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病毒变异产生大杀伤力 美国军队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学家杰弗里·陶本伯格(Jeffery Taubenberger)证明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陶本伯格所在的研究所保留有西班牙流感死亡者的肺组织,他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PCR)对其中一位21岁士兵的肺部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和转录,找到了一些西班牙流感病毒的RNA(核糖核酸)碎片.  相似文献   

2.
正流感病毒正在转移目标。2018年,一种大流行病毒可能会像1918年那样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出现。对抗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00年前,一种病因及传播性均鲜为人知的流行性疾病在全世界蔓延,造成大约5 000万人死亡。最初流感嗜血杆菌被认为是病原体,直到20世纪30年代,H1亚型才被确认为致病菌株。随后爆发于1957  相似文献   

3.
刘经保 《世界科学》1998,(10):19-20,16
198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同时在两个实验室被发现:一个是由卢克·蒙达尼耶领导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另一个是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罗伯尔特·加洛及其同事们。现在人们把人类免疫缺陷称作可怕的疾病,“20世纪的瘟疫”——艾滋病(AIDS这个命名展开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我国出现H7N9感染病例的状况,作者从流感病毒演化传播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上展开分析,并提出推行对H7N9大范围预防之依据不充分。预告流感要有流行的证据链,不能单凭实验室的某些病毒检测结果下结论。自从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以来,禽流感的问题再度引起国人普遍关注;而且华东部分地区杀鸡与鸽子预防H7N9传播,已造成家禽养殖和销售上的损失。问题在于,H7N9是否会在人群中流行?进而,在寻找和预告新流感病毒出现时,是应该以实验病毒学结果为依据,还是按自然界的流感病毒演化及流感的流行病学规律来寻找传染源?本文将围绕相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贡献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借助因特网流感病毒数据库平台, 对猪流感病毒的PB1, PB2和PA进行谱系分析, 结果提示, 新近北美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毒株所有的基因都来自猪流感病毒, 但是来自两个不同谱系的猪流感病毒, 其中一个谱系的猪流感病毒约是10年前人、禽、猪流感病毒的杂合体. 依据近期的流行态势, 此病毒将在全球进一步扩散蔓延, 将在人群中长期存在, 也有可能在猪群中流行. 此病毒的扩散可能伴随着人群中原有的某亚型流感病毒的消失.  相似文献   

6.
正当科学家们警觉地关注埃及禽流感病毒(H5N1)发生的行为变化时,现在又检测到另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禽流感病毒以来,病毒学家就一直在跟踪这种病毒。自从1917~1919年那场灾难性的大流感爆发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对流感已了解很多,但有一点仍没弄清楚,即引起大流感的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13,(16):1572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些H7N9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含有一个新型的突变,可能在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题名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与环境流感病毒的关联和病毒对宿主的适应"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2013年第6期,从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等角度探讨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曾在世界上多次大流行,如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1978年的"俄罗斯流感"、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等.特别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据估计曾造成10亿人感染、近5000万人死亡.这  相似文献   

9.
正病毒,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词,总是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面临着各种病毒的侵袭。狂犬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这些常常在新闻中出现的名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想象一下,没有病毒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结果没有你想象中那样一目了然。其实我们生活在病毒的世界里,病毒种类繁多,数不胜数。除了数量庞大,病毒还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一、流感病毒的细胞内感染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感染易感宿主时,病毒核糖核酸(RNA)就侵入细胞.细胞的合成机构逐渐接受病毒RNA的指令,不再合成本身的核酸和蛋白质,只产生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因此,很快死亡,同时释出大量毒粒.而后者又感染  相似文献   

