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碱胁迫下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NaN3诱变处理,在不同pH值的碱性环境下的苜蓿愈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3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上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NaN3可以提高苜蓿的抗碱性,苜蓿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在pH9.0左右时,均达到最高后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压交变芒刺电场对大豆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域中培养的大豆种子,置于电场中处理3 d,30 min/d,25℃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使其发芽.观察测量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芽鲜质量、芽干质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OD activity)及可溶性蛋白含量(soluble protein content)等指标.结果发现,高压交变芒刺电场对大豆种子萌芽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2 kV电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15.0%,51.2%和127.4%,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83.9%,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16.1%.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16 h光照+8 h黑暗、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对黄芩种子表型、生理及代谢性状的影响,以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脂肪酸等相关指标,来筛选出适合黄芩种子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光暗结合处理比黑暗处理更适合种子萌发,而全黑暗处理则明显抑制黄芩种子萌发,使其下胚轴伸长增加,光形态建成被抑制。在12 h光照+12 h黑暗处理中,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16 h光照+8 h黑暗处理中积累最多。通过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黄芩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规律及积累模式,为黄芩种子萌发筛选出最佳条件,也为今后研究黄芩种子萌发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中苜1号和甘农4号苜蓿幼苗为材料,通过施加不同浓度氯化钙(0,5,10,15,20 mmol/L)研究了氯化钠胁迫下氯化钙对苜蓿幼苗叶片脂肪氧合酶、过氧化氢和氧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钙后2种苜蓿幼苗中的脂肪氧合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浓度减少,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减慢.当外源钙浓度为15 mmol/L时,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好.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钙可以通过降低植株的膜脂质过氧化,保护膜结构和功能,从而减轻氯化钠对苜蓿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下羊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羊草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羊草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恰好相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不同胁迫浓度处理下,各种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用折线图表示.生理特性的变化表明羊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是研究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玉米单作、苜蓿单作和苜蓿玉米间作3种种植模式的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和地表径流量,产量与产值等,明确了苜蓿玉米间作在四川丘陵坡耕地的土壤水分变迁规律.结果表明:(1)在降水较多的7月,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土壤含水量在0~20 cm,40~60 cm和80~100 cm土层分别为19.5%~21.6%,18.2%~20.3%和16.3%~18.5%;在降水较少的12月,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9.5%~21.7%,18.2%~20.1%和17.1%~18.5%.(2)丘陵坡耕地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土壤有效含水量在6~9月较高,在11月~翌年3月较低;在6~9月大于玉米单作田,小于苜蓿单作田;在11月~翌年3月则低于玉米单作田,高于苜蓿单作田.(3)2012~2014年,苜蓿玉米间作田的地表平均径流量为15 471 m3/km2;比苜蓿单作田增加56.1%,比玉米单作田减少29.1%.(4)苜蓿玉米间作田的苜蓿干草产量为18 073~22 164 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为3 864~4 176 kg/hm2,玉米秸秆产量为4 830~5 890 kg/hm2,其产值为49 900~50 100元/hm2,略低于苜蓿单作田,显著高于玉米单作田.从土壤水分变迁和地表径流等角度综合考虑,在四川丘陵坡耕地推行苜蓿玉米间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推行过程中需注意选取耐高温、耐高湿的苜蓿品种,并注意苜蓿生长期间的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以龙牧801苜蓿干粉为材料,采用索式提取法,对影响苜蓿总黄酮提取率的4个单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各因素下苜蓿黄酮最大提取率.结果表明,在不同固液比、乙醇体积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提取条件下,物料比为1∶30(g/mL),乙醇体积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90℃,苜蓿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48 mg/g.