技信息》2012,(9):202-202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任务严峻。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实现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一个最有效途径。近期来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也成立了电动汽车发展联盟,下一个十一五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黄金时代,中国要加快脚步致力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5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应邀与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进行线上会谈。双方就未来汽车动力总成发展和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技术问题及政策趋势、中国汽车工业绿色转型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万钢对博世集团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市场及技术发展情况,特别是氢能燃料电池在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绿色转型和实现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概念与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三类: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迫于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的压力,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汽车生产平台化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有效实现汽车企业各品牌之间的技术共享,满足全球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国际各大汽车企业陆续推出了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尽管我国少数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但是研发相比国外仍滞后。我国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双积分政策实施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速电动汽车的挑战,只有加快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和产业化,转变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思路,建立电动汽车平台研发支撑体系,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有机结合,尽快推动形成多方合作的研发模式并加强平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才有助于实现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军 《科技潮》2004,(10):23-23
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八个部分组成。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许下了郑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为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了路线图,设定了时间表,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主要汽车强国研发及推广应用的重点。本文从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等角度阐述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意义,并从市场、技术、政策、充电设施、商业模式等方面剖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现状剖析和前瞻性技术预判,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2002年随科技部“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代表团赴德国和法国进行电动汽车国际合作与交流.这次系统全面地考察德国和法国的电动汽车及其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开发、生产使用情况,总的感觉是,德国前期技术开发比较积极、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德国电动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进展缓慢,这也许是几大德国汽车公司不积极所造成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国际上的汽车大公司,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都持反对态度.法国是世界上电动汽车推广普及最好的国家,全国有数万辆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在长期使用.但是法国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动力驱动系统大多数采用直流系统,效率较低,但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在意大利汽车城都灵市举办的第64届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以"汽车与环境"为主题,展出了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最新研制的样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各种无空气和噪音污染的新型电动汽车。从所展出的样车及技术显示,各大汽车公司不宣而战,展开了电动汽车技术及未来市场大竞争。法国预测,到21世纪初,欧洲市场的电动轿车将达25万辆。日本在为10年内成为最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及生产大国而巨额投资。不言而喻,电动汽车必将替代汽油汽车而充当21世纪交通工具的主角。随着汽车数量猛增,废气和噪音已成为现代城市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虽然许多汽车采用了无铅汽油、节油装置和消声器  相似文献   

14.
纯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首先,纯电动汽车是零排放,可以满足环保的要求;其次,不依赖石油等资源,满足了节约能源的要求。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符合市场需要的。而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则是驱动控制系统。因此,该文主要针对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纯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系统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对纯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改革提供一点助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设计了集成电子差速、驱动防滑和横摆力矩修正等功能的微型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策略.基于改进阿克曼汽车转弯模型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算法,基于汽车转弯驱动轮滑转率修正算法和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方法设计了汽车驱动防滑控制器,并针对汽车转弯时容易发生侧滑失稳,进行了基于PID控制方法的汽车横摆力矩修正.最后基于Simulink和Carsim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的低附着路面典型工况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驱动微型电动汽车驱动集成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技术采用先进的动力控制技术和驱动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但利于节能减排,而且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市场上推广使用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3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期更好地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确保汽车产业的绿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发展的孕育期,政府是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推动力。以2015年新能源汽车超过当年汽车产销量1.5%为标志,表明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已趋完善,并得到大多数试点城市的积极响应。更加可喜的是,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拉动力开始显现,电动技术逐渐被消费者接受,潜在消费人群增长。但目前总体上还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的市场,其不可持续性已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电动汽车的性能与驱动系统密切相关,研制和开发适合电动汽车各种行驶工况的驱动系统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汽车行驶平衡方程和电机机械特性方程建立了纯电动汽车(EV)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控制策略对模型进行优化控制,并在Simulink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车辆的运行状态,采用模糊PI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对驱动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使得仿真车速对需求车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实施的政策、重大研究计划和取得的重要进展.通过对中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现状的研究,以及对电池、电机、控制器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进展,以及企业高校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的分析,指出在未来10年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会迅速发展,但远景并不乐观.其中,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更具有发展前途;虽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到价格的约束,因此近20年内不太可能大规模进入市场;纯电动汽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其中的微型电动汽车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世界博览》2011,(9):30-33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基本没有差距,这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机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中国国内就有过是否要发展本土汽车产业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领先太多,几乎垄断了所有领域的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发展必然要受到阻碍。正因为如此,万钢从德国归来,带着新能源汽车的梦想涉足汽车"江湖",希望能剑走偏锋。十多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离我们有多远?国家补贴政策细则的迟迟难以推出,老牌汽车企业并未积极行动,各利益攸关方加紧布局争夺政策倾斜;新能源汽车离我们有多近?在山东、河北,价格低廉的本地造电动汽车已经在乡村间驰骋。是从上至下的推广,还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选择?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圆梦"江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