11.
郭元吉 《科学通报》1982,27(3):186-186
自从1947年Taylo首次从呼吸道病人中分离到丙型流感病毒1233株以来,至今世界上尚未有人报道过从人以外动物中分离到丙型流感病毒.长期以来,许多病毒工作者用丙型流感病毒在各种实验动物中进行适应传代也都未能获得成功.近十多年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开展了大量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工作,从灵长类到鱼类都进行过流感病毒分离,但至今仅分离到甲型流感病毒,尚五分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报道.所以,一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需要认识到:形成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将获得长期利益——5月4日,流感科学家汇聚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在日内瓦的总部,讨论在研制抗H5N1禽流感病毒疫苗中取得的进展。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发展中国家将可能是最后获得此类疫苗的国家。因此,为了那些急需疫苗但购买不起的国家,WHO希望利用这次会议和疫苗生产商就先期采购达成协议。发展中国家的流感就其本质而言,流感病毒威胁健康是绝不会改变的。由于流感病毒缺乏高效的机制来修正其复制时发生的错误,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13.
感冒主要是由感冒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据研究,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已发现可引起感冒的病毒有12种200余型,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相似文献   

14.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6,28(4):218-218
A型禽流感病毒的H5N1毒株,自1997年在东南亚始发以来,已致90多人死亡,受感染者的死亡率约为50%。如今这些病毒正从亚洲向欧洲和非洲扩散,当它一旦获得了在人体间传播的能力,就会造成全球流感大爆发的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人员始终把识别H5N1病毒的分子基础作为研究重点。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生物的A型流感病毒的毒性与多种基因有关;因而怀疑H5N1病毒在人体中的毒力与其所编码的几种蛋白质有关。2006年3月1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奥本奥尔(Obenauer)等人发表的文章中指出,H5N1的毒性是由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病毒所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质NS1的氨基酸序列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病毒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让人类遭受痛苦,给社会带来浩劫。它们在数千年时间里夺走了无数生命,导致全球大量人口的死亡——1918年流感造成了5 000万~1亿人死亡。20世纪,近2亿人死于天花。当前COVID-19大流行只是一系列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致命病毒攻击中的一个而已。如果选择挥挥魔杖,施施魔法就能让所有病毒消失,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肯  相似文献   

16.
历史告诉我们.流感病毒变异平均每1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两次大爆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病毒变异?什么时候会大爆发?为什么有的病毒比其他病毒更为致命?所有的这些还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寇铮  胡松年  李天宪 《科学通报》2009,54(12):1652-1656
2009年4月, 北美地区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并且疫情快速扩散至欧亚非三大洲, 风险等级上升至5级. 截止至5月13日, 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扩散至33个国家和地区, 实验室确认病例5728例, 死亡61人. 从NCBI的IRV和GISAID的EpiFluDB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序列425条, 进行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ⅰ) 当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三重排A型流感病毒: HA, NA, MP, NP和NS来源于猪流感病毒; PB2和PA来源于禽流感病毒; PB1来源于人流感病毒. (ⅱ) 猪流感病毒的来源可细分为: HA, NP和NS来源于H1N1亚型经典猪流感毒株; NA和MP来源于H1N1亚型禽源猪流感毒株. (ⅲ)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扩散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异, 同时病毒基因组没有发生重排. 本文除了分析美国代表毒株A/California/04/2009(H1N1)外, 还以墨西哥代表毒株A/Mexico/4486/2009(H1N1)为主进行了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地理范围相对较大, 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流感病毒能象变色龙一样变化无常,研究人员为对付新型流感必须不断地研制新型药物和疫苗。一般来说,流感病毒的变化很微小,这种变化每若干年发生一次,通常只导致病毒外壳的细小变化。对这种微小的变化,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常能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是每隔10~20年的时间,病毒会发生一次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突变网络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变异网络图. 同源性比对表明, 来自墨西哥的一个病毒序列类型为此次新流感病毒的原始序列类型. 通过血凝素基因658A和1408T突变可将此新流感病毒序列分为墨西哥类型、过渡类型和纽约类型3个主要类型. 这3个类型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2013年2月19日,上海市发现世界上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为87岁的男性上海市民.3月4日,该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此后,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等地逐渐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面对一种新出现的传染,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老百姓都有不少疑问.比如,这种新型流感是从哪里来的?它将来会大面积流行吗?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呢?禽流感为何会感染人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病毒(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在20年前,若是说某人患上了禽流感,听起来一定像是骂人的话,因为那时尚未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况且,那时老百姓对传染病的认识还不足,一般认为人不会患动物身上的疾病.1997年,中国香港出现全球首例人感染禽流感.2003年,中国内地出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