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_2/Si(100)衬底上制备了钬铬共掺铁酸铋(BHFCO)-钛酸铋钠钾(NKBT)薄膜,系统研究不同BHFCO掺杂量对(1-x)NKBT-xBHFCO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80℃退火处理后的(1-x)NKBT-xBHFCO薄膜表面比较均匀、致密,结晶度较好;0.95NKBT-0.05BHFCO薄膜样品的剩余极化值(2P_r)最大(71.3μC/cm~2),矫顽场最小(2E_c=530 kV/cm),电滞回线饱和矩形度最好,漏电流最小(2.1×10~(-6 )A/cm~2).0.95NKBT-0.05BHFCO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最大(约为493),介电损耗最小(约为0.04);薄膜的高温介电温谱表明,所有薄膜的居里温度(T_c)在(450±10)℃.不同厚度薄膜的介电性能表明,铁电薄膜内部的挠曲电效应显著降低了薄膜的最大介电常数值.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无油盐碱土和石油浓度为5 g/kg的盐碱土,接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Y-2对苜蓿生物量、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对总石油烃(TPH)降解率的影响,以不接种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Y-2能够在石油胁迫下显著促进苜蓿的生长,接种处理通过提高苜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降低植物体内MDA含量减缓了石油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并且接种Y-2显著增加了苜蓿对石油盐碱土壤的总石油烃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在旋转器和一定强度的静电场作用下,对小麦胚芽鞘的负向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器和一定强度的静电场可以改变小麦胚芽鞘的负向地性.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PEG)溶液对长白落叶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乙二醇(PEG)溶液浸种,可以增加溶液的渗透压,减慢种子吸水速度,由此防止由于快速吸水造成的细胞膜破裂、种子内部物质外渗,进而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2.
用均衡热压法制备的性能优良的KTaO3陶瓷,通过测量低温下介电常数与偏置电场的关系,研究它们的介电非线性.结果表明,在温度60K以下,介电常数与偏置电场强度有关;温度愈低,介电非线性愈强烈;这与KTaO3陶瓷在低温下表现出具有量子顺电性质特征相应.根据Devonshire模型,用最小二乘法使实验数据与之相吻合,估算出KTaO3陶瓷的介电非线性系数值,并与单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TaO3陶瓷与其单晶一样,也是有希望在超高频低温电子学中实现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拓展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采用先恒流再恒压的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Ti光催化剂,并运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PBII)技术对TiO2/Ti光催化剂进行了氮的掺杂改性研究。通过SEM和XRD对不同电压下制备的氮掺杂TiO2/Ti光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O2氧化膜粗糙多孔,主要是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其最佳的制备电压为160V,离子注入条件为-30kV,4×105N.cm-2。氮元素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于TiO2的薄膜上,即原子β-N、分子γ-N和O-Ti-N。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与未掺杂的TiO2/Ti光催化剂相比,氮掺杂的TiO2/Ti光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其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细胞磁融合的方法。将人红细胞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1500转/分,5分钟)2—3次,再用蛋白酶(2—3mg/ml)处理30分钟之后,置细胞悬液于磁场(磁场强度1—5×10~3奥斯特)中30—45分钟,制片、镜检,发现磁场可促进人红细胞融合。本实验还发现细胞融合率与被融合细胞所处磁场强度及其在磁场中的时间长度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蛋白酶预先处理对于细胞融合的意义,细胞融合与磁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效可调中频臭氧发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介绍了高效可调中频臭氧发生器的设计方法与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工作特性,臭氧发生管以空气为气源,采用可调中频逆变电路,双路冷却有机高分子介电体,试验结果表明,当双臭氧发生管并联运行,工作频率800Hz工作电压10.5kV时,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可达81.4g/h,臭氧浓度23.5g/m^3。  相似文献   

16.
对苜蓿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总皂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中皂甙质量分数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所测的4个品种中苜蓿皂甙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中苜1号>公农1号>龙牧803>草原2号,不同部位皂甙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种子>叶>根>茎.  相似文献   

17.
有机半导体材料苝四甲酸二酐(PTCDA)是弱p型半导体材料,其载流子浓度为5×1015/cm3,禁带宽度为2.2eV,可与多种材料形成异质结.详细计算了PTCDA/p-Si异质结势垒形成的电势分布,电场分布和电流-电压(伏安)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波长为2.5厘米、3.2厘米和7.5厘米时,观测月亮射电辐射测定大气吸收的原理和方法,还对波长为3.2厘米时实测的大气吸收和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它们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静电屏蔽物理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电场强度、电势两方面探讨了静电屏蔽的物理原理以及静电屏蔽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