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微乳液的组成、结构以及制备方法,介绍了W/O型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对微乳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科学发展的基础,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较全面地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对纳米微粒结构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单分散体系,其分散质点为纳米级。它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理想的模板和微环境。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微乳液以及运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以及该法的优点和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对微乳液和反相微乳液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动态以及在合成和制备纳米铁系化合物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归纳了模板正/反相胶束、微乳液及囊泡介质体系中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同时讨论了相应制备的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Al2(WO4)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Al2(WO4)3进行了研究.分别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剂-正辛烷-盐水体系的W/O微乳液区成功地合成了纳米Al2(WO4)3.实验结果表明,以AOT为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体系制备的纳米Al2(WO4)3颗粒小,粒度分布均匀,其颗粒大小在40 nm左右且为球形.同时还在CTAB/正丁醇-正辛烷-盐水体系的W/O微乳液区、O/W微乳液区和液晶区合成了Al2(WO4)3,并将产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W/O微乳液区能够合成出粒度分布较均匀且粒径在100 nm以内的纳米Al2(WO4)3.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回顾了微乳液在金属、金属卤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碳酸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等纳米微粒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粒径分布的因素及制备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9.
核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微粒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能源、光电子、导电涂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核壳结构的聚苯胺/聚(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微球。即首先在水包油(o/w)微乳液体系中制备苯乙烯和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纳米微球,然后在低温下,使苯胺单体于共聚物纳米微球表面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0.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备Triton X—100/正辛醇/环己烷/水(或氨水)微乳液,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各SiO2纳米粒子,反应后处理简便,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SiO2粒子.SiO2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n控制.探讨了影响SiO2纳米粒子形貌、粒径分布的因素及制备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Ni(OH)2纳米粒子,并对其形成微乳液的最佳条件和该纳米微粒的制备条件做了较细致的研究。T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Ni(OH)2纳粒是粒径在10~25nm,且分散性好的球形和椭球形的超细粒子,制备过程采用超声波震荡所得纳粒粒径更小。电导率的测定表明,Ni(OH)2纳米粒子的导电性能良好,适宜作MH-Ni电池正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Pickering单乳液、Pickering双乳液以及Pickering高内相乳液法分别制备中空、多孔微球以及泡沫的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界面行为调控和对应构效关系;指出了3类方法的优势、适用范围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微纳米稳定粒子选择、乳液形成方式、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的研究设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 OP-10/正辛醇/环己烷/氨水微乳液.在该微乳液中,由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受控水解反应制备了 SiO2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样品结构及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R)、水与正硅酸乙酯摩尔比(H)对SiO2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SiO2粒子为无定型球形颗粒,粒径为 80~105nm,SiO2纳米粒子粒径随着R和H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几种微乳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出了与现有报道组成不同的多种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在研究过程中,选价格低廉的表面活性剂OP-10和渗透剂JFC作为表面活性剂.实验结果表明,OP-10作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大提高微乳液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提高产率,从而得出最经济制备工艺,相对降低生产成本.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微粒结构、粒度、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研究了微乳液反应条件及反应后处理等对纳米氧化锌粉体质昔的影响.以差热-热重综合分析(TG-DTA)、X-射线衍射(N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纳米氧化锌粉体的结构、粒度、形貌、成分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锌纳米粉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纯度较高,颗粒均匀且呈球形,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41 nm;微乳液体系采用OP-10为表面活性剂,价格低廉,最大增溶水量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水相苯丙乳液(PSBA),并将其应用于静电纺丝制备出微纳米纤维结构。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光散射仪分析并表征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并得到了均一稳定的苯丙乳液。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纺丝电压及纺丝液中苯丙乳液与聚乙烯醇(PVA)质量比对苯丙乳液电纺微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纺丝液PSBA、PVA质量比能够得到可控性的纤维结构;纺丝电压对纤维中串珠状结构形成有一定影响,且电压越高,纤维直径越小。  相似文献   

17.
以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硒酸锌,表征其组成,研究其热稳定性及其光降解结晶紫染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水相苯丙乳液(PSBA),并将其应用于静电纺丝制备出微纳米纤维结构。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光散射仪分析并表征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并得到了均一稳定的苯丙乳液。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纺丝电压及纺丝液中苯丙乳液与聚乙烯醇(PVA)质量比对苯丙乳液电纺微纳米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纺丝液PSBA、PVA质量比能够得到可控性的纤维结构;纺丝电压对纤维中串珠状结构形成有一定影响,且电压越高,纤维直径越小。  相似文献   

19.
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几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研究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某些性质也可以进行调节,同时,它形成的纳米聚集体微环境能够增溶某些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2],所以,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在纳米材料制备、分离科学、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  相似文献   

20.
以明胶和壳聚糖作为包裹材料,在O/W型微乳液模板中,用复凝聚的方法制备纳米胶囊,考察了影响合成纳米胶囊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在微乳中复凝聚法合成了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粒径200—400nm的球形纳米胶囊.制备了尼莫地平(NMP)纳米胶囊,得到包封率达到90%、粒径500~800nm的载药纳米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